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菲
尤金·奥尼尔(1888——1953)是美国杰出的戏剧家,美国现代戏剧的开创者。他以精湛的震撼人心的作品,四次赢得普利茨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出现,不仅结束了美国只有剧场没有戏剧的时代,而且打破了商业性极强的传奇剧、浪漫剧在美国舞台的垄断,使严肃戏剧占领了戏剧舞台。奥尼尔创作成功的经验是多方面的,本文围绕生活与创作的关系,艺术的功能两个问题谈谈奥尼尔成功的经验以及对我国目前艺术创作的启示。
一
奥尼尔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中谈及自己的创作时说道:“没有任何一部真正好的戏剧是凭空创作出来的。也说是说,不论戏剧变得如何细腻奥妙,如何富有象征色彩,如何奇特怪诞,它却必须置根于生活。”“我从来没有写过任何不是直接或间接来自我亲身经历的事或亲身体验的印象。”奥尼尔出身于演员家庭,他的童年是在后台长大的。在结束求学生涯之后,奥尼尔并没有立即走入戏剧界,而是开始了他的奇特而又艰辛的人生:他到洪都拉斯探过金矿,到阿根廷、英国当过水手,去南非做过押运工,当过各种行业的工人,直到1912年奥尼尔回国当上了《电讯报》的记者,生活才稳定下来。这段生活对奥尼尔非常重要。不久,奥尼尔患了肺病住进了疗养院。在养病期间,他认真总结了过去的生活,并决定了今后的创作道路。当他开始创作时,首先想到的就是那段不平常的生活。在那段生活中,奥尼尔接触了社会各阶层的人物,特别是各种类型的普通百姓,亲眼目睹了他们生活的艰辛痛苦,以及在生活理想破灭后的绝望心情。这些给奥尼尔的创作带来了取之不尽的素材和灵感。象《毛猿》,取材于奥尼尔在一次航海中认识的一个叫德里斯科的司炉工的生活,德里斯科力大无比,每天不停地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并为此而骄傲。后来听说他自杀了,为什么自杀谁也不知道,奥尼尔以他为原形塑造了杨克这一形象。《天边外》也是奥尼尔在航海生活经历的一段事,同船的一个水手天天都诅咒自己离开农场,诅咒自己的海上生活,但奥尼尔发现他对大海又流露出温情,这诱发他创作《天边外》。《啊,荒野》取材于他的朋友麦利金一家的故事。《稻草》的故事来自他患病在疗养院生活的经历,其中男主人公新闻记者默里就是奥尼尔自己。《送冰的人来了》是奥尼尔年青时在“地狱”酒巴生活的再现,剧中描写的各种人物曾经是奥尼尔朝夕相处的朋友。《长夜漫漫路迢迢》描写的是奥尼尔与父母、哥哥一家人的真实生活……生活,激起了奥尼尔强烈的创作欲望,他曾说过:“这是我的天地。我曾亲自经历,因而我了解这一切。我曾身临其境,因此我最有资格向你描写所有这一切。”正是对作品描写的内容有亲身的感受和真实的体验,奥尼尔的作品才显得真诚和动人。但奥尼尔绝不是照搬生活。他的作品绝不仅仅停留在生活的表面。象《天边外》,奥尼尔面对水手诅咒离开农场的时候就设想:如果他带着那种感情,留在农庄上会怎么样呢?于是他设计了罗伯特这一形象,通过罗伯特与安朱生活的互换及罗伯特最终遗憾地死去,揭示了人物的理想与现实不和谐,从中概括出这样的哲理:在金钱统治一切的美国社会,任何有理想的人很难找到“天边外”的理想世界,命运使他无法逃脱并不属于他的那个地方和那种人生。在《毛猿》中,作者经过理性的思考后,终于找到了司炉工自杀的原因:他在现实中没有了归属感,没有了生存的意义。人永远生活在笼中,永远无法支配自己。
对奥尼尔来说,生活与创作是统一的整体。没有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就无法真实地反映生活,艺术创作不仅使人们看清自己在生活中的面目,而且知道今后该怎样生活。奥尼尔就是这样把生活改变为艺术的。
二
奥尼尔的父亲、美国著名戏剧演员詹姆斯·奥尼尔在观看了《天边外》之后,对奥尼尔大为不满,他对奥尼尔说:“如果你要写的就是这个的话,那它挺好,但是,人们到剧院里来,是要忘却他们的烦恼,而不是要想起那些恼人的事儿。你想要干什么呢?是把他们送回家去自杀吗?”这番话实际表明新老两代戏剧人在戏剧的功能上已经发生了严重的分歧。戏剧的功能到底是什么?是象商业剧那样使观众感官得到满足,从而暂时忘却烦恼,还是让观众从烦恼中警醒自己的人生?奥尼尔选择了后者。在奥尼尔的创作中,人的命运、人的精神世界始终是他关注的焦点,他想通过作品告诉观众“潜藏在生活中发生的事物背后那种难以抗拒的无形的力量”是怎样使人一步步走向悲惨结局的,从而让观众审视自己已经走着和将要走的人生道路。为此,他以哲人的目光,审视美国社会的现实,以严肃的现实主义精神,透过生活现象,揭示出人生产生悲剧的几大根源:
一是人与周围环境的矛盾。这是贯穿奥尼尔创作始终的主题。象《天边外》、《毛猿》,奥尼尔在揭示人与环境的矛盾中,着力想表现人对环境的反抗,但作品中的人物不论采取什么样的反抗方式,最终都是以失败告终。奥尼尔试图告诉观众,在当今的美国社会,想协调人与环境的矛盾是徒劳的。
二是表现物欲与贪婪给人们生活乃至灵魂造成的巨大伤害。象《榆树下的欲望》中的人物,由于欲望与贪婪相互残杀的人和事到处可见。它是美国赤裸裸的生活写照。奥尼尔真诚地忠告人们“为了要占有灵魂之外的财富,已将我们的灵魂挥霍殆尽,而我们的最终结果将是既失去灵魂又失去灵魂之外的财富。”
三是表现人的信仰危机。在美国,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使人们改变了过去的价值观念,一时又找不到新信仰,正如奥尼尔说的“今天一切弊病的根源是,老的上帝已经死去,而科学和物质主义却并不能提一个新的上帝来满足人们残存着的原始的宗教本能。”于是人们在苦苦地寻找,正如《奇异的插曲》中妮娜的绝望:“我真想相信点什么,可是我什么也感觉不到。”
四是表现人们追求无法实现的梦想。奥尼尔认为一个人不论多么穷愁潦倒,也会有梦想,这种梦想支撑着人生存的勇气。正如《卖冰的人来了》中的台词:“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自欺欺人的梦,我们这些可怜虫——醉了的也好,没醉的也好,才能够活下去。”
为了真实地再现生活的本来面貌,奥尼尔残忍地然而又是坚决地脱去剧中人物的外衣,层层深入到人的灵魂深处进行剖析;揭示出人类在为寻求幸福的道路上所付出的血泪代价。观众看到作品,就如同看到了自己的生活。在受到震撼的同时,不得不去反思自己。奥尼尔创作的目的就在于此。所以鲍思说:“凡是奥尼尔的杰作,都不仅仅是供人观看的,而且是供人体验的。”奥尼尔的经验告诉我们:身边任何不起眼的平凡小事都能成为轰动之作的素材,关键在于我们能否从中发现其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