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志强
没有人可以准确预知未来,就如同你永远也揣摩不透一生中的沉浮起落、颠沛升迁。不过,我们却可以凭着手中现有的些许信息,运用逻辑推理去憧憬。一句话,畅想并非海市蜃楼。
中国象棋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千百年来长盛不衰,探其究竟,象棋自身魅力使然。
值此世纪之交,我们无法回避这样一个话题:二十一世纪的象棋将会是怎样一种格局?或者说得再具体点,那些束缚象棋进一步发展的桎梏是否会得到解脱?在此让笔者与您共同斟酌。
这是一个没有王者的时代,越南、日本、马来西亚等海外兵团形成一股股强劲的冲击波与正规军分庭抗礼;中越象棋擂台赛、中马象棋名人战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赛事接踵而来;中国队已失去了昔日君临天下、独孤求败的霸气,正在为保卫国棋的最后尊严而战。
毫无疑问,象棋是中国的土特产,水平也最高,像世界锦标赛及一些洲际比赛在上面轮流坐庄者也多是国人“脸熟”的老面孔。我们在欣喜之余,不免要生出一些忧虑来。试想长此下去,海外兵团欲打败中国队的信心必然受损,进而直接影响到象棋在全世界的发展和普及。因此,新时期下赋予了我们新的历史使命:树立对手,宏扬国粹,源于中国,属于世界!
好在几十年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象棋在海外的发展已卓有成效。日本、马来西亚等国相继建立起象棋组织,并涌现出一大批弈坛高手,像台北吴贵临、马来西亚黄运兴等。尤其是越南队,在第十届“亚洲杯”团体赛上,由张亚明、陈文柠和蒙世行组成的铁三角居然没让吕钦、许银川、万春林占到半点便宜,而新秀阮成保更是大发神威,硬是把少年赛冠军奖杯从洪智手中抢了过去。无疑,这些人都将成为下世纪与中国唱对台戏的台柱子。
另外,在海外,很多专业棋手都下彩棋,这里我们姑且不去评说它的是是非非,但有一点却毋庸置疑——下彩棋能激发棋力的潜智。受高额赌注的刺激,有的赌徒为了一着棋甚至要想上两三天,来反复研究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如此一来,水平上涨自然也就不在话下了。而且在越南,象棋已被正式列入中学里的选修课,成绩优异者可以在升学考试中加上一定的分值,因而后备力量绝对不会青黄不接。
甚于以上种种考虑,我们现在急待为振兴这项古老的东方艺术制订出一系列“进出口”计划。
首先,由官方出面,选派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棋手加入到海外兵团,或当棋手或当教练,借以提高该地区的象棋水平。
其次,将现役的我国顶尖象棋高手分成若干小分队,每小队承包一个国家或地区,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出访做指导。
再次,客观地说,在海外虽说有个别出类拔萃的棋手,但整体实力还相对落后,远远满足不了他们渴望接受高水平战火洗礼的强烈要求。因此,我们不妨破例给予这些人特殊关照,签发一批特别通行证,允许他们参加我国每年一届的全国象棋个人赛。
第四,由于海外诸多国家的棋书来源主要是翻译我国五六十年代的老古董,而且经常要辗转从香港、澳门等地才能买到,因而价格昂贵,有的达到300美金一本,这无疑为我国目前已经相对饱和的棋书市场提供了一个出口创汇的良机。不仅如此,被译成各国不同版本的棋书对海外棋手掌握最新棋坛动态,也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再也不用羡慕和忌妒越南把象棋列为中学选修课的做法了;再也不用羡慕和忌妒身边的体优生凭着一技之长在升学考试 中加上可观的十几分或几十分了。如今的你也有了这样的机会,只要你是一个棋迷。
我们都知道象棋早就被列为体育项目,可令人遗憾的是,她却没有得到像其它体育项目那样的重视。棋协的决策者们,如果你们正在阅读这篇文章,是否觉得有必要与国家教育部的有关人士商榷一番呢?这样做的好处有如下两点:一、自从国家教育部提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后,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技术全面、特长突出的人才。如果把社会比作是一片茫茫大森林,当学生毕业后走进来时,我们给予他们的不能仅仅是一些干粮、水袋,而应该是一种可以生存发展的生活技能,因为干粮、水袋总有吃尽、喝竭的时候。象棋在我国普及率高,市场潜力巨大,加之我们又是发展中国家,因而掌握了象棋这门手艺,可说是得到了一杆可以猎到猎物的猎枪。二、象棋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融娱乐和智力为一体,这种将象棋引入课堂的寓教于乐的形式,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将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对了解我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国内一些大财团纷纷慷慨解囊争当俱乐部联赛冠名权的标王,联赛正将以一种燎原的势头如火如荼地展开。
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俱乐部体制,每年一届的全国团体赛,各省市行业体协虽说为了取得好成绩,也都纷纷招兵买马,但也仅仅局限于棋手商借的范围之内,惟一一支俱乐部当数火车头体协,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其实,建立俱乐部也并非空中楼阁,从二十支甲级队来看,打出标有赞助企业帅旗的就占了一半以上的比例,这些企业不仅明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投资未必有收益,但不投资一定没有收益的道理,而且他们绝对都有一群不折不扣的铁杆棋迷。虽说现在赞助的资金还没有达到办俱乐部的程度,但对于那些像春兰集团(赞助江苏队)、邹郎御酒集团(赞助上海队和重庆队)这样财大气粗的企业来说,再出点血,补上这个差额,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里,笔者有一个灵机一动的想法:将那些具备组建俱乐部,即有赞助企业支持的棋队组合在一起,来打甲级联赛,而其它一些队,包括业余的和乙组的,可先按现行团体赛的方式来打,待机会成熟后再加入。
现在的问题是组建后的俱乐部真的能像我们预想那样产生强烈的轰动吗?真能够使中国象棋迅速火起来吗?从某种意义上说,俱乐部制只是一种形式,一个符号。
长期紧箍在象棋头上的那项“平民化运动”或是“下里巴人游戏”的帽子终于摘掉了,她将以一种全新的富贵相出现在世人面前,实际上这也就是象棋不火爆的原因。
还记得“中立杯”那会儿,形成的万人空巷的可喜场面吧,每个星期六都成了棋迷的节日。可是后来的“红牛杯”、“中视股份杯”等电视节目为什么没有超过甚至达到“中立杯”的那种轰动呢?这除了“中立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棋迷们感到从未有过的新鲜感外,与赛事缺乏创意、制作过于平淡关系重大。从这种意义上说,银鸿广告公司只能算是一个转播公司,我们需要一个专门制作电视节目的娱乐公司,就像美国NBA娱乐公司那样,而且一定要由一些只懂制作而不懂棋的人来搞,否则往往会流于形式,墨守成规,一些大胆的设想因此而被扼杀于萌芽,进而道路越走越窄,直至钻进死胡同里。
搞制作自然离不开包装,这也是象棋档次化的重要手段。一提到象棋手,人们往往会想到街头那些不修边幅的懒汉形象,对比一下围棋,似乎从一开始,围棋便被冠以雅戏的称谓,从衣着服饰到手中折扇处处都透着一股雅韵,这不能不说是象棋的一大悲哀。因此,我们要想实现象棋档次化,改变那种难登大雅之堂的窘状,第一步就要从棋手的外观形象上开始包装,同时也可为赞助商们提供难得的广告良机,因为电视这种现代化的媒体,可以把广告传送到任何有电视机的地方。
放眼四望,迈克尔·乔丹穿的是Nike鞋,中国足球队穿着的是Adidas队服,可是象棋手呢?棋赛的市场化已经不可能靠以前的自给制来完成,所以能否得到财大气粗的赞助商的支持将是象棋由寒酸型向富贵型、附庸风雅型转变的关键。请记住这样一条金科玉律吧:对于赞助商有利的事,对于棋手和比赛同样有利。
包装棋手谖引赞助商谄迨械幕鸨,只有形成了这样的良性循环,才能够彻底摆脱掉那些束缚象棋进一步发展的桎梏。相信到了二十一世纪,我们的象棋迷们也会像NBA球迷那样脱口而出:I love this game!(我爱这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