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命运

2000-06-05 06:54师欣
东西南北 2000年4期
关键词:绒毛琴弦脑袋

师欣

“仿生”沙皮狗

“狗市”最火爆的时候,一只沙皮小狗,可卖到2000元——3000元。哪儿来那么多纯种的?那就造只假的。

花20元买来一只不出满月的普通家养狗,用老琴弦,从小狗的脑袋缠起,一圈一圈勒过去,缠遍小狗全身,就像扎捆好的粽子。其中的要领是,缠得太松,就没有沟壑的效果;如果太紧,小狗身上的底绒毛长不出来,也容易露馅儿。

缠好以后,就开始拚命地喂它,让它喝很多水,目的是让小狗的身体快速增肥膨胀起来,这样,它身上的琴弦就会越勒越紧,效果很快就能显现。

最难操作的是把这只普通狗的脸,加工成沙皮狗的脸。沙皮狗的嘴巴短,且脸上有显著的绉纹。要领是:用一种自制的钢卡卡在它的嘴里,再用绳子使劲往后拽拉,然后打它、赶它或拉着它,让它拚命地奔跑、活动,不停地大喘气儿,这样它的脸部才会逐渐变型。

两周以后“拆线”,但工序还没完。先给小狗洗个澡,但这不是为了让它舒服。而是为了用热吹风机能把它的底绒毛吹起来,进而加深它的逼真程度;吹起来后,再喷上一层发胶,起固定作用。一件作品就此完成。

剩下的事就是到狗市上找个傻瓜把它卖出去,虽然麻烦了点;但20元变成了2000多元,身价翻了10多倍。至于再过两周“贵族狗”变成了平民狗,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鸟贩“金三儿”

在鸟市上,鸟贩们见了金三儿都称“金爷”。这位金爷在10年前就靠做鸟类生意发了财,如今私家汽车都有好几辆,走到哪儿都是前呼后拥的。

几年前的一个秋天,我跟金三儿等几个人开着车去北京郊区的一片山林里捕鸟。到了地点,几个人七手八脚就把网支上了。这些网的网眼从1指宽到5指宽都有,大小鸟类全收。傍晚,鸟陆续到了。金三儿一声招呼,几位正在吃喝的手下腾地站了起来,“嗷嗷”地叫了起来,又是扔石头,又是摇晃树,现在想起来,那情景跟鬼子进村没什么两样。小鸟受到惊吓,就会四处乱飞,一只接一只撞到网上,脑袋栽到网眼里,惊恐地瞪着眼,绝望地叫着。品种好的,活着的,收到笼子里;一般的,就地摔死。

回来后,三个女工非常熟练地给鸟拔毛,不到三个小时,收拾完了,收购鸟肉的也上门了,每只5角钱。第二天,自由市场、学校门口,烤小鸟、炸小鸟就上市了,每只1元钱。

活鸟的价钱更好,比如老鹰,当年卖到中东地区,平均每只上万美元。然而,但凡鸟类,气性都大,所以贩运的时候不仅要给它吃安眠药、或者喝适量的酒,而且用针线缝上眼睛——黑布蒙不保险,否则,一旦让它“走”了眼,如果就它自己,非撞死不可;如果旁边还有别的鸟,统统抓死。即便如此,仍会有一些鸟半路夭折,这也算 “成本磨损”。有人粗算过,市场上每一只野生鸟的背后,都有近20只陪葬者。

(王小康摘自《齐鲁晚报》)

猜你喜欢
绒毛琴弦脑袋
脑袋只有一个
吹绒毛
夏日毛绒精灵
这些恐龙的脑袋怎么那么奇怪
脑袋和西瓜一样
额头上的琴弦
绿色的琴弦
童年趣事
谁动了我的琴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