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念大师的悬念影片

2000-06-05 14:45
电影画刊 2000年9期
关键词:希区柯克杰夫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1899—1980),在国际影坛叱咤风云五十年,创造了不可战胜的神话。他所执导的悬念与恐怖共存的影片已经成为一个标志,与他富有传奇色彩的艺术生涯一起,留给后人一个永远难以破解的谜团。

个人生平

希区柯克于1899年8月13日出生于英国伦敦的一个天主教家庭,成长于一个沉闷孤独压抑的环境中,学生时代找不出什么特别的东西,相貌平庸、身材矮胖,身边没有任何女人的影子。早年从事销售电缆工作,时而写写短篇小说。20岁那年,正式进入他渴慕已久的电影行业。初涉影坛的希区柯克并无什么惊人之举,他谦卑而又默默地干着细致而琐屑的基础工作。希区柯克的成名始于默片《房客》的执导,它标志着第一部希区柯克悬念片的诞生。希区柯克在拍片时采用的手法和使用的技巧常常令演员和制片人捉摸不透,观众也常常被蒙骗。经过一段波浪型的发展之后,希区柯克成为当时英国电影界最伟大的导演之一。1938年,他受邀前往好莱坞,先后拍摄了《蝴蝶梦》、《美人计》、《后窗》、《眩晕》、《群鸟》等50多部优秀影片。1980年4月28日,希区柯克因肾功能衰竭,在洛杉矶逝世。

经典影片赏析

1、《美人计》(Notoious)

中国观众最早接触希区柯克的影片大概应算《蝴蝶梦》,但真正称得上希区柯克模式的影片,把激情、悬念与揭示人性的阴暗面结合起来的,《美人计》称得上是代表。

片中,英格丽·褒曼扮演一个纳粹间谍的女儿,为了完成一项特殊使命,委身于一个纳粹间谍头目。但她同时又爱上了由加利·格兰特扮演的美国特工,在两人密切配合下终于完成使命。敌人发现她的真实身份后,因害怕走漏风声决定用慢性药毒死她。就在她生命垂危之时,美国特工及时赶来,将她从狼穴中解救出来。

英格丽·褒曼与加利·格兰特的组合是希区柯克最欣赏的组合:女主角金发白肤,外表冷艳、孤傲,内心热情似火,男主角高大英武,浑身散发男性魅力。

影片情节中虽然把男女主人公的感情纠葛作为一个线索,但是他们所要探寻的秘密才是推动情节发展的核心内容。这涉及到希区柯克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著名“套路”:麦格芬,意思是指并不存在的东西。影片中有一个经典的接吻镜头,据说是电影史上最长的一个吻。在整场戏里两人都拥抱在一起接吻,后来电话铃响了,他俩又一起走过去,但是身体始终没有分开。

在这部影片中,希区柯克再次展现了他精湛的技艺。英格丽·褒曼智取隐藏机密的酒窖钥匙那场戏里,摄影机被放在吊车上,先拍下大厅里跳舞的人群,然后向前推进,变成一个大的特写镜头,观众可以看见褒曼手中的钥匙。画面制造出紧张的气氛,让人很为褒曼的处境担心。

但是影片在爱情场景的处理上有一些明显的缺陷。影片男女主人公的爱情表白过于肤浅,褒曼要奉命去委身于一个纳粹间谍时,格兰特似乎表现得无动于衷,这是不合情理的。相反,那个纳粹间谍倒是一副可怜相,他因为过于信任妻子而牺牲了自己,这说明他对女主角的爱情是真实的。在对正反两面人物的刻画中,希区柯克常赋予反面人物以真情的一面,这种暧昧的态度也许正是他本人的道德观念。

2、《后窗》(Rear Window)

这是一部全部在室内完成拍摄的影片,希区柯克把它当成自己最得意的作品,在上个世纪末的评比中,这部影片被评为百年银坛最经典的十部影片之一。

影片的主人公是一位在家养伤的摄影师,他每天坐在轮椅上从窗口向外观望。一天,他发现对面楼房里一起谋杀案的线索,同时怀疑是一个推销员杀死了自己的妻子。摄影师把所看到的一切告诉未婚妻和朋友,招来凶手的报复,自己险些丧命。幸亏警方及时赶到,逮捕了杀人凶手。片中的主人公是个有偷窥癖的人,他是否应该受到社会道德的谴责呢?对于这一点,希区柯克认为人人都有偷窥癖,《后窗》的主人公和电影观众一样,只不过他是从现场观看了眼前所发生的场景。

希区柯克要把电影的本性在《后窗》中全部展现出来,一切都是从片中摄影师的角度出发,拍下他所看到的事物,然后去表现他的反应。主人公从楼房的每个窗口里看到不同的故事,它所展现的是人世间的一个缩影。影片中的摄影师不时地调节照相机变焦镜头的画面,也隐含着希区柯克对男权话语所主宰的这个世界提出某种质疑。在爱与被爱、男女关系失衡的世界里,摄影师杰夫眼里所看到的,正是人性最阴暗的角落。

片中,寻求刺激、好奇心强的杰夫坐在轮椅上透过窗户看外面的世界;观众坐在影院里通过银幕看世界的幻象,观众也像杰夫一样失去行动自由,不能干预事件的进程。杰夫晚上窥视,白天睡觉,观众也似乎是在黑暗处做白日梦。影片开始时百叶窗帘徐徐拉起,象征着银幕前的帷幕拉开。对面公寓每户人家的窗口里似乎都各在上演一部不同类型的“无声片”,窗口里有舞蹈家在练功,音乐家在演奏,就象电影里的演员在表演。对面人家看不见杰夫,就像电影演员看不见观众。杰夫把对面楼里看到的一些无声的生活片断加以剪辑,作出解释,最后编出一个完整的故事,让丽莎和斯泰拉也相信。杰夫在电影里看“电影”,不仅是那部“电影”的观者和编者,看到关键处还硬要跑进去充当一个角色。观众是不可能干预剧情的,但观众在认同片中的人后常常在内心里想要顶替角色行事,就象片中的“杰夫”。希区柯克通过对电影自身形式的反思,巧妙地启示观众:杰夫的经历既然是对观众观影经验的超越,又是观众观影心理的外化。

3、《眩晕》(Vertigo)

这不是一部单纯的惊险电影,它是充满激情与悬疑的爱情。故事发生在旧金山。

一位退职探长受友人之托跟踪他的妻子玛德琳,据说这个女人神情恍惚,有自杀倾向。跟踪过程中,探长爱上了这个神秘女郎。不过她摆脱跟踪,从钟楼上坠地而死。探长因患恐高症关键时刻没能阻止她,陷入深深的自责。一天,探长在街上遇到一个酷似玛德琳的女人,经过调查,是她假扮玛德琳诱引探长跟踪的,不过死去的确是玛德琳,她是在被谋杀后推下钟楼的。这个女人与探长的朋友共同设制了这起阴谋,并利用探长患有恐高症的缺陷,使他成为这起阴谋的见证。

影片在表现被希区柯克定义为“精神上的迷恋”的特殊性爱关系时,有一段非常感人的描写。探长在陷入失去恋人的无限伤感中,突然发现另一个女人的存在。他把这个女人当成死去的玛德琳的化身,随即产生了虚幻的爱情,没想到这个女人真的爱上了他。他从她恍惚的神情中看到了玛德琳,他用期待的目光望着她,急切地说:“快点,求求你了。”他眼里噙满泪水,接着他在幻觉中看见玛德琳微笑着向他走来,两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热烈地接吻。他的眼神一会儿由激情转为迟疑,一会又变为迷失的焦灼。在极其矛盾、复杂的心理描述中,伴随着音乐的高低起伏,生动地展现男主人公内心世界里一段虚无的恋情。

该片无论从视觉效果还是从音响效果都处理得精细入微,它的节奏有些缓慢,那是由主人公的性格决定的。导演希区柯克有意让观众沉浸在一种冥想的氛围中,随着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在迷失的世界里完成一次梦幻之旅。

虽然希区柯克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善于同女人搞好关系,可在他的电影中,他总是不断地剥去女主人公身上的外衣,竭力展现她们面对男性的施虐,内心隐藏的难以排解的情欲和渴望受虐的心理。本片男女主人公在这种不平等的两性关系上表现得很有代表性。

(摘编倪秋)

(责任编辑秦雯)

猜你喜欢
希区柯克杰夫
“高级”的快乐
什么是“高级”的快乐
“高级”的快乐
我帮小熊写卡片
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模样
希区柯克,以吓唬世界为乐
小屁孩日记19
艾米丽的呼噜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和他的电影
杰米历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