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大和
北宋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文坛领袖欧阳修在扬州做太守,公务之余,常到州城西北五里的蜀冈、瘦西湖等处游览。
不久,欧阳修在蜀冈大明寺旁新建一堂。因山与堂平,故名“平山堂”。后来,他还在堂前手植柳树一株。
由于欧阳修平日热爱百姓,能与民同乐,所以平山堂一带经常游客如云。出于对这位清廉太守的敬重,人们尊称他栽的柳树为“欧公柳”。一年后,欧阳修调离扬州,扬州百姓记着他在任时的德政,对平山堂和“欧公柳”格外爱护。
嘉佑元年(公元1056年),欧阳修的好友刘原甫出任扬州太守。在饯行席上,欧阳修情不自禁地想起当年在扬州的胜事:每到盛夏,他常与诗朋词友,在晨光熹微中登临平山堂,纳凉赏荷,饮酒赋诗,其乐无穷。而八年前自己手植的杨柳,已长得高大茂密,浓荫覆地了。眼前这位比自己小12岁的忘年交,才华横溢,下笔万言立就。想到这里,不由得诗兴勃发,写下一首《朝中措》词送给刘原甫。词日:
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这首词从平山堂写到堂前垂柳,从刘原甫写到自己。直抒胸臆,一气呵成,表现了词人旷达、乐观与豪放的思想性格。从此平山堂和“欧公柳”更是闻名天下。
后来,有个名叫薛嗣昌的当了扬州太守。他见平山堂前热闹非凡,“欧公柳”也人人敬重,心里非常羡慕。为了给自己的脸上贴金,便在“欧公柳”对面也种了一棵柳树,并自我吹嘘为“薛公柳”。并做诗云:“欧公柳傍薛公柳,多才太守足风流。”但人们莫不嗤之以鼻。不久,他调到别处去后,那棵“薛公柳”随即被人一斧砍倒,拿去当柴烧了。
(责任编辑/杨剑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