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连明
从初一到初三,张老师一直是我的班主任,也是我的语文老师。那时,我们这个小山村附近有驻军,张老师是随军家属。她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而且她衣着整洁,举止文雅。当地人把那种不俗的气质,称之为洋气,这样说绝没有丝毫的贬意,倒有几分亲昵。
实际上,张老师在师生中有很高的威信,在学生家长中也有很好的口碑。因为她虽洋气,却不傲气,她的生活质量、生活情趣,显然比当地人高出许多。然而,从她身上看不出一点儿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她非常平易近人,和人交谈时,脸上总是带着微笑。
那时,山村学校的条件很差,教学也不正规,我小学阶段几乎没有写过作文。因此到了初中以后,张老师让我们写作文,同学们连写作文的基本格式都很模糊。比如,我就把作文的题目顶格写在第一行,并且每一段的开始都没有留出空格来。有时候一篇作文甚至不会分段,从头到尾,一气呵成。有的老师说我的作文是嘛明儿不分,像一块毡意思是乱而密)。那样的作文,如果让脾气大的老师批改,也许会连看都不看就扔一边去了,说不定还要挨一顿批评呢。可张老师却从不嫌麻烦,而是很认真地批注,文中常常画满了红色的标记。有时她还把我叫进办公室,一面细心地批改着我的作文,一面进行耐心的指导。她看作文时,眉头微皱着,嘴唇偶尔轻轻一动,那是在默读。她手里紧捏着钢笔,捏笔的手指上沾着粉笔的粉末或红墨水。我的作文,她几乎每篇都在班里宣读。
有一次语文测验,我的作文没有写完,心里非常懊悔,以为这次考试一定要名列榜尾了。没想到,公布分数的时候,我的成绩却是名列榜首,張老师还在班上宣读了那篇一那半篇一作文,并给予较高的评价,说文笔并不比《优秀作文选》上的作文差多少。只是她合上我的作文本时,叹了口气,说:可惜的是,作文没写完。然后,她又一笑,说:这次我给了高分,下不为例。此时此刻,我清晰地感受到了老师对学生的那种特有的关爱,也深切地领悟到老师对我的期望。
我的语文成绩提高很快,到初二时,初三毕业班的老师还把我的作文本拿去,在班上讲析我的作文。但是,我的数学成绩可是平平。记得有一次,张老师让我去她办公室一趟,谁知她不谈读书,不谈作文,却谈起了我的数学成绩。她叮嘱我订一个厚些的练习本,每天在本子上做一道数学应用题。她说,不要贪多,只需做一道,但要尽量用多种方法去解题。同时,还要对所有的解法进行比较,从中选出最优的解法。我虽按她的说法去做了,但心里有些不情愿,觉得她这是多管闲事。当然,现在我不这样认为了,相反,每当想起这些事情,心里只有感激。到初三的时候,我的数学成绩和语文成绩可以齐头并进了。这不能不感谢张老师,也许这是因为她让我一天做一道应用题的结果吧。但可以肯定地说,我的数学成绩里,包含着张老师的心血和关怀。
记得有好几次,我放学回家时,见张老师坐在屋子里同我母亲说话,她这是来家访的。张老师的洋气和农家的贫寒,显得有些不协调。可是,张老师与母亲谈话的气氛,依然让人觉得很融洽。她们说着、笑着,手拉在一起。她们的笑声一样好听,然而她俩的手却一个白嫩,一个粗糙。她们的话题一样,都是在说我,话里的意思却相反,因为母亲不护短,所以总说我的种种不足,老师却夸我,说我的很多优点。但说到最后,殊途同归,总是说到一个共同的愿望:要让我把学上成。我们这里的把学上成,是成才的意思。张老师似乎对我抱有很大的希望,她不止一次地对我母亲说,一定要让我走出去。当时我还不太明白走出去的具体含义,曾误认为是让我转到外地条件好的学校去上学。
三年初中,张老师为能使我把学上成,给了我很多帮助,尤其是鼓励。我知道老师对我抱有很大的期望,这期望已成为我不断,上进的动力。后来我参加了成人高考,并取得了大专文凭,好歹算是把学上成了。由于一篇篇作品的发表,现已成为省作家协会会员,走出山村到城市参加笔会,从山村小学调到县教委工作,好歹也算走出去了,至少是象征性地走出去了。勉勉强强,算是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
近来在构思一篇校园题材的作品时,常常想起上学时的一些人和事。有些人和事,想起来心里总觉得很温暖,比如想起张老师的时候就是这样。每当想起张老师,除了温暖,更多的是感激。当我打开电脑,准备写这篇小文的时候,心中一下子就浮出了文章的题目:永远感谢一是的,永远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