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站在“WTO”门前

1999-11-23 12:39高庆林叶国标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9年8期
关键词:世贸

潘 燕 高庆林 叶国标

谈起加入世贸,16岁的北京中学生徐哲对记者说:作为一个电脑发烧友,我很希望入贸,这样我就能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电脑软硬件,但入贸对国家是不是好,我不知道怎样评断;对企业肯定冲击不小,像电脑业,我们跟IBM、微软的差距实在太大……

少年徐哲相当了得,寥寥数语实际道出了几重心态,他自觉不自觉地在从消费者到企业乃至国家的几个层次上去权衡WTO带来的利弊和影响,这也是大多数普通人对这个问题的直接反应。

自从1986年中国开始申请“复关”至今,类似的欣喜与危机感交织的复杂情绪一直相生相伴:一方面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潮流滚滚向前,不可逆转,中国无法置身于外,也没有理由总处于别国制定规则、自己被动承受的不利地位;另一方面,作为一个仍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孱弱的产业竞争力和尚未发展成熟的市场对于门户洞开后要付出的高昂代价,总显得心存惴惴。

从“复关”到“入贸”13年的谈判历程,承载了国人不少的辛酸与企盼,用朱镕基总理的话说是“黑发人谈成了白发人”,当年还只3岁的徐哲已长成了能自己攒机的电脑“高手”,中国经济也经历了十数年的发展与调整。今日的中国经济已远非13年前的中国经济可以相比,甚至与5年前的中国经济也不可同日而语。这个时候中国再次敲响了WTO的大门,WTO像一股劲风扑面而来已带有了不少新意。

美好的午餐。但不免费

谈起入贸对个人的影响,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消费领域的实惠。

北京一家杂志社的编辑李小棠,常常为享受时尚生活而在高档化妆品上颇多破费,对她来说,加入WTO意味着“雅诗兰黛”、“倩碧”比现在几乎便宜一半的价格;而上海出租汽车司机陈达峰则期待着车价能大幅下调。

更多的消费选择、更便宜的商品以及更好的质量和服务,成为入贸对消费者最普遍的影响和吸引力。

一项媒体委托调查公司对年轻人(21-36岁者占95%)的调查显示。有近70%的人认为加入世贸会对自己的个人生活带来“一定影响”,近22%的被调查者认为这种影响将“很大”,这之中,良好的市场氛围与预期的消费实惠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世界贸易组织上海研究中心主任汪尧田认为:加入世贸,等于在同等收入条件下,购买力增加近一倍,而且消费者可选择的领域更广、产品质量更好。

道理不难明白,关税的大幅降低、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取消,将使更多的商品以相对低的价格进入国内市场,并将带动国内同类产品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形成多家竞争的局面,而这种局面的形成,必然使广大消费者受益。

入贸后老百姓能得到什么实惠呢?像国外一些质量较好、款式现代的耐用消费品,汽车,数码音响,新颖的建筑部件以及中国城市家庭喜欢的多用小家电、化妆品、服装乃至食品、水果等,入贸后都能以低于现在的价格在中国市场买到。与此同时,消费者还能享受到更好的服务,伴随着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大多数进入小康阶段的中国家庭将有可能享受到金融保险、旅游购物及文化休闲等与世界接轨的外商服务。你可以在国内逛“迪斯尼”、看最新拍出的欧美影片……而所有引进的这一切,又将刺激带动国内同类产业的发展完善,在竞争中为中国家庭提供一份别样的生活与消费天地。

与此同时,由于国内外市场不再隔绝。消费者在国际商品范围内选择商品,必然造成竞争力差的企业在市场中不断丧失份额,以至被淘汰。

许多消费者已经意识到,当他们在享受入贸所带来的大量质高价优商品的同时,其所服务的企业也正面临着震荡冲击乃至生存危机。正如北京一灯具厂职工吴松所担忧的:我们不会还没占到WTO的便宜就已经下岗了吧?

到底哪家欢乐哪家愁,根据我国在谈判中的承诺表,汪尧田将我国企业大致分成了下面三类:

一类是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企业。如纺织、文教用品、玩具、手工艺品及部分轻工企业,将因劳动力优势及进口国的关税减让而在中国加入WTO后受益匪浅,与此同时,按市场准入的要求,中国也将开放商品和服务业的进口限制,会给部分行业带来冲击和困难;第二类是银行、保险、电信等服务性行业,将面临国际先进管理和服务的严峻挑战;第三类是医药、化工、汽车、部分农产品等,在技术水平、生产规模、知识产权、管理水准等方面与外国同行差距加大,面临的压力也会比较大。

还是上面提到的青年调查,在问及“是否希望我国能尽早加入世贸”时,约70%的人表示“赞同”,20.5%的人觉得“有些担心”,在回答“是否认为入贸对我国经济总体影响利大于弊”时,71.3%的人表示赞同,9.4%的人持相反观点。

在进取心、竞争力、知识结构以及未来预期都相对优越的青年群体,对一项被专业人士普遍认为长期看好的决策进行调查,所得结果却是“审慎乐观”。说明那些政府一直给予保护、待遇优厚的众多支柱产业,包括汽车、化工、机械、电信,到现在仍前途未卜,无法使年轻人为其入贸后的前景轻轻松松地投上一票。

弱势领域不乏长处。关键在于做细

1997年一年之内,WTO就签订了3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即《信息技术协定》、《基础电信协定》和《金融服务协定》,也正因此,1997年被称为世贸组织的黄金年,很多专家认为,上述3个协议涉及到的部门将成为下个世纪世界贸易的支柱,因为信息技术、基础电信、金融服务都是国民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龙头产业,同时也是中国入贸谈判最艰难、国内舆论对其竞争力最忧心忡忡的三个领域。

在信息技术领域,“不惧风雨”的联想集团有一定的代表性。总裁柳传志认为自己仍有那些国外有实力的公司无法比拟的优势,即国内市场网络的开拓能力。

联想目前面临的市场环境已与90年代被世界电脑业围剿时大不相同,柳传志说:“虽然惠普、IBM等大公司已在中国设厂,且有资金和技术优势,但我们更熟悉中国国内市场,拥有中国最大的销售网络,这就能同掌握核心技术的英特尔、微软等超级巨头结成战略联盟。以资源换资源。”

足够大的中国市场和对市场开拓能力的足够自信,使联想能与资金技术相差悬殊的国外大公司平等对话,这对国内同类企业在入贸后的战略选择具有启迪意义。中国不具备资金技术优势,但中国是大国,巨大的市场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中国人又有自己传统的消费心理和不同于发达国家的购买力水平,因而在开发适用产品、开拓市场方面,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同样大有文章可做。

谈及中国电信的竞争力,北京邮电大学梁雄健教授认为目前中国电信网络技术水平和设备的先进性已经超过了不少发达国家,但运行效率、运行素质和经济效益却有相当的差距,而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在于行政垄断,其往往导致企业支付的制度成本过高,组织管

理效率低下。梁雄健认为引入外部竞争环境是提高效率的良方。

在金融业开放问题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陶湘认为如果不加入WTO,在金融领域无论是参与还是防御,都将是有限的,不完全的,像我们的市场经济一样。不进入WTO,我们所提的市场经济也仅仅是局限于国土范围之内的市场经济,而不是可以与国外较量的市场经济。作为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近期在金融保险领域进一步加快了步伐。

《中美农业合作协议》的签订,使农产品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锡文认为,从近期看,加入WTO对国内农业的冲击不会太明显,除粮棉外,我国在其他农产品上还有相当的价格优势,但三五年,甚至十来年后,国内农业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压力,因而应抓紧时间,在这一缓冲的过程中尽快强大自己。我们要有信心,中国是大国,在粮食领域,国内巨大的粮食产量和消费量(全球第一)使我们有可能影响国际粮价,保护自己。

量化加入世贸之利弊

一旦加入WTO,中国经济将驶入快车道,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任何国家的经济增长都不可能在闭关锁国的条件下实现,而必须通过国家交流合作,使技术、资本、人力、市场等各种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实行优化配置。

中国加入WTO,会使我国产品在WTO134个成员国家(地区)获得最惠国和无歧视待遇,各国企业家来我国投资也可取得相应的国民待遇。

对于加入世贸对中国宏观经济的量化影响,很多国内外机构进行过粗略统计。鲁杰罗,这位刚刚卸任的WTO总干事认为,中国加入WTO后,每年可拉动GDP增长近3个百分点,并创造大约1000万个就业机会。亚洲开发银行的观点与鲁杰罗接近,认为如果彻底实施乌拉圭回合协议,中国GDP增长可以提高2.92个百分点,而每个百分点又可带来400万个就业机会。联合国经合组织的分析则指出,加入世贸后的中国将是乌拉圭回合谈判受益最多的国家之一,从2002年起,每年GDP将增加370亿美元。一项有中美学者联合研究的报告也指出,如果中国加入WTO,其在纺织品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将会大幅度提高,2005年以后,将比被排除在WTO之外的市场份额提高10个百分点。高盛亚洲研究部对中国加入WTO后的模拟测算相对保守,但每年也有0.5%的GDP增长。

但在另一方面,WTO也将使数以万计的国内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对于许多竞争力不强、不谙熟国际贸易规则而且固步自封的国内企业来讲,这种竞争有时是致命性的。

面对美好的前景与现实可能遭遇的困难,不管是政府有关部门,企业经营者,还是普通百姓,都必须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以使我们在享受世界向我们敞开大门好处的同时,也准备迎接我们必须承受的挑战,特别是一些尚嫌稚嫩的产业,必须有紧迫感,在有限的调适期内把握机遇,强大自己。

总而言之,在当前中国即将加入WTO的关键时刻,我国企业要积极应对,深入研究加入世贸组织后新的竞争形势,制订新的经营和发展战略。

(辛华摘自《瞭望》周刊1999年第19期)

猜你喜欢
世贸
美禁标“香港制造”,港府告到世贸
艺术赋能时尚打造一流的全球贸易专业服务平台
商务部:美反倾销和复审与世贸规则不符
世贸双塔建设时的惊人照片
世贸双塔建设时的惊人照片
买家攻略
“软顶”世贸裁决,中国不必做乖孩子
百荣世贸之服务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