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周石
1971年,周总理在接见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代表时曾说:“对小夹板外固定治疗骨折,我很感兴趣。这是辩证法……我很感兴趣就是因为它说出了真理。”当年由“小夹板”研究人员提出的“动静结合”、“复位固定与功能锻炼结合”的骨折治疗原则,如今越来越受到骨科界的广泛重视。
骨折病人能否做早期功能锻炼?这不仅是专业人员,也是患者家属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为此,我采访了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所创伤骨科与生物力学研究室主任孟和教授。
动静结合有利骨折愈合
“孟和”这个名字,近年来屡见报端。他自60年代巧用血压计破译小夹板力学之谜后,在中西医结合骨伤学领域屡有建树,这得益于辩证唯物的宇宙观。他说——
动与静是辩证法中的一对矛盾,又是中外骨科治疗骨折时关注的问题。生命在于运动,作为躯体支撑运动系统的骨骼,只有通过体能锻炼才能发育好、长得结实。也就是说,骨骼的天性就离不开生理应力的刺激。如果长期卧床,骨钙就会大量丢失,造成骨质疏松和废用性退变。
锻炼对骨骼有益是没有疑问的,可在骨折的特殊情况下,患肢活动是有益还是无益、是早期活动好还是晚期活动好呢?一般人可能认为,肢体骨折后经医生复位固定治疗,应绝对不动,等待慢慢愈合,担心活动会造成骨折端错位、长不好或长歪了。
其实,这只看到问题的一面,而忽视了另一面。骨骼作为机体的一部分,它的再生修复有着复杂的生物学规律。
肢体骨折后,周围血管立即扩张,患肢呈现充血状态。在对骨折处进行稳妥的复位固定后,使患肢在无痛条件下及早进行功能活动,则可发挥肌肉对血液循环的“泵”作用,促进软组织和骨内血液循环。同时,肌肉活动时产生的乳酸等物质,可促使局部更多的微血管开放。血运的丰富加速了患肢的代谢,带来了成骨过程中所必需的氧和其它物质。在氧充足的条件下,骨折部位细胞组织分化成骨细胞的数量增多,保证了骨基质和钙化的形成,称为直接骨化,使骨愈合少走弯路。
治疗骨折,不仅要使断端骨连接愈合,而且要保证肢体功能恢复。关节是四肢活动的枢扭,总不活动就会“锈死”,又叫关节僵硬。这是由于关节内缺少滑液循环,折皱的滑膜彼此粘连,关节囊挛缩。同时肌腱附着部粘连,关节活动的动力装置之间粘连,加上关节附近的血肿机化、周围多层组织之间的疤痕形成等一系列病理改变造成的。可见,为防止骨折固定中出现这种后遗症,必须坚持患肢的功能锻炼。一旦发生关节僵硬,轻者仍须通过锻炼和按摩逐渐恢复功能。重者可通过手术松解治疗。
怎样落实“动静结合”原则
“治疗骨折必须坚持动静结合、复位固定与功能锻炼结合”的原则,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科研结果证明这是骨折治疗中的辩证法。问题是怎样把它贯彻到骨折治疗的全过程。
“‘动,即功能锻炼应在准确复位有效稳妥固定的前提下进行,并不影响对骨折端的固定;‘静,即复位固定应尽量不妨碍患肢的功能活动和血液循环。矛盾的焦点是如何控制不利的动、促进有利的动。各种骨折复位固定措施都是为防止发生不利愈合的骨折端错位;但有些措施同时又限制了患肢早期活动,不利于贯彻动静结合的原则。”
满头华发,积累了近40年中西医骨科经验的孟和从思辩的角度阐明观点后,具体提出了“局限手术、弹性固定”的临床主张,也就是尽可能采用创伤小、固定伤端不妨碍早期活动的治疗措施。
骨折有轻重,应区别对待。轻微的骨裂纹,仅在患处贴一块膏药即可,无须大动干戈;有稳定性的轻型骨折和错位不大的简单骨折,适用小夹板疗法复位固定,它对患处无创伤,又不固定附近关节,使患
肢活动受限小;对完全移位的四肢骨折、粉碎性不稳定骨折、开放性骨折、陈旧性骨折适用中西医结合的外固定器疗法。
小夹板疗法是传统医学瑰宝。它用柳木小夹板、杉树皮、牛皮、纸垫等做载体,将骨折处用手法复位后再以布带捆扎其上,靠布带的约束力、夹板固定力、骨折端啮合力等7种力协同发挥复位固定作用。60年代,我国学者采用现代科技对这一医学遗产进行了定性定量研究,并根据不同伤情、部位,制定出一套由小到大、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法,使之趋于完备,并为寻找新的骨折复位固定疗法开启了思路。
中西医结合外固定架疗法是1976年在抢救唐山地震伤员的实践中产生的。它灵活运用小夹板纸垫支点的原理对国外的伊氏架、霍氏架进行改造,可谓汲取了古今中外骨折疗法的精华。
1992年,该疗法被列为卫生部向全国推广的十项科技成果之一,如今已在500多家骨科医院使用,并扬名海外,但还有很多患者不知道什么是外固定架疗法。
说来话长,骨折复位固定有内固定、外固定两种疗法。“内固定”即切开患处,用钢板螺钉直接固定骨折端;“外固定”即在骨折外面的经皮处插进两枚钢针,锁紧在可携带的钢架上,并有几个纱布块大小的塑料托撑在伤处周围的肢体上,发挥着理想的固定作用。生物力学研究证明,这种结构具有等长等张效应和断面剪力互逆效应,可确保骨折端不错位;同时,这种弹性固定给骨折断面以持续的良性应力刺激,尤其为复位固定后早期活动开了“绿灯”,使疗程缩短了1/3至1/2,治疗优良率达98%,先后在国内外获科技奖14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种外固定架的研制推广,为“动静结合”治疗骨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进一步验证了骨折治疗的辩证法。
自我功能锻炼的要领
65岁的孟和对骨伤学情有独钟,还缘于他少年时的体验:右上臂骨折因治疗不当落下后遗症,是靠自我功能锻炼得以康复,并成为骨科医生,因此他对功能锻炼体察入微,总结了以下要领。
根据骨折治疗过程,功能锻炼大体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外伤性炎症期):伤后一二周,患肢肿胀疼痛,骨折断端不稳定。主要做患肢肌肉收缩锻炼,以促消肿,防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上肢锻炼有握拳、吊臂、提肩等,握拳时一定用力,再充分伸展五指,带动上肢肌肉充分收缩,通过肌群的拮抗作用,稳定骨折端,才能做吊臂、提肩等动作。下肢锻炼做踝骨伸和股四头肌收缩,先收缩肌肉,再放松,逐渐延长收缩时间,应将患肢放在枕垫或支架上进行,切不可在床上做抬高下肢动作。
第二阶段(骨痂形成期):伤后三四周,患肢肿胀消退,疼痛逐渐消失,骨折断端初步稳定,出现纤维组织粘连和骨痂。除继续做更有力的肌肉收缩外,上肢骨折病人可做一些关节活动,由单一关节开始,发展到多关节协同锻炼。下肢骨折病人可拄拐下床逐渐锻炼。
拐的高度要调到与腋窝平,两手所握横杆以肘微屈为宜,以免引起臂丛神经继发损伤及静脉回流障碍。伤员站立或行走时,双拐落地应比肩稍宽,两拐与人的连线应是等边三角形关系。大腿骨折病人下床时,要注意骨折端剪力(横向移位力)问题。应由医护人员一手握紧患肢小腿中下部,另一手托住月国窝部,同时患者两手撑床,抬起臀部,逐步移到床边,以健腿先落地承重。
大腿小腿骨干骨折治疗一周后下床,关节附近或关节内骨折可适当推迟二三周下床。拄拐迈步时要伤肢在前以健肢负重,起初步幅要小,通过两拐支撑,重心前移,健腿挪动1/4步幅;一周后健腿可挪动1/2步幅;二三周后步幅适当加大,双腿交替行走;四五周时步幅可加大,增加伤肢负重及活动时间。
第三阶段(骨痂成熟期及临床愈合期):伤后5~6周,患处软组织恢复正常,骨痂接近成熟,或达到临床愈合标准,骨折端已相当稳定。下肢骨折病人可改用健肢单拐,八九周后可不用拐自由行走。治疗期间每周用患腿踏磅秤测负重力值,待可100%负重时即可拆除外固定装置,进行更广泛的关节活动,以全面恢复肢体功能。
(本栏目责任编辑:魏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