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莉
我国早期的摄影家们对摄影的探索、钻研是多方面、全方位的。他们不仅在摄影艺术创作上硕果累累,在摄影理论探索上饶有建树,有的人还在摄影器材的研制方面做出重要贡献。老焱若便是这样的一位摄影艺术家。
他是广东顺德县人,1883年出生于一个文人世家,家学渊源,对他多有熏陶,尤其在父亲的影响下,自小热爱艺术。五四运动前后,他积极参加摄影创作,并加入北京光社,与钱景华、陈万里、吴郁周一起被称为“光社四杰”。
老焱若极具创新精神,研制出诸如放大机、晒相夹等多种摄影器材,对我国早期的摄影器材工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被人们称为科技工艺专家、发明家。
老焱若学识广博,才华横溢,且勤奋务实,善动脑筋。三十年代,他还发明制造了现在人们使用的折叠伞。晚年,又发明制造了蜂窝煤自动压制机,设计建成了首都剧场的自动转台等,做了很多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事情,博得人们的尊敬。
老焱若有许多摄影佳作存留于世。《北京光社年鉴》第一集载有《朝暮》、《枯木寒鸦》、《联袂寻芳》、《渔翁》、《金鱼》五幅。其他代表作有:《一肩风雪》、《晨雾》、《群鹅》、《拉骆驼》、《赛马》等。他的作品题材广泛,画面自然生动,构图严谨,充满诗情画意,富有我国传统的艺术风格。
老焱若曾是北京师范大学工艺美术系教授,执教20多年,1951年退休,1966年辞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