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作家张平解密

1999-06-05 14:43文/关明强
电影画刊 1999年10期
关键词:天网张平作家

文/关明强

被戏称为"山西省第二信访办"的作家张平,继《天网》、《抉择》、《法撼汾西》、《孤儿泪》等被拍成电影、电视剧后,《十面埋伏》又引起轰动;

作为一个以揭示权与法的阴暗面而蜚声文坛的作家,张平本人时时面对雷区,遭遇十面埋伏。

正如作家出版社所预料的那样,他们推出的张平最新长篇反腐力作《十面埋伏》,像张平的《法撼汾西》、《天网》、《孤儿泪》、《抉择》等作品一样,一经面市,即刻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眼下,《十面埋伏》已是第二次加印,发行量正向10万册挺进;中央电视台正紧锣密鼓地筹拍同名电视剧,担纲导演的是著名导演张绍林;同时,同名电影也已在准备中。

《十面埋伏》讲述某监狱侦察员从一服刑犯人身上发现重大线索,继而牵扯出一起涉及狱内狱外社会各阶层的大案;公安人员经过与高官、大款以及被腐化的监狱领导的周旋,终于取得重大进展;在殊死搏斗中,数名公安干警献出了生命,黑社会犯罪团伙被铲除。

今年45岁的张平是国家一级作家、山西省文联副主席。张平因揭示权与法的阴暗面而蜚声文坛。据说,自从《法撼汾西》引起的官司让张平闻名全国后,他便开始被戏称为"山西省第二信访办"——因为他的家门口总是拥挤着含冤叫屈的老百姓。

在今年图书市场普遍低迷的背景下,张平的新作《十面埋伏》自6月份出版以来销量竟然能够直线上升,张平这个"反腐作家"因此而再次受到瞩目。

自称"落伍作家"、"不可救药"

《十面埋伏》是张平耗时最长的一部作品,从采访到完稿,整整历时5年。那天,当张平写完《十面埋伏》的最后一笔,已经是凌晨4点钟,天色黑沉沉的,住宅四周悄无声息;他一个默默地坐在自己不足4平米的书房里,眼泪突然汹涌而至。他用双手抹了一把又一把,可泪水怎么也抹不完。

张平后来在《十面埋伏》的后记中说,他的眼泪是为自己,也是为自己书中的人物流的。

《十面埋伏》采访时间长、构思时间长、写作时间长,对张平的身体和健康的损耗也最大最长。《十面埋伏》完成后,他才发现自己的视力已经下降到了让人震惊的地步。身体的抵抗力也大不如从前。由于成年累月地伏在电脑荧屏前,他的脖子几乎成了硬的,经常头晕脑胀,颈椎有毛病已经势在必然。为了体验真正惊心动魄的感觉,张平曾跟着特警队,连夜长途奔袭数百公里,到邻省的一个偏远乡镇去解救人质。回来后,他昏睡了两天两夜,上吐下泻,高烧不退,患急性中耳炎以至鼓膜穿孔,住院二十多天。

张平说:"也许在有些人眼里,我这种情感方式和写作方式,实在有些太迂腐太可笑太陈旧太原始,都什么年代了,还有这样的举止和表现,除了再一次印证你这种落伍作家的不可救药外,还能说明什么?"

就像张平自称的这种"费劲而又愚笨的写作方法"一样,他写每一部作品前,都必须进行大量的采访和调查。有人看了《十面埋伏》,对小说跌宕起伏的情节,尤其是书中表现的曲折性和残酷性不免产生疑问——这是真的吗?然而,张平说:"可能因为我的想象力有点差,我写的东西必须是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人物、细节要有原型,要不然心里不踏实。"

为了写作《十面埋伏》,张平采访了几个模范公安局、十几个一级英雄,在公安战线摸爬滚打好几年。书中顽强不屈的侦察员、鞠躬尽瘁的老公安、穷凶极恶的犯人都有原型。"不熟悉,不了解,感动不了自己的人和事,我根本无法落笔。"其实,张平即使是在写作期间,一旦有拿不准的地方,他还是要不断地往下跑。"没办法,写现实题材,只要写的不是个人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大概就只能这样,于是越写就越觉得难。就像画画一样,画大家都没见过的东西怎么画也可以,画大家都司空见惯的东西,你再费劲还是让人看着有毛病……大家正生活在其中的日子,你若想把它像了,大家都认可了,可就绝非那么容易。这跟作家的想象力没有任何关系,再有想象力,也不可能把你没见过、没听过、一点不懂不熟悉不了解的东西写得栩栩如生。一个细节,一些常识性的东西,有时候采访好长时间还是闹不明白。"

由于恐吓电话太多,拍《天网》时出动了警察

对于自己的付出,张平说:"其实,累点苦点倒在其次,再累还累得过那些打工仔!再苦还苦得过那些下岗工人?你跟着去执行了一次任务,就几乎住了近一个月的医院,那些时刻在执行任务的普通干警又如何?"他深刻地体会到,写这种现实题材的作品,真正劳心劳力的是作品以外的一些东西。对于一个作家来说,选择了直面现实、直面社会,那就犹如陷入雷区,遭遇十面埋伏一样。

据说,作家蒋子龙曾经去某地采访,人还没到,就已经接到许多电话,你是不是要写那个地方?是不是要写那个地方的某某人某某事?劝说的,提醒的,暗示的,甚至还有要挟的、恐吓的、告状的。其实,像这样的事情,张平也不知遇到过多少次。"想采访到一点儿真实的东西,实在太难太难。等你采访了,写出来了,各种对号入座的就来了。明的,暗的,让你防不胜防。"张平的小说《天网》拍摄电影时,由于恐吓电话太多,当时作为全国人大常委和谢铁骊导演,竟也不得不请太原市公安局派警察在现场进行保护。张平的另一部小说《抉择》拍电视剧时,曾拍过《孔繁森》的导演陈国星,竟然在很长时间里找不到一家愿意接受他们进行实地拍摄的工厂。

张平认为,最要命的是,有时候不得不面临着腹背受敌的危险。圈外处处有雷区,圈内时时有冷箭。圈内还有各种各样的圈子,善意的告诫,真诚的批评,也有令人不可思议的冷漠和不屑,让他不寒而栗的常常是这样一些话:急功近利;艺术性太差;这样的东西能算是文学?

张平慨叹:"真正是身陷重围,十面埋伏!"

其实,张平也尝试过新的写作方式。早在80年代,看了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和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后不久,张平便发表了一些中短篇小说,其中的一些作品还得到了好评。他看过啃过许多大部头的西方现代和后现代的文学、理论作品,而后又进行过多方面的尝试,很认真,也很投入。直到今天,张平仍然很喜欢当年看过的许多作品,包括国内一些先锋作家的作品,他也一样非常喜欢。但在自己的创作中,他还是渐渐放弃了这种尝试性的写作。

因为觉得自己不管怎么折腾,写出来的仍然是一种表层的东西。""因为你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没有让你具备这种东西。"他感觉到,自己表现的,并不是骨子里渗出来的,不是从自己潜意识里冒出来的,不是从自己的血液里流淌出来的。

读《陈奂生》,看一遍哭一遍,觉得写的是自己

张平还在幼年时,他的父亲被打成了右派,全家遣返祖籍山西晋南的一个山区农村。上学后,在学校里,他一直是"狗崽子"。初中没毕业,张平便开始了回乡务农的生活,整天干的活是挑大粪、挖水井、掏猪圈、拉粪车。13岁时在万人大会上批判自己的父亲,15岁,他自己也成了万人大会的批判对象。16岁那年,张平跟大人一样到崎岖险峻每年死人无数的北山拉煤,来回一趟400多里,要整整走上5天5夜。第一次回到家,他的两条腿肿得像水桶一般。

便这样,也只能休息一天,然后又上路。这之后,他干过民工,做过代课教师,写过材料,当过文艺宣传员。还算幸运,他后来作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被推荐到师范学校读书。在校期间,为了不挨饿和那一丁点的补助费,他两年中的3个假期,都是在山上最原始的煤窑里度过的。近1000公斤的煤车,压在瘦削的肩上,一个来回15公里,每天要往返4次;每次从煤窑里出来,就啃一相碗大的玉米面窝头,喝一瓢污浊的生水。所得的报酬,也就是每天3块人民币。

1978年,张平考入山西师范大学。1979年,父亲右派得到改正。就在这一年,他的家里破天荒分到了5亩责任田。张平在暑假回到家,带着刚生了孩子不久的妻子,在地里昼夜奋战40多天,硬是把一个长10米,宽5米,深3米多的沟壑填平,妻子累得两次晕倒,他自己则消瘦了十几斤。这年,5亩地打了两千多斤麦子,一家人围在几十袋麦子面前,父亲哭,大伙也都跟着哭。在农村挨饿近二十年,全家人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粮食。几年后,张平读到高晓声的小说《陈奂生》,他看一遍哭一遍,觉得小说里写的就是自己。

1982年大学毕业至今,张平考从农村到城市,一步步同样走得不容易。一家3口,住过不到8平米的地下室,一下大雨,屋里的积水就漫到床边……

这差不多就是张平大半生的经历,这就是融入他血液中的叙事文本和思维模式,"以自己的这种人生轨迹和生命体验,用那种超前的写作方式进行创作,我觉得几近无聊和奢侈。"为人民大众而写作,也就是为自己而写作。对于张平而言,这并不只是一种选择,更多的是出自一种本能。

《抉择》发表后,有朋友问张平,你作品中的这种激情究竟从哪来的?作家写东西应该是厚积薄发,你怎么就不住地往外喷涌?事实上,从《天网》到《孤儿泪》到《抉择》,一直到《十面埋伏》,回过头来看一看,连他自己也感到有些不可思议。在这么多年的文学创作中,一直能在作品中保持着一种经久不衰的情感冲动,这究竟是为什么?

张平认为,这除了跟自己的人生经历有关外,更多的大概是因为自己所写的其实是一种大众化的社会小说,政治小说。

还在大学期间,张平就听作家刘心武说过:看到社会上的不平和非正义,你能气愤得发抖吗?--这比文学更重要。近20年过去了,这句话还在张平的记忆里蠢蠢而动。

"我觉得写作首先是一种责任,其次才能是别的什么。"也许正因为如此,他才选择了今天这种创作方式,才会在生活中找到如此之多的创作素材,他才会让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一次次的震撼,从而让自己不断地产生着强烈的创作冲动和创作欲望。张平说,他不会放弃自己的这种选择,至少眼前还不会放弃。"即使自己身陷雷区,遭遇十面埋伏,那也九死而不悔。没办法,只能认了。"

图:电影《孤儿泪》剧照

猜你喜欢
天网张平作家
作家谈写作
叽叽喳喳的小喜鹊
网 购
作家阿丙和他的灵感
雨中画景
高中生英语学习焦虑现状研究
厉害了!中国“天网”
梦话
起念
我和我的“作家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