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飞鸟

1995-08-22 03:33裴亚莉
中国青年 1995年7期
关键词:烛光高高的守望者

裴亚莉

当有那么一天,一个人向你谈起他的大学生活,说:那些日子,就是某个下午坐在树下,看见掠过天空的一只飞鸟。如果听到这样的话,我相信聪明的你一定不会以为他是在抱怨自己的大学生活过于平淡,以至于只剩下一只飞鸟。不会这样的。你不会这样想,他当然不是这样想。

请想一想那些闪烁在清晨的阳光下的树叶,想想你在无数的黄昏坐过的石凳,想想那飞鸟振翅的一刹那和一刹那之外的人和事。他在告诉你,那许多的往事与怀旧,就像飞鸟一样悠忽而过,但那确然存在过却又无迹无痕的弧线和轻鸣,却又是那样地无时无刻不划在你眼前的风景里,响在你耳边的风声里。

在北师大读书已经不止一年两年了。有那么多名师和他们的轶事被我们口耳相传。有很多个下午,我都看见有一两个学生扶着一位老先生在校园里散步。但是直到最近,我才知道那就是钟敬文先生。我几乎是有眼不识泰山。

钟先生今年已有94岁,但是人们都说许多学术讨论他都有请必到,且常常是侃侃而谈。他经常是独自行动,拄着拐杖,匆匆地走,先生年轻时的学生,如今也已年逾花甲,桃李满园成为教授成为博导了,可他还屡屡大声疾呼,为民间文学学科的队伍建设忧心仲忡。我无由与先生在路旁的大树下驻足,同学们也许大多都无由。但是,先生的身影却无限地走在我们的视野里。这是先生们的园子。九十多年来,师大就是在轮换着像钟先生这样的看护者们,守望者们;我们走出校门,成为某一个山村或者小城的孩子们的守望者。

我参加过一个由学生举办的诗歌聚会。活动在北师大人无比熟悉的五百座中举行。台下济济一堂,看台上的人朗诵自己的诗。后来就有人把灯熄了,从台上到台下燃起了无数白色的蜡烛。烛光闪烁着台上人的脸,烛光也闪烁着台下人的脸。偶尔有人走进来,推动垂在门上的那一幅厚重的、猩红的帘子。一阵风来,烛光便开始摇曳。那一种红色和那一种飘动,莫不是师大校园里诗歌的旗帜?

人们说为人师这一种职业已经萧条了。我们听到了很多,但是依然有这样多的人这样毫不在乎地守望着这一块园地,守望着插在麦地上的这一面旗帜。点起蜡烛本身就是诗歌的行为,那与生命同源的猩红的颜色,本身就是一种暗示。

北师大人的园地当中,有一块是“五四文学社”。他们的旗帜是双桅船。我一直十分喜爱这个名字。尽管它听起来不是那样的新奇。每次我捧着那一份墨香尚在的刊物,总会看见高高的桅杆上边有一只或鸣或静的鸟儿,以及飞鸟上空的蓝天。就像再过些日子我毕业之后,做了某个或在都市或在山村的孩子们的守望者,我在那些无名的黄昏和高高的大树下坐着,怀望天空,也会看见我当年在师大校园里曾经看到过的,曾经听到过的一样。就是那一只飞鸟和它的飞动,提示我怀念我的老师和我的诗歌,我的一样做了守望者的朋友们。

猜你喜欢
烛光高高的守望者
烛光颂
在高高的树枝上(二)
在高高的树枝上(一)
岁月深处的烛光
烛光被山风拉长
大桥上的守望者
高高的吻
守望者
高高的长颈鹿
跃动的烛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