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有 杨丽娟 尚 光
高等学校创办和发展校办产业是随着改革开放而产生的新生事物,它有强大的生命力。但是,高等学校创办校办产业的历史尚短,有些问题有待实践、认识和探讨。现就发展校办产业具有共性且有争议的几个问题,提出来讨论,以求共识。
一、选好管理人才是发展校办产业的关键
高校校办产业管理人才主要包括:
1.校办产业职能部门的管理人才。校办产业职能处室主要负责人,应该是高校校办产业管理的行家和经济方面的专家,必须具备经济管理、企业管理、财务管理、技术经济学、决策学等知识,同时具备校办产业管理的知识和能力。
2.科技产业的管理人才。科技产业是高校校办产业的发展方向和产业主体,因此,选聘科技产业法人代表至关重要。我们认为,最佳选聘模式是:专家+企业家=法人代表。按照这一选聘模式,主要有四种组合形式,同时也有四种效果:第一,科技产业法人代表既是技术专家,又是企业家,成功的例子不胜枚举。第二,科技产业法人代表只是企业管理的行家,并不是技术专家,成功比例也不少。第三,科技产业法人代表只是技术专家,不懂企业管理,一般的只能像课题组式小打小闹,不会有大的作为。第四,科技产业法人代表既不是技术专家,也不是企业家,成功的概率极小。
3.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管理人才。高校校办产业,如教辅性的实习工厂、生活福利性企业、勤工俭学性工厂等,其企业法人代表则重点考核事业心、责任感和组织管理能力,不必追求高学历、高职称。
二、把握发展方向是发展校办产业的长远大计
改革开放以来,有些高校校办产业一轰而起,盲目发展,曾经出现过多、过乱、过滥的现象。因此要紧紧把握住创办和发展校办产业的大方向。
首先,提高学校决策层领导的认识,从上层把住关,定准向,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创办和发展科技型校办产业,尤其要注重创办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切不可借改革之名,巧立名目搞经济独立王国,摆脱学校宏观控制,扰乱学校正常的经济秩序。
其次,校办产业职能处室主要负责人应该有鉴别、有分析地学习、研究国内外高等学校创办和发展校办产业的成功经验,研究校办产业的特殊性、方向性和目的性,搞清楚校办产业与社会企业的同一性与差异性,组织专家论证本校适宜创办哪种类型的校办产业,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模式,并制定出有指导作用和切实可行的高校校办产业的发展规划、奋斗目标、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等,尤其要选聘好能够坚持高校校办产业方向的管理人才。
第三。对于搞自由化的校办产业,必须认真地进行清理整顿,端正方向,导入正规,决不允许损害高等学校的声誉。对于打着学校旗号的个体校办产业,坚持实行关、停、并、转,决不姑息。
三、搞活机制是发展校办产业的强大动力
1.宏观控制,控而不死。对高校校办产业实行宏观控制的机构,应是由经济、技术专家及科技企业家和职能处室负责人组成的校办产业管理委员会,是学校创办和发展校办产业的决策机构。校办产业管理委员会在实行宏观控制时,必须坚持两条原则:一是重大事情必须按程序、按章程认真论证,民主决策,不唯上、不违心,做到实事求是、秉公办事;二是不干涉校办产业正常的经营管理工作,放手让校办产业法人独立地行使管理权。
宏观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制定学校校办产业的发展规划,编制年度计划,决定校办产业的结构和发展方向,建立健全校办产业的规章制度,研究校办产业管理的重大课题等;第二,审批新建校办产业,清理、整顿长期没有经济效益的校办产业,聘任和考核校办产业的法人代表,查处和解聘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企业负责人;第三,论证和审议校办产业重大投资方向、内容和可行性,以及各种形式筹资和使用的合法性和风险性,评估和审议校办产业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第四,对校办产业进行财务监督和审计,检查财务收支与管理,查处违法、违纪案件。
2.微观搞活,活而不乱。要依法独立自主地经营管理,在国家政策、法规和经济环境允许的条件下,大胆改革,敢于创新,创造经济效益。要做到微观搞活,活而不乱,必须坚持以下几条:
第一,校办产业不宜实行全员股份制。首先,强迫职工入股,是变相的非法集资的一种形式;其次,对微利或无利,甚至潜亏的校办产业,显然对职工是一个“陷阱”;最后,经济效益好的校办产业,对职工有吸引力和凝聚力,职工积极性自然很高,那么,改变校办产业管理机制和企业性质也就毫无意义了。
第二,校办产业不宜实行层层承包制。首先,承包制导致短期行为,搞投机,拼设备,使校办产业丧失元气和后劲;其次,层层承包制破坏了校办产业的整体优势、协作关系,不利于校办产业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
第三,校办产业不宜实行经营自由制。某些校办产业没有稳定的经营方向,整天侃业务、搞对缝,甚至做违纪、违法的生意,虽有小利,却后患无穷。
四、提高效益是发展校办产业的最终目标
高校校办产业要讲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树立校办产业的良好形象。在经济效益方面尤其要抓好时间效益、投资效益和管理效益。在时效方面,要做到资金运转快、周转率高。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产品从设计、试验到生产,最后投放市场,时间越短越好。要做到投资少、产出大,讲求投资效益。要强化经济管理、科学管理,向管理要效益。
有些校办产业,虽然是微利企业,却是高等学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教学实习工厂、印刷厂等,同样应该受到重视,努力办好。
作者单位:吉林工业大学(长春130025)责任编辑:袁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