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芳编译
世界在变化,许多保障孩子安全的旧法则已不再适用,对于今天的年轻父母而言,那些"安全法则"中的不安全因素似乎更值得重视。
●"不要与陌生人说话"父母常常教导孩子:"不要与陌生人说话"。但是,孩子很快会发现父母自己一次又一次违反这一法则,因此收效甚微。此外,这一法则还存在三个问题:问题一:实际上,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这一点很难做到。专家做过这样一个试验,让几位母亲反复告诫自己的孩子,不要与陌生人一道离开公园。然后,母亲躲在远处观察。结果,每位母亲都十分吃惊地看到自己的孩子欢天喜地地与陌生的专家一道离开公园,去寻找"丢失的木偶"。试验表明:平均只需花35秒钟,一位陌生人就可以将孩子引诱出公园。
问题二:该法则暗示孩子,他们认识的人都是好人,不会伤害他们。孩子们会认为如果陌生人意味着危险,那么熟人就意味着安全。这种暗示是十分危险的,会给居心不良的熟人有可趁之机。
问题三:如果孩子在公共场所走失了,孩子向陌生人求助的能力是孩子最大的财富,而这一财富必须平时与陌生人接触才能获得。安娜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她鼓励她的孩子很小时(7岁左右)就与陌生人谈话。她经常给孩子布置各种练习题,例如从陌生人那里问清楚,到最近的儿童乐园怎么走?然后,安娜站在远处观察孩子如何选择陌生人并与之交谈。在孩子们完成练习后,她与孩子一起讨论:为什么他们选择这个陌生人,他们谈话的过程,以及他们的感受等等。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她的孩子十分安全地掌握了与陌生人交往的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选择什么样的陌生人与之交谈,培养了孩子观察陌生人的直觉。经过这样训练的孩子,往往比那些从不与陌生人说话的孩子更不易上当受骗。
●"如果你走失了,去找警察"这一法则对大孩子来说是正确的,但过多地教幼儿这种"大众常识"忽略了以下几个因素:第一,许多警察的标志、徽章都戴在头上或者肩上,而一个幼儿的视线主要集中在成年人的腰部以下,在人多的公共场所,孩子很难辨别出谁是警察。第二,在某些场合,孩子有可能根本找不到警察。因此,不如给孩子提出一个更安全可行的新法则:"一旦你走失了,去找一个女人"。为什么呢?首先,女人绝大多数不会是性袭击者;其次,当一个小孩子向其寻求帮助时,女人比男人更易伸出援助之手,并能负责到底。
●"任何地方都不安全"这种说法意在让孩子更小心一点,警惕性更高一点。其实,教导孩子"任何地方都不安全"是有副作用的,它暗示着危险无处不在,并且时时刻刻都会发生。对孩子来说,这不仅仅是一种安全警告,还是一种令人失望的信息,打击了孩子自我保护的信心。相反,应该教导孩子,如果我们学会如何避免危险,任何地方都会是安全的。
这一旧法则的另一问题是:它的有效期很短。当父母警告孩子任何地方都不安全,孩子就会警觉起来,他们不安地等待着危险的发生,仿佛危险随时都会发生一样。随着时间一天一天流逝,危险并没有发生,孩子的警惕性就会松懈下来,认为父母的话是危言耸听,这时,危险才真正临近了。
●"外出时必须紧跟父母"父母在说这句话时,明显地表露了他们与子女分开时的担心,但要求孩子时时刻刻都紧跟父母是不现实的,孩子的注意力不会长时间地集中在某一件事物上。对于较小的孩子,为了减少与孩子分离时的焦虑,可以给孩子穿色彩鲜艳、有特点的衣服,特别是戴色彩鲜艳的帽子,这样可以在人群中十分方便地辨认出孩子。
假期带孩子到外地旅游,有的父母随身带着孩子的照片,或者给孩子的衣服缝上身份识别布条,希望在孩子万一走失时能很快地找到。这一办法虽然好,但过往的行人是不会注意身份识别条的。所以,最简单实用的方法是"约定一个明显易找的地方会面"。例如,"如果我们走散了,我们将在公园的大转轮旁见面。"这是找到孩子最便捷的方法。
在父母的"必须紧跟父母"的声声告诫中,孩子需要独立行动的日子迟早会到来,到那时,父母需要给孩子一些保护自身安全的知识。以孩子上学为例,父母可以为孩子选择上学的路径,必要时可以暗中跟随孩子上学、放学。专家建议:父母陪孩子上学、放学10次,与孩子共同熟悉上学的路线,与此同时考察沿途的情况,查明哪些地方可以安全停留,哪些地方可以寻求帮助和庇护。一旦你选择好了上学的路径,并了解了路上的情况,要求孩子必须坚持走这条路径,并告诉孩子你会经常地检查,看他是否遵守这一规则。
父母们询问最多的问题是:"怎样才能教会孩子提高警惕,但又不引起孩子的恐惧?"方法是:告诉孩子任何事情都可以与父母讨论。这样做可以最有效地减少孩子的恐惧感。
这个世界确有许多我们需要防范的人和事,但告诉孩子太多的负面信息会抑制孩子建立自身的安全感以及对这个世界的安全感。我们虽然不能改变和消除世界上所有的坏人坏事,但我们可以提高孩子防范坏人坏事的能力。图/胡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