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作孚:一个没有钱的爱国“大亨”

1998-03-31 09:04
知识窗 1998年6期
关键词:川江大亨轮船

王 德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长江上游的川江航道被外国轮船公司垄断。英国的“怡和”、“太古”,日本的“日清”,美国的“捷江”等外国轮船公司的轮船横行川江,他们凭借雄厚的实力,排挤中国的轮船公司。当时四川省合川县的卢作孚看到外国垄断势力对中国肆无忌惮的掠夺,心中异常激愤,他发誓要自己创立一家轮船公司开辟一条从重庆到合川的新航线,把外国势力赶出川江,以挽回民族利益和主权。

要创办一家轮船公司,对于身无分文的一介平民卢作孚来说,谈何容易!他四处奔走,多方求情,费尽千辛万苦最后才筹集到8000元的资金,而他到上海订造的一只载重70多吨的小轮船,造价就要3万元。经过艰苦的努力,船款终于凑齐了。1926年,民生公司创立,卢作孚自任经理,开始了“民生”号的航运业务。

民生公司从酝酿、创立到业务的经营,始终都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因素。卢作孚提出了“以个人影响社会,以事业影响环境,以社会影响国家”的口号,把“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作为公司的宗旨。当时民生公司设在一座破烂不堪的旧庙里,公司上下充满着艰苦创业的风气。卢作孚作为公司总经理,亲自上船热情招待旅客,改善船上膳食,竭尽全力提高服务质量。很快“民生”号就赢得了良好的信誉,受到旅客欢迎和社会好评。结果,船上次次客满,供不应求,公司获利甚丰,第一年获利即达2万余元。卢作孚不失时机地扩大公司规模,第二年公司拥有的轮船增至三艘,职工百余人,民生公司在川江航运业中,迅速站稳了脚跟。

1929年,卢作孚被委任为川江航务管理处处长。为了打击帝国主义垄断势力,他借助广大人民反日情绪高涨之机,迫使日清公司接受检查.开创了外国轮船接受中国地方政府检查的先例。日本和美国的轮船公司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故伎重施,采用大幅度降低运价等恶毒的措施,企图挤垮新兴的民生轮船公司。卢作孚针锋相对,他一方面改善公司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他提出了鲜明的维护民族权利的口号:“中国人不搭外国船,中国船不装外国货。”在卢作孚卓有成效的领导下,外国轮船公司的阴谋没有得逞。这样,民生公司得到飞速发展。到1937年抗战前夕,民生公司的轮船达到40余艘,职工4000人,资产达1215万元,承担了长江上游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航运业务,航线直伸到上海,成为我国最大的民族资本航运企业。到1947年,民生公司已拥有各种轮船、驳船一百五十余艘,航线不仅遍及长江各口岸,而且航行于日本和东南亚,实现了“把民生公司的旗帜插到太平洋去”的理想。

卢作孚这时已是一个拥有巨大财富的企业总经理,但他却没有一份公司的股权,股东们为了酬谢他对公司的无私奉献,一致同意赠送他一些干股,但卢作孚从没有领取分文红利。尽管自己身兼公司数职,但只拿一份工资,维持全家人生计。卢作孚生活俭朴,为了节省时间,他不留头发,常年光着头。他与公司职工一样穿着“民生服”,与职工一起排队买饭,凑足八人一桌进餐。卢作孚丝毫不因为自己是公司的一把手就特殊化。一次卢作孚的长子和次子因旅途中翻车,发电报要求父亲派车去接。卢复电道:“轻伤坐公共汽车返渝,重伤就地治愈返渝。”1942年,他的一位美国朋友私人赠送他一台收音机,他也转送给公司。卢作孚的为人深得公司职工的好评,也赢得了社会对他的尊敬,甚至美国人也觉得卢作孚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正如美国《亚洲与美洲》杂志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卢作孚是一位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学者,一个没有现代个人享受要求的现代企业家,一个没有钱的大亨。”

(责任编辑韩春萌)

猜你喜欢
川江大亨轮船
大亨凭啥是大亨
一艘大轮船开来了
米从哪里来
《川江往事》
经济大亨克里斯汀·拉加德
走迷宫
海鸥为什么追着轮船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