文/徐福国
按:关于“如何克制泰拳”栏目,本刊正在“急呼”苏昱彰先生,以便对话。苏先生正风尘仆仆,十万火急为我们的读者披坚执锐,星夜赶写精彩文章,下一期便可一睹其精辟之论。本期先熟悉一下——
各关节、肌肉与发劲的关系
各关节、肌肉与发劲有什么关系?
举例说明:用不同的方法制作成两支鞭子。第一支:鞭杆的前半部、后半部很硬,鞭子和鞭子头较硬。第二支:鞭子扣和鞭子头软而灵活。给这两支鞭子同样的力。第一支鞭子发出的声音软弱。第二支鞭子的声音发出清脆而响亮。声音的越响、鞭子梢的力量越大。显然,第一支鞭子不能把人体传给它的力良好传递到鞭梢上去。第二支鞭子,因为鞭杆的前半部软而富有弹性,鞭子扣和鞭头(鞭梢)软而灵活。就能将人体传给它的力良好地传递到鞭梢上去。由此可以看出鞭杆、鞭子扣、鞭子梢的软硬,对爆发力有着较大的影响。
人体的躯干好比鞭杆,腰以上是鞭子的前半部,以下是鞭子的下半部。由于肩和躯干相连,所以将肩关节比为鞭子扣,上肢的臂、肘表示鞭子头(鞭身),手表示鞭梢。要使起于根的力良好地传递到手上,必须根据第二支鞭子的原理,使躯干上肢各关节和肌肉放松,使它有高度的柔韧性、弹性和反弹性。让力在腰的带动下,通过各关节和肌肉的放松传送到力点上去。
人体关节肌肉越松,爆发力就越强,反之,爆发力就弱。松不是软绵无力,而是含有内劲的似松非松。松也不是始终不变的,而是和紧反复交替转换的。运动过程中要松,但须在力爆发的一瞬间要紧。如果力爆发瞬间,关节、肌肉仍然处在松的状态,四肢就会松懈无力。
刚与柔的关系
螳螂《拳论》中说:“柔似风吹杨柳,刚似铁锤击石”。用柔时,要似杨柳枝条迎风摆动,柔软自如;用刚时,应如铁锤击打石头,刚劲有力。
螳螂拳动作都是刚柔相济的,是随着动作力点的变化而刚柔也交替变化。
柔与刚,必须有清楚的概念,如果领会错了,就不能将劲路引到正确的轨道上。有人认为全身不用力就是柔,全身用力就是刚。这种观点绝对不正确。如果有人用这种观点来理解螳螂拳,则在行拳中出现软而无力和笨拙僵硬的现象。
柔是似松非松,含有内劲,在腰与胸的配合下进行伸缩,划弧或环绕等运动。刚则是起于根基的力,在腰的带动下传送到梢节上,爆发出一种刚脆弹性的力。
《拳论》中说:“刚能胜柔,如刀断肉,筋骨齐开;柔能胜刚,小可制大”。由此可知,在搏击中应遇柔刚治,遇刚柔克。螳螂拳法有八刚、十二柔之法,习者不明其意,等于抽掉此拳的筋骨。
八刚,《拳论》中说:“一刚泰山压顶,二刚迎面直通,三刚顺双掌,四刚叠肘硬碰,五刚铁门靠壁,六刚硬崩伏底,七刚左右双
(注),八刚摔捋两分”。八刚都是硬碰实砸的发劲手法。
十二柔,《拳论》中说:“见刚而回手,入手而偷手,截手而裹手,捆手而漏手,直通而勾手,采手而入手,开手而叠手,搂手而进手、磕手而入手,朴手而进手,挑手而入手,粘手而破手”。十二柔是粘连化力手法,可以轻制重。
刚与柔是经过长期刻苦训练所产生的,从无到有,从有到强。
躯干与手臂的发力关系
螳螂拳要求发“囫囵劲”。整个躯干随着手臂发出冲击力、爆发力的合聚,即“囫囵劲”。例如,封右崩捶,当右拳向前运动的同时,后腿以本身蓄势微然一蹬,使整个身体随着手臂的运动方向冲出,在劲力爆发瞬间,身躯如脱弦之箭,手臂弹抖而击。
发囫囵劲并非不容易,要正确掌握螳螂拳的锻炼要领。要使身体各部位的韧性、弹性和反弹性同时而出,手臂、步法、躯干协调地配合好,做到一动无不动,只有这样才能发出螳螂拳的囫囵劲。
神与发力的关系
“形似狸猫扑鼠”,是对螳螂拳的神态要求。要想达到神气逼人,必须有假想敌的意念。并在平时练功练拳中,意想与毒蛇猛兽进行拼搏,精神自然倍增,犹如下山猛虎,出水蛟龙,发劲才凶悍有力。
呼吸与动作的关系
螳螂拳动作迅猛激烈,一动就是一个组合动作,体力消耗大,需氧量也就大大提高了。演练时,呼吸与动作配合,不但能满足体内用氧的需要,而且爆发力与耐力都能提高。
螳螂拳演练中,四肢在作“收”的动作时吸气,作四肢舒展动作时呼气。一吸一呼要和一收一放融合起来,这一要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习者须勤而修之。
动作与节奏的关系
在演练螳螂拳时,应根据拳路中组合动作的长短不一,顿挫时间也不一,发劲强度也不一;运动的速度不一,起伏的程度不一,转折的幅度不一。凡有连带关系的动作均可一气呵成,利用停、顿、轻、重、快、慢,忽起忽落的间隔性活动,作为螳螂拳的节奏。拳法中节奏不是花哨,而是招法的表现。节奏清,用法明,如习者不明不清,就说不上运用了。注:
(kùn)字属胶东方言,不同于“捆”,像用鞭子,但又不同于抽,其劲为明刚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