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何健民这个名字,是因为1989年创办的《广告摄影》这本杂志。印刷精美、图片精采的摄影杂志,在当时可是凤毛鳞角,不能不让人刮目相看。
挺大气的刊物,想象她的主办人一定高大、时尚,不料,却是一位中等个子、传统模样的中年人。唯独那双明亮的眼睛让人回味着《广告摄影》里闪烁的智慧之光。更没料到,这本标榜“专业化、艺术化、高层次、高品味、权威性、国际性”的商业性刊物,却没有商业的效益。在没有拨款、没有赞助的条件下,何建民只能通过为客户服务得到的拍摄费和劳务费来支撑。他说,如果说广告摄影是生长在夹缝中的艺术,那么《广告摄影》杂志就是生长在贫脊中的商业艺术。
但这段苦撑苦熬的日子,不仅磨练了他不向困难屈服的意志,也带给他对商业摄影更深刻的理解。他认为:优秀的广告摄影作品必须是商业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广告摄影表现的是商品,而又不能仅仅是商品。在广告摄影作品中,应该体现出一种对艺术和生活的追求,应最大限度地把艺术融入到商业之中。
他拍摄的作品,也力求达到这种境界。
正如许多商业摄影师的经历一样,何建民也是从一名“发烧友”,在经历了由沙龙摄影向商业摄影的转变后,成为中国最早的一批商业摄影师。他说,广告摄影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表现的是共性的美;从商业的角度来看,表现的是商品。与沙龙摄影最大的不同之处便是:广告摄影表现的不是摄影师。
1991年辞去公职后的何健民,已在商海里畅游了近十年,关于广告摄影的最深的经验,他说,就是要在生活中提炼人们的感受而转发成创作的灵感和欲望;就是要熟识使用各类器材和操作,这样才能将一切商机,尽在掌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