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凯伦
最初认识乒乓球,我还小,正上幼儿园,那时妈妈教我左手握拍,右手抛球,一个两个地托球。妈妈说这样可以锻炼我的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但不管妈妈教得多耐心,我始终进步不快,最多能托5个球。
第一次在球案上打球,是1997年春节,在省体育馆。那儿的案子真多,数数,15副。那时我上小学二年级,个子很矮,接短线必须跨到球网前。那个春节过得太有意思了,爸爸妈妈陪我打了好几场球。大概就从那时起,我爱上了乒乓球。
我和同学打乒乓球,创造了与众不同的规则。赢一局球,叫"赚"一根"丝儿";打输了,就叫被"锁"了。我们把人分成两拨比赛,技术好的人被称为元帅,元帅输了球,可以由士兵来救,元帅得救,就叫"开锁"。我总充当元帅,有我在,就能打得对方落花流水全军覆没。我有个"师傅",他跟我关系不一般,我的技术提高得很快,跟师傅的帮助分不开。他教我拉弧圈,发怪球,教我怎么声东击西,教我打吊结合,旋转球和快球怎么迷惑对方,我从心里感激我的师傅。
后来,因为学习成绩下降,师傅跟我发过火,还把我的球拍没收了。她还扬言:平均成绩达不到95分,以后休想摸一下球拍。
我不能辜负师傅。师傅把球拍还给我时,记得那次我的平均成绩是98.5分。不过从此往后,我不敢疯玩了。但师傅对我还不太放心,每次若是回家太晚,师傅不问我干什么去了,只是把手往我后背上一插,就能知道我打没打球,好像在我身上安了监视器。后来我才明白,打球是要出汗的,汗出多了就会湿了后背,不打球,后背是不会湿的。我师傅真够精的。
想知道我师傅的名字吧,告诉你: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