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30岁才有了正式的姓名

1999-06-14 14:27英子
现代家庭 1999年10期
关键词:履历表王群小青

英子

这是一个典型的艺术之家。高大英俊的丈夫赵德崇是吉林艺术学院教授。美丽的妻子徐牧曾是吉林省歌舞团著名的歌唱家兼声乐指导,原志愿军坦克部队指挥所文工队队员,现为离体干部,有着浓郁深厚的艺术修养的夫妻两人用花草和书籍把自己的小家布置很雅致洁净,让我一起进来就羡慕不已。

洒满阳光的桌子上,女主人徐牧已给我准备了各种小点心。贪吃的我一下午都满口香甜地吃具不停,只是当徐牧用她那动听的声音向我讲述往事时,我的心才下子变得苦涩。

谁都想到,眼前这个浑身洋溢着幸福感的女人,竟有过那么多的不幸。

孤儿院里的小青

她最初名叫小青,她不知道这个名字是谁给她起的。当小青有记忆时,她发现自己住在鞍山孤儿院里,孤儿院的饭多是红色的(高梁米),菜多是白色的(豆腐渣)。

小青长到4岁时就要学着去做事情,阿姨就领着他们去野地里挖野菜,每人发给一个小刀一个小篮子,老师在前面边挖边告诉孩子们各种野菜的样子和名字。小青刚学挖菜时认不清野菜,挨了不少的手板以后,才学会不再挖红芯野菜。

野菜就是孤儿院孩子们的青菜,有了这些野菜,孩子们就可以不吃豆腐渣。

不挖野菜的时候小班的孩子就学习糊花花纸,用小手指沾一此浆糊,抹在一片片纸上。浆糊很粘腻,小朋友糊花纸糊的时间长了,小手都脱了皮。

1948年鞍山解放时,小青大约8岁左右。鞍山孤儿院在门前贴出告示,让有领养孩子能力的家庭来领养孤儿。小青被一个姓王的人家年中,办了手续,当天就坐马车跟人回去。

离开孤儿院前,院长张阿姨给她收拾了几件小衣服,又把小青带到办公室里,偷偷塞给小青一个纸包:“这是你送来时你家的人留下的东西,你要好好带着,没准将来会有用。”小青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接过东西放进衣袋里。这是一个粗黄表纸所的纸包,上面用毛笔写着几行字:“你的母亲是助产士,你的父亲可能能叫徐义,你的生日大概是11月26日。”

童养媳王群

进了家门王家女人就变了脸色,她叫小青跪到正屋地上,让她叫王家夫妻“爸爸妈妈”,叫王家男孩“哥哥”。小青年龄虽小却很犟,说什么也不肯跪。王家女人猛然从身后打来一棍子,把小青打得跪倒在地。

王家给小表起名叫“王群”,王家女人之所以收养小青,是想白捡一个不花钱的童养媳。

王群一天天长大了,渐渐懂得些事情。邻居有个郭大娘见小王群伶俐可爱,十分喜欢她。有时王群去郭大娘家里玩,郭大娘看看四周无人,就悄悄对王群说:“闺女,你不能在这家住下去,这家人不是好人,你得赶快跑出去呀!”“他们想干什么?”王群追问好心的郭大娘。郭大娘连连摆手,不让王群问那么多。

王家女人心狠,吃饭时不让王群同桌,王群只能吃全家人的剩饭。每天王家女人不停地驱赶着王群干活,稍不顺心就把王群打一顿。王群念书到6年级后,王家女人怕王群长大后不好调教,就再不让王群上学而把她关在家里学做鞋。

那一天王群看到小学毕业班的同学正在考中学,考上中学后可以住校,王群脑瓜一转,瞒着家人也去考中学,竟然考中了。这样王群就搬到中学去住,不再回王家。

王家看到王群离家不再回来,生怕落下鸡飞蛋打的下场,就把王群找回来毒打一顿。挨打的王群还是要上学,几次三番从王家逃到学校里。

1950年夏季的一天,王家人又把王群叫了回来,王群发现家里多了个天津口音的穿着蓝士林大褂,宽裤腿裤子,打扮得很入时的中年女人。她看着王群的辫子又看看王群的小手,嘴里啧啧连声:“闺女长得真俊啊!”说完和王家女人挤眉弄眼。王家女人也对王群变了态度,吃饭时破天荒地让王群上桌和他们一起吃,不停地给王群夹菜。王群猜不透这是为什么,心里很纳闷。

这天下午,王家女人就把王群看管起来,说什么也不让她去学校。

天黑了,王群和奸个天津口音的中年女人睡在一起,中年女人很快睡着了,王群趁机逃了出来。她摸黑一口气跑到学校,冲进了校长办公室,把住校长哭起来,哭诉了自己的遭遇。校长找来教务主任做出决定,今后王群就住在学样里,她的一切生活费用由学样负责。

从那以后,王家也自知理亏,再没敢去学样找王群。

文工团员索娅

转眼间到了1950年的11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部队开始在各学校征兵,校长推荐正做着中学大队长的多才多艺的王群当文艺兵。

可是征兵首长听说王群是孤儿,连连摇头。坚决不收孤儿当兵,这是国家规定,也是部队的纪律。

王群听说部队首长不要她,立刻跑去拉住首长的衣襟苦苦哀求:“当兵就要去打仗,打起仗来一旦别人牺牲了,他们的爸爸妈妈该有多伤心呀!我没有爸爸妈妈,上哪里都没有人管我,我死了也没有人伤心,该有多省事,为什么不要我呢!”

最后王群跪下抱着首长的腿泣不成声,苦苦哀求说自己无处可去,只有跟着部队走才是唯一的出路。

那时的王群,瘦瘦小小的,她穿上了军装,成了东北装甲兵政治部宣传队的宣传员。穿上军装的第三天,部队按规定对新兵进行登记,王群领到了一张履历表。这是王群有生以来第一次填表。履历表上密密麻麻的内容:姓名、出生年月、性别、家庭住址等,王群一项一项看着,眼里渐渐溢出了泪。她突然把履历表一丢,伏在床上放声大哭起来。履历表所列出的内容,都是王群无法回答的。王群只能在“性别”一栏里填上“女”,剩下的所有栏只能空着。王群痛哭泣过后在履历表上画了个大大的问号,履历表朋多大,那问号画得有多大。

这张奇怪的表格传到了政治部。

小王群把也从孤儿院带来的纸包交给了政治部的首长,声泪俱下地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几天后,报上登了同则启事:“即日起孤儿王群与王家脱离关系,从此再无任何来往”。

与王家脱离关系,王群再也不原叫王群,这个孤儿又没了名字。

司令员赵杰一拍胸膛说:“没有名子不要紧,就随我的姓,让这孩子姓赵!”

可叫个什么名字呢?赵杰司令是山东来的老革命军人,文化水平不高。他搔搔头皮想了想说:“姓赵,就叫个胡兰子吧!”

赵司令的灵感来源于刘胡兰的故事,可是大家都不喜欢这个名字。“什么胡兰子,太土气了,我不叫这个名字!”小孤儿身子一扭,嘴嗍得老高。

钟政委沉思了片刻,把她叫到身边:“我倒有个想法,你就叫索娅好不好?”

“索娅?这是什么意思?”

钟政委讲了那时很流行的两个故事:一个是苏联英雄《普通一兵》里的马特洛索夫,一个是苏联女英雄卓娅。从两个英雄的名字里各抽出一个字,就凑成了“索娅”。

“索娅,索娅”小孤儿一遍遍念着自己的新名字,觉得这个名字朗朗上口,也包含了首长期待自己成为一然英雄战士的心愿。

无家的孤儿有了自己的第三个名字:索娅。她把这个首长送给自己的新名字工工整整地填写在履历表里。在填写年龄时她天真地问首长们:“我写多大年龄呀?”首长们看看小索娅,认真地比比她的个头,说:“像是12岁的孩子,你就定12岁吧!”

1952年11月,索娅所在的坦克部队即将开赴朝鲜战场。出发前部队首长做了动员报告,文工团的女同志差不多都报了名,给过一番挑选,唯独把索娅留在国内。

索娅一听急了,不能去朝鲜打仗,那还算什么战士呀!索娅不由分说去找赵杰司令员。赵司令走到哪里她跟到哪里,和赵司令磨上了:“你不是想让我她你的姓吗?你要是让我去朝鲜,我今天就改姓赵!”

赵司令被魔得没办法,只好点头答应索娅的要注。

在朝鲜,索娅和战友们利用战斗间隙给战士们演出,她们说快板,演话剧,跳舞唱歌,炮枪声常常是她们舞蹈的伴奏。不演出的日子,索娅去给伤员包扎伤口,抬担架,帮战士们洗衣裳。战士很快都熟悉了这个可爱的小索娅,索娅成了战地一枝花。

名演员徐牧

朝鲜战争结束后索娅回到祖国,留在吉林省歌舞团工作,那时每天星期天,省委机关就有舞会,省委领导和演员们都来参加。此时索娅已是吉林省的名演员,省委领导都认识她。

60年代初,吉林省成立赣剧团,文化局决定调索娅去赣剧团工作。一天,在舞会的间隙,省委宣传部宋部长叫住了索娅:“你马上要去赣剧团工作,赣剧团是演古装戏的,如果把你的名字印在演员表里,观众就会说索娅是个外国人吗?你看这多麻烦,不如趁早改个名字吧!”

“是呀,是呀,改个名字吧!”在场的几位省委领导也都赞同宋部长的意见。

索娅想了想,说:“你们回去帮我想个好名字,每人想出5个名字写在纸上,下星期开舞会时带来,如果这其中有两人名字是重的,这就叫这个名字!”

下个星期六很快到了,几位省委领导果然带业他们想出的新名字。索娅打开纸条一看,张王李赵知姓都有,最多的是徐姓。显然,省委领导也见过那个能证明索娅身份的纸包,也知道这个年青女子最可能姓徐。

这些名字里只有两个是相同的,这就是:徐牧。起这个名字的,一个是吉林省省长栗又文,一个是吉林省宣传部长龙文宇。

看到这个名字,索娅眼前马上出现了大片的草原、飞扬的牧笛和迷人的花香,索娅被自己想象出来的景色陶醉了。

索娅拿起笔,在纸上反复地定着“徐牧”这两个字,对身边正在注视着她的领导同志说:“我就叫这个名字了!”

这一年,这个年青美丽的女子刚好30岁,她从此有了自己的正式姓名。

猜你喜欢
履历表王群小青
汉阳树下
元宝山小青山寨(中国画)
履历表格这样填
小青、小银和小白
小青
网红履历表
一条重感情的狗
履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