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凯伦
从一上学,老师就叮嘱我们:“不要花零钱,节约的习惯会使你们一生受益。”
这句话我牢牢记住了。从一年级到现在我没乱花过1分钱,也没买过一次零食。这可不是我吹牛,班里的同学都能为我作证。如果举办个“不花零钱”的比赛,我可以毫不脸红地说,冠军属于我。许多家长经常说应该向我学习呢。
要说也怪,花零钱、买零食怎么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我也经常被这种力量诱惑得摇摆不定,有一次我也从存钱罐里拿了钱,准备到学校的小卖部马上把钱花掉。我想亲身体验体验自己买东西的感觉,独自品尝一回吃零食什么滋味。
可是,我的存钱罐里是硬币,大大小小装了半罐子。我取了几枚出来,发现硬币丁零当啷的响声很特别,不管装到哪只口袋里,都能碰撞出声音来。那时妈妈正在午睡,我就蹑手蹑脚溜到妈妈房间,从衣架上取下妈妈的衣服,把我的硬币换成了妈妈的纸币。真好,我拍拍口袋,一点声音也没有了。
下午妈妈来接我时,我的同桌揭发我,说我从家里偷了100元钱,问妈妈知不知道这事儿。
我说:“我没偷,我没偷。”
同桌说:“你骗人,你骗人!你还让我跟你一道去小卖部买‘奇豆哩。”
我眼泪都急出来了,说,我没买。不信,你看—我掏出纸币。
其实,不是我不想买,而是小卖部找不开钱。
当时,我还不懂100元与几分硬币的币值有多大差别,后来我懂了。因为妈妈带我去了一趟商场。她指着货架上的商品说,这个,那个,还有那个,用100元可以买走。又来到食品专柜,把我塞到她口袋里的硬币全部掏出来,数了数交给售货员。
——却只买到两颗棒棒糖。
那时我刚上一年级。
妈妈说,如果天天都来买棒棒糖,你的存钱罐很快就会空了;没有钱买零食吃你就会受不了,成了习惯想改可没那么容易。
从那时起,我再没动过花零钱的念头。
现在我都上五年级了。
国庆节学校组织我们到河北会堂看话剧,几位同学带了许多零食,边看边吃,吃完了又跑出去买,竟然花去了10多元钱!说实在的,看着他们大吃大嚼,我也挺馋的。不过,那些小食品并不特别,如果我特别想吃,平时妈妈会买回家送到我手里。干嘛非到人多的地方吃呢。
妈妈每月给我5元钱,让我自由支配。我用这些钱买文具,买好书,剩下的钱我攒着,如果同学遇到困难,我会慷慨捐助。我还承包了家里卖废品的任务,加上过年大人给的压岁钱,我现在已经拥有1000多元存款了。
看着这么一笔币值不等、数目相当可观的“存款”,我觉得自己很富有,因为它不仅仅证明钱财,肯定跟什么精神也沾边—请原谅我还不会形容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