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梅玲
同样是进行启蒙教育,不同的方法,却蕴含着不同的智能价值。
比较是我们常用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思维的一个基本过程。如何让孩子通过感性的比较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需要从比较的几个基本特性上着手。
一、比较的可逆性
如果我们问二三岁的孩子:“你和妈妈比,谁高呀?”他会说:“妈妈高”;“那你比妈妈呢?”他还是说:“妈妈高”,而不能说出“我比妈妈矮”。对高和矮,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已有初步的认识,即单项的高和矮他都能说。但之所以他不能说出“我比妈妈矮”,一方面是因为这时的儿童理解“比”这个词还有一定的困难;另一方面,反映出儿童的逆向思维还不够成熟。所以,父母不要机械地教孩子背“妈妈比我高”、“我比妈妈矮”。这样的启蒙教育,其智能价值很小,甚至没有。
不妨做做这样一些活动:
给孩子看一个大的苹果和一个小的苹果。
第一步,你先对孩子说:
“大的苹果和小的苹果比,大的苹果比小的苹果大;如果小的苹果和大的苹果比,那小的苹果就小”;
第二步再对孩子说:
“我们比较两个苹果,这个比那个大,也可以说那个比这个小。”
只要让孩子在比较中有一个标准(不必一定让孩子说出来),有一点感觉就可以了。大量的儿童心理实验表明,让5岁以前的幼儿进行逆向性思考是很困难的,也就是说,年幼孩子的思考只能停留在一个方向上。孩子的心理发展是一个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要让孩子总是机械地背诵,而是经常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孩子能理解的内容,给孩子寻找大量的、丰富的感性材料,使他积累起丰富的表象。
二、比较的相对性
我们还拿苹果做例子。家长可以用大、中、小三个不同的苹果来做比较,让孩子明白,中等的苹果比大的小,比小的又大。孩子只要能说出“这个苹果与这个苹果比是大的,与那个比是小的”就可以了。
这种比较的相对性是指,在任何比较中得出的结果,总是依靠一定的条件而存在或随着一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人对这种相对的比较的认识发展得更晚,一般来说,大多数六七岁的孩子都还理解不了相对的比较。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从绝对的比较发展到相对的比较是一个质的飞跃。心理学实验表明,家长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启蒙教育,有利于孩子比较能力的发展。但是,切不可让孩子去背概念,只要孩子能说出这种意思就可以了。
从比较的过程中,我们还能领悟到,任何一种比较总是在一定的背景下进行的,这是我们能否有效地思考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思维方式。在教孩子学比较的时候,家长应该很自然地把这种思维方法带进去。
三、比较的有序性
两三岁的孩子还不会把不同大小或长短的物体进行排序,但他们用自己的标准也在进行不断的比较。
一个2岁多的小女孩在一大堆大小不同的鸭子玩具中会挑出最大的,称它为“大鸭鸭”,其余的均称为“小鸭鸭”。当她妈妈取出一个比大鸭鸭小但又比其他鸭子明显大的鸭子玩具,再问她怎么叫时,她说:“这是个大小鸭鸭。”有一天,电视里正在播放一组镜头,镜头里面有一对外国中年夫妇和一对中国老年夫妇。在看电视时妈妈问小女孩:“你该怎么称呼这几个人呢?”很有趣的是,这个女孩把外国中年男性称为爷爷,把他的妻子和那位中国老年女性称为奶奶,而把中国的老年男性称为“舅舅”。这个孩子可能是从人的头发的颜色来比较判断人的年龄大小的。因为那位中国老年人的头发又黑又亮,她就认为他不是爷爷。在孩子的心目中,爷爷奶奶的头发应该是白的。可见,2岁左右的孩子在观察人物时,已经能用自己的标准来进行比较了。在比较过程中,他有他自己的序,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这是很宝贵的。在孩子做出这种在我们看来有些可笑的比较时,我们千万不能奚落或嘲笑他们,而是应该随时采用各种不同大小、不同长短的材料让孩子进行比较,进行有序性的思维训练,这有助于他们提高思维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