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长梅(主任医师)
隆冬的一天早上,我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隔壁李大伯焦急地唤我,说是林大妈在做早餐时突然晕倒在地。我连忙过去,一看林大妈嘴向一侧歪斜,一侧肢体瘫痪,初步判断为脑梗死。我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半小时后,我将大妈送上救护车。经医生诊断,果然为脑梗死,立即施行积极的治疗。1个月后林大妈出院了,只留有一侧肢体轻度活动不便。
众所周知,大脑对缺氧最敏感,当脑梗死发生时,脑细胞缺血、缺氧,很快会受到损害。但是,在急性发病6小时内,如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如血管内溶栓,使闭塞的血管再通,可减少甚至不留后遗症。因此,医生告诫人们:遇到脑梗死病人,应立即送至医院抢救,此举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病人的存活率,还可以减少致残率。
林大妈是幸运的,由于救治及时,不仅保住了性命,生活也能自理。但大部分病人往往由于各种原因失去就治的最佳时期(6小时内)。我们曾对近1000名病人进行过研究,发现只有20%病人在24小时内得到及时救治,其余80%病人是在病程超过24小时后才就诊的。延误就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病人及其家属对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认识不清。例如,高血压病、高脂血症、高血黏度病人,平常不按时服药,不测量血压,不注意饮食调节,不注意稳定情绪等。
2.病人及家属对脑梗死早期表现认识不清,病人可在发病前几个小时或几天内出现头晕、一过性肢体运动力弱或感觉麻木、短暂的视物不清等,往往被认为是老年人的老化现象而不予重视。
3.大城市交通堵塞时有发生,造成病人运送时间过长而耽误治疗。
4.有些医院未能做到全天候(24小时)CT检查,往往延误了诊断,使治疗不能在6小时内进行。
由上可见,要让这延误最佳治疗的80%比例下降,需要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脑梗死病人开放一条生命通道。
大众医学2000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