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升
每逢夏天来临,中国总是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民众,心绪会随着天气的渐热而焦灼不安起来。这部分焦灼不安的民众包括即将面临着每年一度接受高考检验的考生、家长以及他们的校长和老师。与此同时,他们会不约而同地上紧神经的每一根发条,翘足睁大明亮的眼睛,高度敏感也高度紧张地捕捉着外界关于高考的哪怕是一鳞半爪的信息。
进入1998年,夏天尚远,春寒未尽。一则不小不大的新闻却让众多的考生、家长、校长和老师兴奋不已,这就是新华社3月25日发自武汉的那则备受人们注目且引起骚动的关于高考改革的新闻。
这则后来被全国各种媒体厂为传播的新闻称:“教育部一位负责人24日在此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上透露,今后我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科目将实行‘3+X制”这则新闻引用教育部一位负责人的解释说:“所谓‘3+X,即语文、数学、外语3门基础课,是每个招生学校和每个考生必须考的科目;另外各个高校可根据自己的办学特点加试其他科目,加试什么科目,加试多少科目由各高校自己决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报考,可以兼报兼考。这样,高校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新闻称:“这位负责人说,高考改革涉及面广,改革将先进行试点,然后平稳开展,今年将不会有什么大的改变。但教育部高考改革的思路已经明确,今后肯定向这个方向转变。他说高考既要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也要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有利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一定要改革。”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则新闻对早已处于焦灼与期盼中的众多考生、家长、校长和老师,不啻为一枚兴奋剂、一支强心针、一颗极具冲击力与辐射力的炸弹,一时间闹得人们兴奋不已、沸沸扬扬。兴奋之后,他们期盼、观望,把询问的目光投射到国家教育最高主管机构——教 育部身上。
对于这则新闻,尽管教育部于4目6日专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予以澄清,但透过这则新闻所引起的骚动,不难看出,当今中国公众对高考改革,饱含热情的期待、寄予众多的厚望。
然而,高考改革是否已成为必然?这种改革到底怎么改,何时进入我们的生活?
带着这种种的疑问,笔者竭尽全力 对有关方面作了种种的探询与追索。
探询一: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怎样的发展,以高考为起点的高等教育究竟取得了哪些成绩?
假如将日历倒翻20年,回到公元1977年以前,那个万马齐喑、不堪回首的年代,高考这种制度是不存在的。你再有才能,学习成绩再好,大学对你来说也只能是天上星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上大学的人当然还是有,但不靠考试主要靠推荐,不看成绩只看“表现”,以至于出现像张铁生那样的“白卷先生”大摇大摆地走进大学校门进而成为全国著名的“大学生”。尽管当时也推荐不少“又红又专”的青年进入大学校园,但对于众多才华横溢、志存高远的年轻人,从1967年到1976年,由于高考制度的废除使大学校门紧紧关闭,而且整整关闭了10年,千千万万年轻人上大学的愿望被残酷扼杀。
毫无疑问,众多“文革”后有幸上大学的年轻人,应该千万次地感谢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1977年,那个春天,那个令中国生机勃勃也令众多的年轻人滋生出最多的希望、令人心潮激荡而又心旷神怡的春天,刚刚复出的邓小平,作出了一个让全国振奋的决定。在苦熬了10年之后,众多攒积了太多的压抑同时也攒积了太多的才华的年轻人,将自身的能量无比酣畅地在当年底举行的高考中释放出来。
权威的统计数字最能描述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同时也证明着近几年高等教育得到较大发展的事实。
据教育部一位高级官员介绍:1949年,中国的高等学校是205所,在校学生11.7万人,老师1.6万人,教职员工4.5万人;还有一所成人高校,有157名学生。当时,普通高等学校的校均规模是500人。用来衡量一个学校的办学效益重要指标之一的师生比(老师和学生的比例),解放初期这个比率是1∶7,就是一个老师只培养7个学生。经过40多年的发展,到1990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发展到1075所,在校学生190万。规模校益(指一个学校平均的在校学生)是效益(指一个学校平均的在校学生)1800多人。最近几年,高等教育又有了很大的发展。1997年,普通高校在校学生已达到:17万,而学校数目由于合并减为1020所,但规模效益达到了3100多人。也就是说,以1990年的190万为基数,到1997年止,7年间增加了120多万,而解放后1949年到1990年40多年才增加180多万。从1990年校均规模1800人增加到3100人,每个学校的在校学生平均增加了1000多人。1990年的师生比例是1:6.3,1997年达到1:10。由此不难看出近年来高等教育发展迅速。
另据教育部1997年发布的《199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997年全国招收研究生6.37万人,其中博士生12917人,硕士生50832人;在校研究生17.64万人,比上年增加1.41万人,其中博士生39927人,硕士生136426人;毕业研究生4.65万人。普通高等学校招收本专科生100.04万人,比上年增加3.46万人。其中招收本科生57.97万人,增加7.44万人;招收专科生42.07万人,减少3.97万人。本专科招生比例为1:0.7,与上年的1:0.91相比,本科比重有所提高。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生317.44万人,比上年增加15.33万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平均规模由上年的2927人提高到3112人,平均每校增加185人。
探询二:1977年以来高等教育的较大发展,高考制度的恢复可以说功不可没。但20年来的实践也证明,现行高考制度存在明显的弊端,社会各界对此众口一词:高考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自恢复高考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的是理工科7门、文科6门的考试制度;80年代末开始实行了高考3+2制,而且基本上是实行全国性统考,即考试时统一组织、统一科目、统一时间。这种极其权威的“统一”如魔棒般年复一年地指挥着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上亿万考生、家长、校长和教师的高考大合唱。众多的期望、狭窄的路径、短暂的机会……这一切的一切所形成的巨大压力,一古脑儿压到了考生那并不健壮的身上,气喘吁吁的考生于是恨恨地咀咒着他们面前的“高考鬼门关”和“黑色的七月”。
随着各种成人教育的普及,往日那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景象虽然有所缓和,但期望自己的孩子能“跳过龙门”的家长还是占绝大多数。而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容量还很有限,使得能否通过高考升学的问题仍很尖锐。据悉,去年考生人数为286万人,而录取人数仅为101万人;今年通过高考将录取“幸运儿”108万,而考生人数估计将超过300万。已有专家指出:今、明、后年将是高考人数的高峰期,有关高考制度的一举一动都将十分引人注目。
如果说高考是座独木桥,那么对每个考生来说,的确就意味着“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而在倡导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年,如何变“独木桥”为“立交桥”以缓解“交通”(高考)压力,给考生以更充分的考学机会、同时也为国家更科学地选拔各类真正的优秀人才,便一直成为人们思索的一个问题。
作为国家教育最高主管部门,教育部如何评价现行高考制度?
教育部一位高级官员今天1月在一次题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形势》的报告中的一些分析,或许多少能帮助我们了解教育部对此所持的态度。他在这个报告中透露:“高考改革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但他同时也说:“高考改革是件很难的事情。每年参加高考的有300多万人,而关心高考的可能有几千万人,人们有时候称其为‘全民大搏斗。如何改革?大家有不少建议。说取消统考的人不多,或只是个别的。因为我们在‘文革期间曾经取消过高考。后来,邓小平同志在21年以前正式宣布恢复统考。现在还没有人提出来不统考,但是我们现在的统考对中学教学有负面的影响,存在不少问题。”
谈到高考改革的思路,这位高级官员做了这样的分析:“我认为高考改革有三个原则。一个是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我们现在是‘3+2,考5门课程,语数外,文科加考历史、政治,理工科考物理、化学。对此高等学校意见不大,中学认为高考对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影响很大。有些同志甚至说高考改革之时就是素质教育实施之日,把实施素质教育的障碍归结为高考,当然这样说也不公平。所以第二个原则,高考改革要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高考确实对中学的素质教育有不少的影响。比如说考的科目太多,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要花很大的精力。高考不考的科目,学生就不好好学习了,出现偏科现象等等。学生也很紧张,每年高考的时候,好多家长带着氧气袋。这些都是不利的影响。第三个原则就是高考改革要有利于高校扩大自己的办学自主权。高考不能取消,目前还没有更好的原则来替代它,因为世界各个国家都在探索,探索来探索去,好像还没有找到最好的办法。高考到底考几门台适,考7门,考5门,我们一直在努力寻找一个最佳的办法。尽管难度很大,但是我们还是在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在改。另外,关于中学现在文、理分科,就我个人的看法,中学的文理分科不利于学生的素质教育。但怎么改,我们很快要开会研究。我要说的是这项改革会是非常平稳地进行,因为影响面太大,不会是突变的,我们将先在一部分省市进行试点,逐步地进行。”
探询三:高考改革到底怎么改?教育部对此态度审慎。但上海的高考改革早已轰轰烈烈且成效显著,广东今年也已先走一步。这种外热内冷的改革更让焦灼不安的人们有理由将目光投向教育部——全国性的高考改革何时向我们走来?
针对3月25日新华社提前发出的那则关于高考改革将实行“3+X”的新闻,教育部于4月6日为此专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予以澄清。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这次的新闻发布会上说:“3+X”只是整个高考改革中的一个方案,目前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如果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高考科目,教育部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会提前通报社会各界;今年高考科目不变,教育部已发出通知对今年高校招生的政策作出了明确规定。”
这位负责人称,近几年来国家教育行政和科研部门一直致力于在高中会考基础上的高考科目改革方案的研究和探索,采取了极为慎重的原则,没有出现大的波动。“3+X”即是其中的一个方案。他说,这个方案中的“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X”是指高等学校根据本校各专业的要求,文史类从政治、历史、地理科目中自行确定一门或几门考试科目;理工类从物理、化学、生物科目中自行确定一门或者几门考试科目。考生可根据高等学校的要求,报名参加高等学校(专业)所确定科目的考试,并且兼报兼考。这个方案与目前实施的“3+2”“3+1”高考科目相比较,格局变化不大,容易为社会接受。这位负责人强调,高考科目设置的改革严格说只是调整和完善,不是一个大的改革,教育部要求各地积极进行探索在高中会考基础上的高考科目改革,条件成熟的省市经过教育部批准后可以逐步进行试点。
教育部这次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尽管很快让众多的考生、家长、校长和老师由“热”变“冷”,但期间透露出的关于这项改革“一直致力于研究和探索”的信息,则无疑让人们有了一些宽慰,也看到了一些希望。尽管教育部并未说明这种“研究”和“探索”究竟将止于何时,更未给出关于实施高考改革的具体时间表,但众多的读者还是希望尽早知道教育部关于高考改革的明确态度以及高考改革的具体设想。于是,带着广大读者的希翼,笔者与教育部学生司招生处联系,试图采访并获得相关的答案,不想笔者却吃了“闭门羹”。据招生处讲,关于这方面的内容,部里已规定,一律不接受这方面的采访。
由教育部一位官员“透露”信息导致“早产”新闻,到不得已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以正视听,再到统一口径“一律不接受采访”——从这种种迹象不难看出,教育部对高考改革的确持十分谨慎的态度。当然,这种慎重完全可以理解。因为高考改革事关重大,它将牵一发而动全身,高考改革的进行将影响到整个教育思想、教育方式等方面的调整。
全盘改革方案虽未出台,但一些地方早已先行一步,其改革搞得轰轰烈烈,成效也较为显著。
上海自1988年以来一直沿用“3+1”模式,即在高中9门学科全面会考合格的基础上,将高考科目定为4门6组,语、数、外3门为必考科目,考生可任选政、史、地、物、化、生中的1门作为选考科目,按报考高校的不同专业在选考科目中自由挑选。这种模式的前提是承认每个考生都已普遍地达到了高中各科会考的合格水平。在此基础上减少高考科目,一是为了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二是为了让每个中学生学有所长,三是有利于高校能相对地按学科专业录取优秀生。
对于目前的“3+1”,上海的许多老师、家长和高考在即的学生们总的来说感觉不错,“现在的小孩自由多了,幸福多了,我们从前可是不分是语、数、外,还是史、地、生,统统要考,那才是要命来,死记硬背的东西背不完……”大多数家长和考生作为“过来人”,普遍认为“3+1”的确给学生带来了“福音”。
而来自广东的消息也让人感到兴奋。厂东省高教厅副厅长刘育民3月25日向新闻界透露:明年起该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将对现行的考试科目进行改革,不再分文理科考试。目前有两种方案,一是实行“3+N”考试,即语、数、英加上政、史、地、物、化、生6个科目的其中一两科,由招生学校根据专业需要确定具体考什么科目;另一个方案是“3+综合”,即语、数、英加上其他6个科目的综台考试。预计,今年上半年将完成这两种改革方案的论证工作,在广泛证询意见的基础上切实实施其中的一个方案。
有消息表明,面对灼热的社会舆论和上海、广东等地高考轰轰烈烈的改革,教育部正积极部署,有关调研工作正全面铺开。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完备的高考改革方案将不日出台。新任教育部长的“三把火”,有“一把”肯定将点燃高考改革的火炬,并很快形成燎原之势。
至于具体方案会是什么样的蓝图,我们尚不完全明了。然而,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全国性的高考改革能否进行、何时进行,高考改革的原则都应该是最大限度地消除高考指挥棒对中学教育的负面作用,使中学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最终利于多出人才并更科学地选拔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