朽木
戏说就是古书中的戏言。除“军中无戏言”外,其他时候,戏言总是不绝如缕的。现在一出《戏说乾隆》简直红得可以,其实,古时候,古人比咱们胆子大多了,他们就敢戏说当朝天子,甚至于在皇帝老子面前戏言,东方朔大概算得上是代表了。他的故事,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很占一席之地的,包括太史公司马迁,都在《史记》中给了他一个“列传”的机会。除他之外,另两位擅长“戏言”的优孟和优旃同时列于传中。只不过,古时候常把戏言称为“滑稽”而已。滑稽源于幽默,幽默与滑稽乃至讽喻的表现形式即是戏说。
其实,我这里对这几个概念的表述不一定够得上“戏说”的水平,但“戏说”总比“正说”即正颜厉色好受一些,好偷懒一些,故以题之。
这篇“戏说”取材于办公室闲聊。闲聊出戏说,倒也入情入理。聊的题目是为官做人之门道,之捷径,有位老兄认为掌握了这“上下前后里外左右”的“八字真经”,便可平步青云,飞黄腾达,大功告成矣。
上下——上下要通气,如入口之美味终成粪便然。通之法,则须懂“上下之法”:欺上瞒下,媚上压下,上下其手。前两个成语易解也易做,后一句难一些。例如领导视察某单位时,某单位头头用右手轻扶首长,用左手暗示下属不要反映问题,不要多嘴多舌,切勿非礼。运用娴熟者,始得“上下法”之门径矣。
前后——前后要照应,要有度,即前俯后仰,前恭后倨。对上司要用前者,对下属要用后者。如上司找你谈话时,要哈腰低头膝稍弯,即便肚大也须小弯腰,显其“俯”态之诚恳。而对下属,则应反其道而行之:前面切切要“倨”起来。倨者傲慢也,傲慢即有派也。注意,若不谙此法,则可回家对镜演习一月零一天,把镜子里的你设想成你的下属,设想成苍蝇臭虫臭狗屎,然后保管你一“倨”而成。
里外——里外宜分清,宜辨明,然后则可达“表里不一”之标准。此法易学,只要严格控制面部表情肌即可。但此法亦不易学,须内心与表面达到化学上的“分裂”之深度方可。比如“吃里扒外”,这还好说,一个动口,一个动手,协调一下就可以;而要“内恨外谄”就十分不易。这也有一法入径:回家仍旧对着镜子,将镜子中的你当成你恨极了但又要去吹去捧的恶棍上司,然后再头脑“幻化”,将这恶棍当成你的至爱亲朋,比如你爸爸,或者是你那亲爱的“小蜜”,然后便可一举功成。注意:届时切不可误叫出“我的心肝”之类,那样会前功尽弃!
左右——掌握以上三法,便有结果:左右逢源。比如你面对两个有隔阂有矛盾的上司,你就腾出左手左眼左半心房给甲领导,再腾出右手右眼右半心房给乙领导,如此而已。若真左右逢源,则何事不成,何功不得,何名不享?但仍有注意事项:练上述“方位处世门径法”者,必须口是心非,心狠手辣,手眼通天,没心没肝。总而言之,身上的所有器官都得练成“非人化”后,方能修成正果。否则,一如练气功,弄得不好,会“走火入魔”,弄得自身变态,人也不人,鬼也不鬼矣。
记得那回办公室甚是热闹,笑声喧哗空前。可知那位老兄的“戏说”还真不是白说。但据我冷眼观去,则笑也不尽相同,有开怀畅笑的,有笑而不答的,有笑而补充的,也有嘿嘿冷笑的。故又可知此兄之“八字真经”之“戏言”水平有限。于是,归家翻书,读古之《笑史》《笑笑录》《启颜录》《幽默笔记》等,也尽有不见得可笑的故事,遂掌灯记之。
想,也许因人而异。同一笑柄,旁观者大笑,笑出眼泪;亲爱者装笑,盖出于亲情与同情;而当事人及同道者,则可能非但不笑,而且会恼羞成怒,怫然勃然!
趁着我尚有笑意,写下,聊当给爱笑与不爱笑的读者提供一则可笑可不笑的笑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