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梅玲
自小学会发现美,欣赏美,进而产生创造美的能力,将使人的生活质量、精神境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 善于发现美
二、
虽然美是客观存在,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官。但美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得到的。善于发现美,才能欣赏美。而美的发现与一个人的认知能力、知识水平及情绪状态都有密切的关系。善于发现美的品质是需要自小培养的。
首先,父母可以通过各种孩子喜欢的活动,如游园、看彩色故事书、看动画片、搭积木等,给孩子提供一个丰富、生动的感性世界,使他们在感知这个客观世界时,不仅有从感性到理性的加工,也有受理性指导的主动探索和发现,使所感知的客体富有动态性和情感性。
其次,父母平日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在玩中学,保护孩子对这五彩缤纷世界的强烈的好奇心,让孩子用丰富的词汇去表达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色。
最后,父母应主动地为孩子创设发现美的情境,培养孩子乐观开朗的个性,让孩子在真实的情境中去发现美。骆宾王7岁时就能写出生动的《咏鹅》,和他对自然美的观察有关,而这种观察与父母平日对他的熏陶、他自己对生活和诗文的热爱不无关系。
三、 懂得欣赏美
孩子是通过具体的事物和动作来认识世界的。因此,要让孩子懂得欣赏美,首先要从孩子在生活中接触的物体开始。孩子每天穿的衣服就有各种各样的颜色,父母可以有意识地用语言来描述:“这红毛衣上还有两只小白兔,多美呀!”让孩子在被欣赏中学习着欣赏。
要培养孩子欣赏美的品质,父母首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并在孩子面前揭示你所发现的美:花草之多彩、山峰之巍峨、海涛之汹涌、草原之宽阔……
父母在引导孩子欣赏自然美时,还应根据孩子的年龄逐步地引导孩子去发现内心之美,这可以使孩子在更高的层面上欣赏美。
曾读过一篇题为《因丑而美》的散文,感触很深。作品中的“我”是个独自赴美求学的女孩,因才貌出众而深得师长和同伴的喜爱。一次,她慈爱的母亲千里迢迢来探望病中的“我”,竟在校园里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我”有一个奇丑的妈妈!于是,“我”匆匆地打发走母亲,并警告她不要再来……几天后,“我”收到一封信,内有一张旧照片—一位清丽脱俗的少女,“我”觉得她比自己美上十倍。信中描述了一段令“我”揪心的往事:一天夜里,父亲做粽子不慎引起火灾,母亲保护着“我”冲出了火海,而她自己……
可见,对内在美的欣赏并不是随着年龄增长而自然产生的能力,教育我们的孩子全面地欣赏美,是多么地现实和重要。通过日常生活中小事的将心比心,通过一些生动的童话故事,完全能让孩子明白,欣赏一个人的美,不能全凭其外表。
四、 主动感受美
让孩子主动感受美,最重要的是给孩子提供主动感受美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在和孩子一起赏画、观景时,听取孩子的评说,并加以欣赏和补充。这种平等友好的情感交流,也是一种感受美的过程。父母也可以鼓励孩子去用他的画笔记录下他所感受到的美,或给孩子一个作画的主题(如“夏夜”),让孩子去自由发挥。孩子在作画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一种对美的感受、对美的追求。如果你们共同来欣赏孩子的作品,认同孩子的得意之处,并发出由衷的赞叹,更会加深孩子对美的印象。
四、学会创造美
人们要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更要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要让孩子学会创造美,父母首先要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把父母的感受强加于孩子。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少年的卧室真是富有童趣和活力。 房内的墙上挂的是该少年喜欢的物品:小提琴、小草帽、长筒靴,四周的墙涂的是天蓝、奶黄、浅粉和淡紫四种不同的颜色,其中两面墙上印了不同方向的该少年的手印、脚印和唇印,可以让你做任意的想像。这位少年津津有味地介绍自己的设计思路,沉醉于自己的创造之中。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父母要引导孩子去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从而逐渐理解自己怎样的行为才能给别人带来美好的感受。学会创造一种和谐美,在创造美的过程中让自己变得更美。
总之,只要你去寻找美,你就会得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