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詹姆斯·麦克米兰的《第二交响曲》的首演录音,成为英国广播中的热门内容。BBC(英国广播公司)的发言人认为,这恐怕是本世纪最后一首交响乐作品。在这个"崭新的世纪就在前方"的时刻,他还引用了以前"世纪末"的作品;西贝柳新的《第一交响曲》和海顿的《创世纪》。
这位发言人的评论无疑将麦克米兰的位置提升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人们开始试图挖掘他的作品究竟与100年前甚至200年前的音乐作品有什么不同。西贝柳斯的特色是运用了交响曲这一传统形式来表达完全个性化的内容,而海顿则是扮演了通向浪漫主义时期桥梁的角色;至于麦克米兰的交响曲,对于他自己来说是一个地道的回顾风格--不仅仅是因为那古风犹存的标题,亦或1985年的钢琴奏鸣曲的材料的再利用,以及他所使用的全部的音乐词汇。
麦克米兰的创作手法似乎是在预先规定音乐会中得到的--比如一些独创的手法以及描绘苏格兰旖旎风光的某些片段等等。在这完全不掩饰的有些段落中,简直就象是30年甚至60年前写的。这部几乎是使麦克米兰一夜成名的《第二交响曲》,和他的其他作品比较起来,应该说就是一倍相当风格化的拼贴作品。但这也是他为什么获得了成功的原因,因为他的作品恰恰响应了市场的商业需求:观众和制作商乐于接受这种乔装成新颖的形式,而实为熟悉的内容的作品,毕竟这比大部分完全创新的东西听起来更舒服。麦克米兰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巧妙。
在西贝柳斯和海顿生活的年代,人们总要在世纪之末之后几年里,才可能看到音乐世界中的革新苗头。是巧合吗?也许,现代主动脉义会很快在21世纪衰落,就好象浪漫主义今天对我们来说是那么遥远一样。到了那个时候,我们的音乐世界就会把目光从过去转向未来。在冷淡漠然的20世纪,麦克米兰的交响曲以它令人难以置信的亲切感,揉和和代表了1999年。这就是麦克米兰的成功之道。姚启慧编译自《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