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平
高考养活了一些考试中心的先生大人。每年高考前,这些先生大人们都要编一套高考各科的考试说明。年复一年,薄薄的一本高考说明每个印张定价1元多,要求考生人手一册。仅此一项,这些大人先生的腰包自然鼓了起来。更有甚者,一些利欲熏心的出版商或作者在书籍或文章上署上这些大人先生们的大名,狐假虎威,牟取暴利。自然,这些先生大人们也有油水可捞。
高考养活了京城的名校名师。北京素以全国政治、文化和教育中心著称。于是,京城各名校纷纷以自己的独特政治、地理优势推销自己。方式有三:其一,高价出售自己的高考复习材料和高考模拟题。特别是海淀区每年五六月份的一模二模更是炙手可热。其二,派出名师去全国各地讲学。他们打着散发教育部考试中心最新高考动态信息的幌子,实则“走穴”。每年高考前夕,近至河北、山西,远至广东、新疆都会留下京城名师的足迹。他们带回京城的不仅是各地师生虔诚的目光,还有哗哗作响的票子。其三,在京召开“高考信息研究会”。于是全国各地的汇款单源源不断地流进各主办单位。据闻海淀教师进修学校仅靠每年出售高考模拟题该校教工额外收入便可达5位数字。
高考养活了各省市名校名师。为了在高考中多考几十分甚至几分,许多家长不惜重金,让自己的孩子入重点学校。君不见,如今重点中学的校长牛气十足。他们坐小车,拿手机,敢和政府官员说不。原因何在?择校生的交费足以养活他们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他们有恃无恐。
高考养活了大大小小出版社。众所周知,现在不仅专业教育出版社出版高考复习资料,就连一些与教育不相干的出版社也争相出版诸如“海淀考王”、“走向北大清华”之类的高考参考书,而且定价不菲。
高考养活了一些垄断企业。由于全国高考实行标准化高考,于是山东大学的机电光读器和标准答题卡在全国就有了巨大市场,小小32开的答题卡竟卖到一角伍一张,由于高考英语要加试听力,于是广东东莞德生电器厂的调频接收器(不比火柴盒大)卖到学生手上便涨到了50元。
高考养活了保健品公司。每年高考前夕,也正是保健品公司大发其财之时。此时,各保健品公司推销员会趁机走入学校和家庭,把自己的产品诸如“……母液”、“……营养液”、“……补脑剂”、“……补血剂”吹得天花乱坠,令头昏脑胀的考生和家长无所适从。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挡不住来自各方面的诱惑,纷纷倾其所有为子女买了大量补品,以期自己的孩子能超常发挥,金榜题名。
高考养活了宾馆饭店。每年高考各地都要兴师动众,考场要设在县城以上学校。因此,农村中学生平生第一次住城里豪华宾馆,吃上档次的餐馆。家长们深知,他们辛苦了几千个日日夜夜不就是为了高考这3天吗!住低档次旅馆,天气热蚊子咬,孩子睡不好咋行;在大排档吃饭,卫生条件差,孩子在考场上拉稀那不前功尽弃!于是乎,那些一年中难得兴旺几次的旅馆餐馆老板们开始在高考期间窃喜。另外,县与县之间要交换主监考老师,各县市对这些来自异地的主考官大人更是不敢怠慢。主考官在高考3天里吃住行不是县长,胜似县长,也潇洒走一回。难怪有的老师发出这样慨叹:“怎么不让我去美国高考监考!”
高考养活了……
(魏明摘自《杂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