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斌
俗话说,人食五谷,孰能无病。虽然不能绝对保证不惹“病”上身,但是,防患于未然,还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染上心理疾患,怎样及时发现先兆症状,以便及早治疗,把心理疾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一旦罹患,除了配合医生诊治外,患者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呢?
就像在地震前的预兆一样,在染上心理疾患之前,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先兆症状。由于各人的处境、情况不一样,先兆症状也各不相同。例如,睡眠情况发生改变,不仅是睡眠时间减少了,而且睡眠质量也差了;话题总是围绕着工作情况,言谈中充满着忧虑的语气;对别人的规劝,虽能听从,但不一会儿又故态复萌;整日唠唠叨叨,使听话的人由同情转变为厌烦;自感“恐怕我胜任不了此工作”,产生了跳槽的想法;缺乏愉快感,总是以灰色的眼光看待外界一切事物,凡事总是从悲观、消极的角度去思考。这一切均是焦虑性(或抑郁性)心理障碍的先兆症状。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那就是焦虑症或者抑郁症了。至于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则是言行令人费解,尤其是多疑,内容离奇,猜疑对象由顶头上司泛化到不相干的陌生人。最容易发现先兆症状的是患者的家属和同事,若有类似症状,就应及时让其去专科医院诊治。
当然,对于那些心理障碍刚出现“萌芽”者,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第一,慎“跳槽”。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向高处走”。白领阶层经济收入高,想“跳槽”未尝不可,但在“跳槽”前先得对自身情况作一认真评估。看看自己能否适应此项工作。不仅要从自己的能力上去评估,还要考虑到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光看到白领阶层的经济效益,更应考虑到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适应能力不强、心理素质差的青年,还是以少跳槽为好。从精神卫生角度来讲,年过四十不宜“跳槽”。因为中年人考虑问题已形成心理定式,而且社会适应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低。
第二,调换环境。“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长期的精神紧张之后,要学会放松自己。可外出旅游,饱览大好河山,使紧张的情绪得以松弛。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出去旅游,心情十分愉快,可以忘却不少烦恼。所以,一旦出现焦虑性心理障碍或抑郁性心理障碍时,不妨休假几天,外出旅游、度假。
第三,找友倾诉。内心不悦,郁闷心中,既解决不了问题,更会加重病情。此时,可找些亲朋好友,向他们倾诉自己内心的不悦。有时候,肚中的“苦水”倒出来之后,心情就会感到畅快得多,这就是“一吐为快”,心理治疗中称之为“宣泄法”。
第四,自找乐趣。人处烦恼时,不要整日沉湎于其中,要学会自寻乐趣。友人聚会,跳舞,逛街,听音乐,看电影……总之,以乐趣制烦恼,才是上策。
第五,求助心理咨询。一旦发生心理困惑,而自己又无法走出阴影时,那就得去接受心理咨询,请心理医生借助心理治疗,解开“心结”。
大众医学2000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