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 问
1972年12月19日,“阿波罗”17号飞船的指挥舱坠落在距萨摩亚群岛500公里处的洋面上。太平洋热情地“接待”了全体宇航员——飞船指令长、海军上校尤金·塞尔南,飞船驾驶员哈里森·史密特和海军中校罗纳德·埃温斯。该乘员组完成了一次时间最长的月球之旅,创造了登月飞行的多项世界记录。飞向月球
从12月6日夜于肯尼迪航天中心几经推迟的发射时起,到12月11日午后于月球着陆之前,“阿波罗”17号飞船的旅行一直平安无事。休斯敦航天控制中心的负责人没有再三要求塞尔南、史密特和埃温斯去搞更多的试验,而是让他们保存旺盛的精力去完成最为重要的任务——登上月球并在其表面漫游一番。
三位宇航员有着不同的地球以外的飞行经历:38岁的指令长尤金·塞尔南海军上校,曾经参加过多次太空飞行。1966年,他作为“双子星座”9号飞船驾驶员,成功地完成了绕地球飞行。1969年,他又成为“阿波罗”10号飞船的一名乘员,顺利地进行了绕月球的飞行。哈里森·史密特37岁,是一名地质学家。罗纳德·埃温斯海军中校39岁。对于后两名宇航员来说,乘坐“阿波罗”17号的飞行是他们首次太空之旅。
在登上月球表面之前,宇航员们曾经有一次令休斯敦航天控制中心焦虑不安。一天早晨,航天控制中心的专家们无论如何也呼唤不醒三位宇航员。他们多次向飞船致意:“早晨好!”“早晨好!”但是,“阿波罗”17号飞船始终没有回音。堪萨斯大学棒球队球迷们喧嚣的歌声飞向太空,简直能把死人吵活,然而,对“阿波罗”17号的宇航员们却毫无作用。航天控制中心将录音带放了一遍又一遍,总算是唤醒了远方的“阿波罗”17号飞船的宇航员。刚刚从睡梦中醒过来的宇航员不太满意地问:“干嘛放噪音?出了什么事?”
12月11日(地球上是星期天),宇航员们驾驶飞船进入近月轨道,机动飞行十分顺利。在环绕月球飞到第二圈时,史密特报告说,他看到月球表面有个地方发出明亮的闪光,瞬间即逝。没等休斯敦航天控制中心对这一神秘现象作出解释,史密特就把他的猜测告诉了同伴们:“看来,这亮光是由一小块陨石落入格里马利迪火山口地区引发的。”在这一圈绕月轨道的飞行中,宇航员们对预定的着陆位置进行了认真、仔细地研究。
12月12日,尤金·塞尔南和哈里森·史密特进入名为“挑战者”号的登月舱,并再次对该舱各系统进行了认真检查。然后,根据休斯敦航天控制中心发出的指令,“挑战者”号登月舱与指挥-服务舱分离,并于亚斯诺斯季海地区下落。这几分钟的时间实在令人紧张。不过,一切都按计划进行得有条不紊。无线电送来史密特的声音,他不断地计算着距月球表面的距离:“6米……3米……”最后传来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触地啦!‘挑战者号安全着陆啦!”
月球探险
在着陆后4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宇航员们一直留在登月舱内。他们要对舱内的机械、电子仪器等装置进行仔细检查,为了以防万一,还必须让“挑战者”号随时做好起飞的准备。一切都很正常。于是,舱门大开,尤金·塞尔南终于踏上月球表面,哈里森·史密特紧随其后也离开登月舱。
月球上的首次漫游开始了。宇航员们将各种科研仪器系统布置在“挑战者”号周围,对电动月球车进行试验,并在上面架好电视摄像机,然后接通电源。电视图像被立刻送回航天控制中心。人们通过荧光屏可以看到这颗天然卫星浅灰色的表面及身着宇航服的地球使者的身影。宇航员们的报告使科学家们的推测得到证实,土壤中有火山喷发生成物。不过,土壤上层十分疏松,宇航员的双脚陷进去达20~25厘米,行走十分困难。
由于电池组罩盖脱落,乘坐月球车的旅行稍有推迟,他们设法用胶带将其固定好。不久,月球上的旅行开始了。为了安装测量月球深处热流的探测器,宇航员们开始在月球上钻孔。这项工作相当艰难,经过两名宇航员的共同努力,终于钻进了25米深。塞尔南将探测器插入钻孔约1/3深处取土,史密特帮他将装有土样的小圆柱拉出来放进月球车里。他们做完这些工作已经消耗了不少氧气。于是,航天控制中心负责人决定缩短旅行时间。到最近处的火山口游览一番之后,塞尔南和史密特返回登月舱。他们还将在月球表面逗留2昼夜。首次旅行之后,宇航员都疲惫不堪,需要在舱内休息大约6个小时。他们向航天控制中心领导人抱怨说,在登月舱内睡觉感到很不舒服。
12月13日,塞尔南和史密特再次登上月球表面。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脱落的预防沙尘的月球车罩盖复位。随后,又用一张从地球上带去的月球表面地形图遮盖住发动机。电视摄像机镜头上落满灰尘,休斯敦航天控制中心有时会突然收不到月球上的图像。于是,中心领导人要求宇航员们放下所有工作先擦净镜头。
在月球上旅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塞尔南和史密特经常摔倒,他们身上的白色宇航服已经变成浅灰色。史密特的运气更差:“我还没完全适应这里的环境。”在与航天控制中心通话时史密特承认说,“收集岩石标本的工作特别困难。”最后一句话还未说完,史密特又摔倒了,手里的东西也全掉了。
第二次漫游是飞行计划里三次漫游中时间最长的一次。宇航员们乘坐月球车(见题图)抵达一道耸立于狭窄河谷上方的山岭。途中,经常碰到一些从山上滚下来的巨大圆石。这里是确定月龄及其内部结构最有意义的地区之一。专家们推测,在这一地区可以找到大约46亿年前最为古老的岩石标本。要想从巨石上凿下一块标本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宇航员们累得满头大汗。史密特还试图找到火山近期活动的证据。
与此同时,由罗纳德·埃温斯驾驭着“美洲”号指挥-服务舱继续在环月球轨道上飞行。陪同埃温斯的还有从加利福尼亚荒漠中抓来的5只小老鼠。这些小老鼠在登月飞行中几乎不喝水,这是因为在长期的荒漠中的生活练就了小老鼠不喝水的本领,在制定“阿波罗”17号飞行计划时正是考虑到了它们的这一特点。返回地球之后,还要解剖老鼠大脑进行认真研究,科学家们需要掌握太阳辐射对活体组织所产生的影响。埃温斯在飞行中也进行了摄影和探查等项工作。
12月14日,尤金·塞尔南和哈里森·史密特造访了一片丘陵地带,这是他们最后一次在月球表面的旅行。在与航天控制中心的通话中,他们对这一带酷似“布满皱纹的老人脸”般的地貌赞叹不已。史密特报告说:形成丘陵的山岩,其成份与山岭上的岩石有所不同。
返回登月舱后,两位宇航员立即将采集到的岩石和土壤标本进行分类。对于科学家们来说,最为珍贵的东西是史密特前一天在一座火山口发现的橙黄色发亮的粉尘,它足以证实月球上有火山活动的理论完全正确。航天控制中心对这一发现十分满意。塞尔南和史密特为了获取月球岩石标本,比原计划多走了10公里。令专家们高兴的还有,留在月球轨道上的罗纳德·埃温斯报告说,他清晰地看到月球“黑暗的一面”有几处带熔岩痕迹的火山口。
12月14日华盛顿时间傍晚时分,塞尔南和史密特在登月舱内休息了一段时间后,从月球上起飞。经过大约两个小时的独立飞行之后,登月舱开始与指挥-服务舱对接。随后,登月舱起飞助推器分离,制动发动机起动。助推器坠落于距预定地点几公里处,但未能按原定计划借助留在月球上的电视摄像机观察到其下落的情况。最艰难的工作还在后头,宇航员需要休息一下。
12月17日,“阿波罗”17号离开月球轨道开始返回地球。19日,“提康德罗加”号航母在太平洋等待着宇航员们凯旋。
创新记录
在持续12昼夜13小时51分(自1972年12月7日至19日)时间最长的一次月球探险活动中,美国宇航员在月球表面度过了74小时59分钟,这也是最长的一次月球探险活动。
尤金·塞尔南和哈里森·史密特先后三次在月球表面行走,每次用时分别为7小时12分、7小时37分21秒、7小时15分。他们离开登月舱最远距离约7公里。每次月面行走都使用月球车,总行程达357公里(35公里,据《简氏航天辞典》数据)。月球车最大行进速度达18公里/小时(顺斜坡而下)。宇航员们在月球上钻了数个深达3米的孔,收集到的山岩和土壤标本重量达到创记录的1148公斤(113公斤,据《简氏航天辞典》数据)。
在此次月球探险活动中,“阿波罗”17号的三位宇航员创造了多项世界记录,国际航空联合会正式登记在册的有:“阿波罗”17号创造了往返月球飞行达301小时51分(1972年12月7日至19日)的记录;罗纳德·埃温斯海军中校创造了环绕月球轨道飞行147小时41分13秒的记录;尤金·塞尔南海军上校创造了在飞船外的宇宙空间(月球上)逗留22小时4分的记录;塞尔南和史密特两位宇航员还共同创造了在月球表面行走了7370米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