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快和廉洁

2000-02-13 17:35冯英子
新闻记者 2000年8期
关键词:社评礼金新闻记者

冯英子

30年代成立的“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据说到现在为止,我是仍留在新闻界的仅存的一个,所以,全国记协在纪念成立60周年时,把我请到北京去参加会议。

过了六十多年的记者生活,坐在会议席上,真有点神游太空,感慨不已。

我一生从事新闻工作,在工作中最大的收获,觉得一个新闻工作者,一是要勤快,二是要廉洁。勤快,要相信新闻是跑出来的,而报道的形式,也是可以创造出来的。我早年在苏州做记者时,有一次有几位名流,在一家饭店宴请几个电影演员,酒醉饭饱之后,把记者找去为他们捧场。我一看当然明白他们的意思,于是用半是调侃、半是讽刺的笔法,写了一篇千字左右的文章。不料报社当局大为欣赏,当天用辟栏的形式发表了,加了一个题目叫《古城红颜落日图》。发表之后,邻近的报纸又加转载。这个试验成功之后,后来我遇到相似的题材,就用这种笔法写成特写。当时京沪沿线,这样的特写,也曾成为报纸的一种特色。

从1940年到1950年,我前后在10家报社做过总编辑,那时报社的言论,多数是总编辑自己写的。那时言论,通常叫作社评,一篇1500字左右,在头版用四号宋字排出。我通常用红条子的十行纸,写满三张,就成一文,随写随排,第三张写好,第一第二两样的小样已经出来了,稍改几字,第二天就见报了。十年当中,这样的社评写过不下千篇。现在想来,“此情直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了。

我这份勤快一直保持到现在。80年代,全国记协组织过一次《长江行》的采访,上海记协也派出一批人去参加,我那时在《新民晚报》,躬逢其盛,参加进去了。那次从上海到汉口,从汉口到襄樊,从襄樊到宜昌、重庆,历时33天。在这33天中,我写了四十多篇通讯,后来结集成为《长江行》。同去的朋友,有的只写一两篇通讯,这当然有各种原因。但我得力于“勤快”两字,大概是不差的了。

“廉洁”两字,好像同新闻工作者关系不大,其实不然。抗日战争时期,有的军人,因为新闻工作者的报道,很快出了名,因此新闻记者去采访时,送三百五百作路费的是常有之事。举一个例:汤恩伯的南口之战,就因为范长江为他在《大公报》上宣传,大大地出了名。有一次“青记”筹措经费,汤恩伯就乘此机会,送范长江私人五千元一张支票,却被范长江骂了一通,当面掷还。因此“青记”特别重视“廉洁”两字,我们一再告诫跑战地的同行,要重视廉洁,不能沾污“新闻记者”这个名字。

1939年,我在第五战区的鄂中游击区采访一个出名叫“王老虎”的师长王劲哉。临别,他送了我100元钱,他说:“这100元钱,不是行贿,我王劲哉也用不着行贿。我这里地方小,你随便买点东西,不拿,是不给我面子。”这却给我出了一个难题,拿呢?一个青记会员,可以拿人家的钱么?不拿,看来出不了他的防地。我考虑结果,还是把这100元收下了。那一次我住在他副官的家里,副官有一对儿女,我回到住处,把100元分成两个50元,给了他们。我说我远道而来,没有带什么东西,这点钱,留着随便买一点东西吧。那一天直到小船出了王劲哉的防地,我才安下心来。

可是这几年来,什么有偿新闻之类,新闻工作者的廉洁好像很受影响。有一次,我参加一个宴会,收到100元礼金,回来交给了单位,他们开了一个收据给我,“收到×同志上交礼金100元”。好像小事一桩,看来还是我这个老头子拎勿清了。

这就是说,“廉洁”二字正在新闻记者中受到严重的挑战。有的报纸还公然派记者去“拉理事”,“拉广告”,一个新闻记者面临这样的事,究竟将怎么样呢?

但愿我们每一个同业,能很好回答这样的问题。

猜你喜欢
社评礼金新闻记者
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公示名单
张季鸾写作特色评析
我是新闻记者
公示
变味儿的“礼尚往来”
公示
拉黑
“收受礼金罪”入刑应当缓行
六条禁令严禁教师收受学生礼品礼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