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起生命的风帆

1994-12-30 06:51
祝您健康 1994年6期
关键词:病榻风帆绷带

连 俊

我是一个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的病人,当我被亲人们从甘肃山区辗转送到上海华山医院时,已经奄奄一息,是带着39℃高热上手术台的。当时,不少人预言我将终生瘫痪。然而,一年半以后,我却奇迹般地从病榻上站了起来。

我刚受伤那阵,并不相信体疗有多大效果,甚至担心锻炼会使病情恶化,因为我的躯体并不听我使唤。所以当体疗医生第一次叫我锻炼时,被我一口拒绝。结果,不但截瘫久治不愈,又染上褥疮、尿路感染。我既着急又悲观,连打针吃药也丧失了信心,持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恰在此时,体疗医生又一次来看我,并循循善诱地说;锻炼可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防止并发症,还可加速功能_的重建。一席话对我触动很大,心想,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侥幸一试。于是,我开始在医生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进行锻炼。

第一步是练习坐。记得第一次练习靠坐时,不一会儿就口吐白沫、不省人事了。醒来后我很害怕,医生说是“一时性脑缺血”,无碍大事,多练练就好了。经过一个时期的锻炼,果真不再有脑缺血现象了。母亲来探望我,见我坐在那里跟健全人一样,高兴得直落泪。

第二步练习站。为了能站住,医生给我做了石膏托。每次练站时,护工用绷带先把石膏托绑在我的双腿上,然后把我架起来,支着双拐,靠着墙壁,面对护工站着。用这种方法,就是一根稻草也能站起来。但我开头只站一会儿就喘不过气来,得马上躺下,绑、松绷带的时间比站的时间还长。我不气馁,不嫌烦,坚持一天站数次,慢慢能久站了,手臂和腰部的力量增强了,能控制住自己的重心了,这一切都为下一步练习走打下基础。

接着是练习走,这是“三大战役”的最后一仗。起先是绑着石膏托走。腿不能屈,腰不能弯,像机器人似的,完全靠上身的摆动,才能一步一步往前挪。一次锻炼下来,汗流泱背,气喘吁吁,犹如参加了一场马拉松比赛。有次锻炼,地板上一枚仅高出地面几毫米的钉子,把我的脚死死地绊住了,步子怎么也迈不出。结果,重心前倾,重重地摔了一跤,顿时,血水、汗水、泪水交织在一起。真痛、真累、真苦,真想躺下不练了,但强烈的回归社会的欲望促使我一次又一次爬起来,从头越。锲而不舍和持之以恒地锻炼,使腿部力量逐渐增强,随着石膏托一只只去掉,我终于迈出依靠自己力量前进的第一步。这是一个多么漫长和艰苦的锻炼过程啊!

现在,每当我推着锻炼车(专供截瘫病人学步的车)在外面练习行走时,总有好多坐在轮椅车上的截瘫病人或他们的家属围着我问长问短,以为我遇到了哪位祖传名医或服了什么灵丹妙药。他们跟我受伤初期一样,不相信锻炼的疗效。我想:我应该把自己锻炼的全过程写出来,告诉他们,借以鼓励他们树立起战胜伤病的信心和勇气。促使我提笔撰文还有一个原因。前几年中央电视台曾播放过一部美国影片,片名叫《奇迹》,影片讲述了一位青年因车祸造成胸椎骨折伴下肢截瘫,后经医生的精心治疗和他自己的刻苦锻炼,重新“站”起来。不过是裹着支架,在护栏里“行走”。便说是创造了世界医学史上的奇迹,美国人真会为自己树碑立传;别的不说,就以我的恢复为例,也远胜于这位银幕上的“英雄”。我应把我们中国人创造的奇迹告知于世。

有一位东北病人受伤前是体育活动积极分子,突然工伤致残,与以前的生活落差太大,使他难以接受。我推着锻炼车一直走到他的病榻旁,这一走省去不少口舌,他情不自禁地叫起来:“如果我也能恢复到这个程度该多好!”后来他来信说;“自受伤以后,我听到的都是隔靴搔痒的安慰话,有什么用?你的话才是利病良言,句句入耳,尤其是你的恢复,更使我看到了希望。我已经开始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和刻苦锻炼了。”可见,一个人对伤残的态度,有时不仅取决于个人意志顽强与否,跟周围的环境、亲人的态度和病友的鼓励也有很大关系。

现在我成了无事忙人,尽管很累,但我心中充满了欢乐,为自己又能回归社会,为伤残朋友服务而高兴,为自己的努力被社会接受而自豪。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愿所有的残疾朋友都能振作精神,鼓起勇气,重新扬起生命的风帆。

猜你喜欢
病榻风帆绷带
妹是风帆哥是船
智能绷带促进伤口无痕修复
透明的绷带
卜算子·诗之恋
病榻上撑起最美家庭
大舅
让折桅的船儿重扬风帆
兽医临床上绷带法的应用
静静的渔港 远航的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