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洪救灾中奋飞

2000-06-07 19:30郝凤友整理
航空知识 2000年1期
关键词:飞行高度旋翼直升机

郝凤友 整理

1998年夏,我国的长江、松花江流域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广大抗洪军民和肆疟的洪魔进行了殊死搏斗,一场百年罕见的战洪图就此展开。看到这一幅幅激动人心的画面,不禁使我想起了20年前在河南发生的那场特大洪水灾害,当时,我驾驶国产直五直升机参加了紧张的抗洪救灾活动。

灾情就是命令

1975年8月10日,第三号台风在福建晋江登陆后,在河南境内造成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暴雨。驻马店地区的主要河流全部溃堤漫溢,大小水库相继垮坝泄洪,洪水所到之处房倒屋塌,大批百姓无家可归。在东西长300公里,南北宽150公里的范围内,60亿立方米的洪水疯狂漫流,昔日的良田沃土,变成了一片大海汪洋。

灾情就是命令!驻守在豫北的空军某直升机团接到抗洪救灾的命令后,紧急进行飞行前准备。一声令下,10多架直升机立即奔赴灾区,开始了长达半个多月的抢险救灾飞行。我和飞行员刘保庚驾驶国产直五直升机飞赴开封、许昌,配合陆军某部进行抗洪救灾。

我们所驾驶的直五直升机,在当时是现役的主要直升机种,也是当时运输航空兵部队装备的唯一靠活塞发动机为动力、使用航空汽油的直升机。

伴随着直升机的轰鸣,我们向灾区进发了。

保持单轮轻着陆

到达目的地后,军师首长和许昌地委书记王炎太等领导同志,马上飞赴灾区视察灾情,制定救援方案。直升机进入许昌后,仿佛到了水乡泽国,大地上一片汪洋,房舍、田野隐没在水泊之中,只能偶尔看见从水中隐约露出的高梁和玉米的穗头。望着眼前这一切,我顿时感到肩上的担子异常沉重。这时乘机的领导同志提出要到下面看看,我们连忙在周围寻找降落场。可在视线中竟很难找到一块适合降落的场地,映入我们眼帘的除了水还是水。

直升机对野外着陆场地的要求是地面平坦、坚硬、周围无障碍物。平坦的场地都淹没在水中了,露出水面的又不平坦,且潮湿松软。几经盘旋观察,总算找到了一个露出水面,但不甚平坦的土包。我操纵直五向它下滑,准备在它上面降落。

为什么直升机不能从较高高度上飞到降落点上空悬停,然后再垂直降落下来呢?这有以下一些原因:

1.由于时置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加之直升机载重量也大,所以发动机功率及旋翼升力都明显不足。再则直升机离地面太高,已经没有地面效应可言,为使旋翼产生较大的升力,势必还要上提油门杆, 以增大发动机功率,这样才能使直升机进入稳定悬停,然后再降落。但直升机在大功率状态长时间悬停,会使发动机受到损害,所以直五飞行手册规定,在大功率状态下,悬停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即使现代的先进直升机,对悬停时间也有一定的限制。

2.从高高度垂直下降,直升机极易进入涡环状态,会危及飞行安全。

3.因飞行高度太高,在整个垂直下降过程中,飞行员无法看清机身下的地形地貌,视线远不如带前飞速度的下滑状态,会影响飞行员作出正确判断。

4.直升机的垂直下降率也有一定限制,主要是怕进入“涡环”。而且在有前飞速度下降时,其垂直下降率反而比直接垂直下降的下降率大得多。也就是说,垂直下降反而会增长着陆时间。

5.在高高度上进行垂直下降时,如果发动机突然停车,旋翼则无法进入自转,以致发生事故。

基于上述原因,只要不是特殊需要,直升机是不允许在无地效状态下悬停的,更不能在较高高度上垂直下降。

我操纵直五下滑到降落点上空,准备垂直着陆。此时飞行高度已在地效范围以内。经机组多人仔细观察,这个土包又小又湿,根本承受不了直五的重量,而且还有坡度,稍一不慎,直升机就可能翻倒。但此时又无其它地方可供选择,我只好试着放油门变距杆(直升机主要是通过油门变距杆来调整功率大小的),待右后轮轻轻触地后,我马上将油门变距杆提住,保持单轮着陆状态。如果象往常那样,着陆后将油门变距杆一放到底,就会使直升机陷在泥里或翻倒。这时机械师连忙打开在右侧的舱门,让领导们下去,这些人一下去就掉进了齐腰深的水中。待人下完后,我马上上提油门变距杆,操纵直升机起飞,又投入到紧张的抗洪飞行之中。

让气流罩住橡皮筏

由于铁路、公路运输中断,数十万人缺衣少粮,而且即便有粮,也由于没有柴烧和干净的水而无法将其煮熟。灾民们大都站在高坡处、堤坝上,还有的站在砖窑上,盼望着援兵、食物的到来。这时给灾区送粮,就成了我们救灾的头等大事。在这一天中,我们往返数次,将一袋袋干粮送到灾民和抗洪部队手中。在实在无法降落的地点,我们就空投,即使只有两三个人向我们招手,我们也将食品投下去。最后一次送粮归来,已接近天黑,我们以为今天的飞行就要结束了,没想到在返场的途中,耳机中传来了地面指挥员的命令:“到老地方去将上午送出去的人接回来!”这时,我们已经飞了一整天,连饭都没有正儿八经吃过,十分疲劳。但这几个人关乎到抗洪救灾大局,关乎到抗洪救灾成败,只要有可能,就一定要将他们接回来。返场落地加油后,我和刘保庚又马上驾机向上午那个降落点疾速飞去。

到了老地方,眼前除了大水之外,哪里还有那几个人的影子,我俩便耐心地操纵着直五在那片水域上空盘旋寻找,终于在远处的水面上发现了两艘橡皮筏子,上面的人正在向我们招手。果然是他们。我操纵直五降低高度向他们靠拢,可是不行,旋翼高速旋转产生的风太大,反倒将橡皮筏子吹得远远的,几番接近都不成功。我急中生智,将直五高高地悬在橡皮筏子的正上方,以便让旋翼的向下气流将橡皮筏子罩住,然后再缓慢地下降高度,这样橡皮筏子不会乱跑了。这是因为旋翼外缘吹起的风很大,而机身下方的风却很小,所以橡皮筏子不会被吹跑。

但随着直升机飞行高度的降低,风力的增大,在水中漂浮不定的橡皮筏子有再次被吹跑的可能。我大胆地操纵直五,使其近乎于贴着水面悬停,同时将左后轮勾住橡皮筏子。机械师见状连忙将他们一个个往机舱里拉。此时,我既要照顾后面的上人情况,还要全力保持好直升机悬停的状态,使其高度、位置、方向,尽量都不发生大的变化,确实难度很大。因为直升机悬停的主要依据,就是根据前方景物的变化来判断直升机的状态,在茫茫的水面上,又缺少参照物,保持直升机稳定悬停谈何容易。而且,旋翼吹拂飞溅起的浪花使人眼晕,操纵上稍有失误,直升机就有可能倾入水中。这是飞行训练大纲上所没有的科目,以前也从未训练过,也没有听说谁这样干过,但为了抢险救灾,我们将直升机的特殊功用已发挥得淋漓尽致。等将人送回机场,天已经全黑了。

超低空飞行不能出半点差错

救灾飞行是相当辛苦的,飞行量大且不说,又赶盛夏的8月,暑气蒸人,身体一直处于大汗淋漓的状态,吃饭往往也只能抢飞行间隙那点点时间,而且常常是干粮就开水充饥,甚至有时连开水都喝不上。闷热的天气使人彻夜难眠,还要忍受各种蚊虫的叮咬连夜研究第二天的飞行计划,时常被搞得疲惫不堪。由于连日奋战,我们这架劳苦功高的直五已不堪重负,滑油温度居高不下,且开始外溢。得知此情,部队马上给我们调换了另一架直五直升机,飞行员祝利民也同机到达,一来可以加强空勤组的力量,二来也好腾出人手搞好空地协调和地面指挥。

除劳累外,飞行中的风险也和我们随时相伴。低云多雨的气象条件,使我们不得不常在100米左右的高度上超低空飞行。超低空飞行高度低,直升机相对地面运动速度大,容易分散精力,还要时刻注意高压线、输电铁塔及其它高大障碍物,避免与之相撞。精神上的高度集中,常使机组人员感到眼神不够用。飞行高度低,观察范围就小,地标稍远一些就看不见,搞不清彼此间相关位置,容易误小为大,误近为远。无线电联络的有效距离也明显缩短,空地常常联系不上。飞机上(含直升机)的电台和指挥塔台上的电台都是超短波,而超短波是视距传播,飞得越高,联络距离就越远。反之飞得越低,联系距离就很有限。用于导航的无线电罗盘的有效距离也随着飞行高度的降低而减小,指示误差增大,甚至不指示。如此种种,极易在空中丢失位置,导致迷航。另外,在低高度上飞行,受气流扰动也很厉害,不易保持正常的飞行状态。而一旦遇到特殊情况,可供处置的时间短,不容易成功。尤其是象直五这种单发直升机,一旦空中停车,只有迫降。所以每次飞行我们都小心翼翼,唯恐出半点差错。

拉网式地寻找目标

在一次飞行归来后,我们刚准备吃饭,抗洪指挥部又通知我们,有一处被洪水围困的群众已有好几天没有吃东西了,需要我们马上送食品过去。那个地方有一棵高大的白果树作为标记,我们机组听后立即放下饭碗跑步跨进座舱,驾驶着满载食品的直五向那个方向飞去。到达预定的位置后,我们开始寻找那棵作为标记的白果树。要在茫茫的大水中,超低空寻找一棵大树实在不易。我们只好拉网式地往复搜寻,机械师也帮助我们观察。突然,我发现一片亮影,是树叶的闪光。再向前飞,果然看见一棵白果树,下面站了黑压压一大群人。我和刘保庚操纵直五在上空盘旋,寻找降落点,由于场地小,又有树阻挡,直五实在无法降落。即使勉强着陆,尾桨也可能伤人。我们只好在周围悬停,将一袋袋食品空投到地面。看到举手欢呼的人群,我的眼睛湿润了。

萦绕在心头的往事

还有一次,我们到一个被围困的部队送粮,到达营区后,院内是齐腰深的洪水,直五根本无法降落。按地面指挥手势的意思,是要我们落到一个蓝球场上去。我们飞过去一看,球场面积倒是可以,就是蓝球架太高,有与旋翼相碰撞的危险。我们想通知地面,可地面又无通讯设备。我突发奇想,写下了把球架放倒字样的纸条,并将其放进手套扔到了水面上。底下的人拾起看后,马上放倒球架,我们才安全降落在球场上。

最巧的是在一次送粮途中,我们看见一个人站在拖拉机上向我们招手,便马上飞过去。当接近目标时,我一按喇叭,机械师连忙将一袋干粮扔下去,巧的是正好砸在车棚顶上,随行的陆军首长说:“你们真是神了!”

大灾过后必有大疫。灾后,肠炎、流脑盛行,各类病人急剧增多。我们将部队和地方上医务人员紧急送往灾区,又将一箱箱药品或降落或空投,将其送到飘有红十字旗的医疗点上去。有一次,我们送医生去抢救一名食物中毒的危重孕妇,我们到达时,她已经奄奄一息了。由于当地根本不具备手术抢救条件,我们又一次起飞赶赴许昌,将她送到了陆军某医院。由于抢救及时,母子终于转危为安 ……

在短短的15天里,我们飞遍了许昌、驻马点、漯河等地区,运送粮食50多吨,转移群众近千人次,每天飞行多达9个多小时,最多的一天竟然飞了12小时。除昼间飞行外,还经常夜航,其飞行难度和强度已远远超过了飞行大纲所规定的标准。说真的,飞行难度之大、飞行时间之长,在我的飞行史上都是未曾有过的。

抗洪救灾结束后,表扬信、锦旗纷至沓来,赞扬我们机组在抗洪救灾中的突出表现,我和机组均荣立了三等功。我还代表机组在庆功会上作了汇报发言,讲述了这半月中发生的一切。

(郝凤友根据黄天虎经历整理) ■

猜你喜欢
飞行高度旋翼直升机
直升机?
直升机
改进型自抗扰四旋翼无人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大载重长航时油动多旋翼无人机
飞行参数对六旋翼植保无人机雾滴在荔枝树冠层沉积分布的影响
基于STM32的四旋翼飞行器的设计
简析二次雷达高度信息与飞机实际高度的关系
四旋翼无人机动态面控制
FAA颁新政使小型无人机飞行高度翻倍
“平流层”是个啥——话说飞行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