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淑华
阿山饭店,一听名字就知道是个小饭店,不仅如此,还是个上海人说的典型的“夫妻老婆店”。一家店里连经理加会计、厨师、服务生一共四人,他们分别是他、老婆、儿子,还有徒弟。可说起“阿山饭店”还有点传奇色彩,据说原址开在虹桥路时简直疯了,每天门庭若市,到晚上吃饭还得预订,不然只能排队等候。现在,为配合市政建设搬到哈密路,生意还是不错。要知道古北新区如今已是上海极富特色的高档住宅区,在那片地区开饭店有好口碑实属不易。
兴趣所致,我和朋友相约驱车前往“阿山饭店”。这就是“阿山饭店”吗?店门简陋的不能再简陋了,简直就像一间路边农舍,在正上方用油漆写了四个字——“阿山饭店”。
于是,推开店门看到一个圆头圆脑的中年男子正坐在长板凳上喝茶。我问,你就是阿山吧。他站起来说,是,是,欢迎,欢迎。没有菜单,只有一块小黑板挂着十几块小菜牌。我和朋友坐下来,点了葱油鸡、酱鸭、炒时件、青菜香菇、粉皮鱼头汤,四菜一汤,等他的菜上来,一品尝,我们俩知道这就是“阿山饭店”确定无疑,因为这实在是我们俩品尝过的最正宗最入味的上海本帮菜了。
店小,故事却不少,与阿山边吃边聊,听了不少故事。
阿山是正正宗宗的本地人,家里排行第三,所以小名叫“阿三”,为了壮气势,他找了个谐音“阿山”,给辛苦经营起来的一爿小饭店起了个实实在在的名字。
不过,开饭店其实并不是阿山的初衷。14岁的时候,阿山开始种地务农,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那时候他最大的愿望是做一位泥水匠,可由于父亲成份不好,当时一心想做泥水匠的阿山被师傅拒之于门外。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或许正是这一拒绝让阿山走上了今天的个体优秀经营者之路。没做成泥水匠的阿山并没有气馁,无奈之中听说农民可以申请个体经营执照,凭着自己从小对烧菜的兴趣,决定和老婆两个人在虹桥路上开个小饭店。
刚刚上手做菜,阿山师傅心中实在没有把握,与老婆秀娟两人从配菜到烧菜反复练习了几天,又估算了一下价格表,决定以3角5分一碗肉末豆腐,3角一份蛋汤为主打。结果这不到一元钱就能饱餐一顿的菜肴,大受欢迎。每天,起早摸黑地干,阿山眼看着生意日渐红火,心中直乐。朴实善良的阿山想,每客饭菜平均有7分钱的利润,只要他再努力一点,再辛苦一点,那么一天就可以赚到5元钱,那样的话就很满足了,因为到那时候他可以多抽一包3角5分的“大前门”(当时,饭店还很少,很多人靠餐饮生意发了财)。因为饭店少,阿山师傅和老婆都觉得做饭店就是要给过路人多一点方便。所以,夫妻俩总是凉了一大壶开水,不管是来吃饭的,还是路过的出租司机,都给倒上杯水,解解渴,安安心,一切都是免费的。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阿山有很多文艺界的朋友,他们隔三岔五地要来阿山饭店聚一聚,小酌一顿。有人说,阿山是以此来打广告,为自己扬名;也有人说,那些演员导演吃饭从来不付钱,阿山是贴钱要面子。说起这些文艺界朋友,阿山师傅则显得很兴奋。他说,其实他们想错了,与这些朋友真正属于患难之交。
那时候,文艺界的人收入不多,尤其是话剧不景气,越多演越是赔钱。到其他饭店只点几份点心,会让人看不起。到阿山饭店来,全然没有此事。无论排戏到多晚,只要来敲一下门,阿山总会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年糕(当时的饭店一般只开到晚8点,而阿山是24小时开放的)。填饱了肚子,来一壶老酒,发发牢骚,和阿山闲聊,谈天说地,笑论奇闻逸事,不知不觉中彼此都成了知己朋友。阿山笑着说,现在他们的生活都好起来了,不少人成了大腕。但他们并没有忘记阿山,常常开着私家车,带着其他朋友一起来店里吃饭。阿山饭店也就因此在简陋的墙壁上留下了数不清的明星们的照片和手迹。姜昆说:“阿山,我来迟了!”程之讲“好周到,真地道”;还有许还山等人的笔墨给简单朴素的阿山饭店增色不少。更绝的是,来的艺人都是照章办事,照常“埋单”。在这里吃饭,有人是请客,有人是“劈硬柴”,但用的都是私款,反正价廉物美,好在吃个安心实在。倒是阿山懂得不少艺人的偏好,比如孟庭苇和她的经纪人就是素食主义者,她们来吃饭,你一定要准备素菜,而且还得是素油烧制的。
阿山的菜做得好,可以说是有天赋。他也出过书,出过菜谱,可就是没有职称。有客人建议,你应该去上课学习,然后考个职称。阿山听了话,去报名学习。结果上课时,连老师都承认阿山做的菜比自己的水平高。阿山想想没必要,就半途不学了,所以至今他连个三级厨师都不是。每天的生活总是这样,他老婆秀娟起个大早,骑车从菜场买来菜,配菜,阿山掌勺。客人用完餐,秀娟结帐开单,阿山笑脸相送。要是遇上了节日,客人要补带些点心回家,那么这也一定是秀娟的活,因为粽子、松糕、八宝饭、家常点心,也是“阿山”特色。
阿山的厚道老实,让每个与之接触的人都感到心中特别安心。但他要认真起来,也是绝对不含糊的。1997年,有一个记者打电话告诉阿山,过些天会介绍几位外宾来吃本帮菜,6个人600元钱,有300元是要做回扣的。此人还大言不惭地说,事先要带家里人来尝尝饭菜的口味,不付饭钱,另外要报销来回出租车费。阿山立即婉言谢绝,没想到,几天后这位记者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在自己负责的报纸版面上发表了贬低阿山饭店的文章。忙于营业的阿山还是好多天之后从客人那里得知此事的,自己没做什么亏心事怎么就得罪了这位打着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报纸记者。何况身为记者,“是非分明,如实报道”是应有的职业道德。阿山给市府领导写信诉说不平,那个记者立即得到了应有的处置。
看看阿山的名片,上面赫然写着:“长宁区人大代表、长宁区人民法院特邀监督员、长宁区政府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检查员”等,一开始你会觉得好笑,再细想想又会觉得在理。要知道,这个年头每天都有酒家开张,每天也都有饭店倒闭。在餐饮业并不景气的年代里,许多酒家的红火兴旺是与公款吃喝之风大有关系的。开饭店,又兼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检查员,凭的是堂堂正正的做人原则,实实在在的本帮菜肴。所以你在他的饭店里根本找不到什么生猛海鲜、山珍野味,全然是一些价格公道的家常菜。
说起经营之道,阿山搔了半天头也没说出来,只是讲,本来旁边也开了家饭店,起初他们翻的“花样”也不少,开始倒有点效果,时间一长还是在阿山跟前败下阵来。我问,你是不是把店搞搞大,甚至开个连锁店。阿山又憨厚地笑了,他说饭店有机会要再搞得好一点,用的是八仙桌子,堂堂正正的,让客人更有些老上海的感觉。但一定不会富丽堂皇,还是简朴为主。不想搞连锁店,也不想把店搞得太大,那样他没法保证饭菜的质量。阿山还是安心于这个小小的饭店,还是乐意与老婆、儿子和一个得意的徒弟四人一起来操持它,还是那几个简简单单、实实足足的本帮菜:青鱼甩水、炒三丝、油焖笋、走油肉、八宝饭……
阿山没有汽车洋房,尽管他在银行里存款越来越厚,但他却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他说那是交给老婆的事,对他来说就是把菜做好,有朋友常来吃饭,就是最开心的事了。最初3角5分一包的“大前门”现在涨到了1元钱,阿山如今还是悠哉悠哉地享受着这不带过滤嘴最便宜的香烟“大前门”!阿山甚至没有自己的床,夜深人静,饭店里人去楼空之时,阿山和他的老伴把椅子一合,就成了夜宿之床。阿山说到这就禁不住对老婆的钦佩和感激。阿山说,秀娟跟了我快30年了,极少有外出旅游玩乐,睡了大半辈子地铺没有自己的床。尽管丈夫烧一手好菜,可秀娟一直没机会定下心来好好品尝一下。不过夫妻俩想只要孩子过得好,自己辛苦点也值。再说文艺圈看多了,那一对对患难时期都挺好的,一到成腕成角、不就散了?!看来阿山夫妻俩是把酸甜苦辣的情感都摆在了柴米油盐的生活里了。
前些日子,阿山到东方电视台的《挑战厨王》中走了一回,又拿了个冠军回来,让他高兴了好一会儿。慕名前来吃饭的客人更多了,阿山炒起菜来愈加起劲,整天乐呵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