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馨 陈识金
周末的上海外滩,白天,大厦林立,气势磅礴,神态各异,姹紫嫣红;夜间,灯光闪烁,变幻莫测,绚丽多彩,一片辉煌。可是,在离外滩不远的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的眼科病房里,众多的眼疾患者,尤其是视网膜脱离的患者,却对外滩如此壮观、美丽的大千世界什么也看不见,心里充满着无穷的忧伤与痛苦。
然而,30多年来,主任医师吴乃川教授凭着自己高超的医术,借助于现代化的先进设备,与其他医护人员一道,为数不清的眼疾患者、尤其是视网膜脱离的患者动手术,治疾病,排忧愁,解苦痛,使他们重见光明,恢复了青春活力。有位从新疆来的患者紧紧握着吴主任的手,深情地说:“进院时,我眼前一片漆黑;出院时,我又重见了光明,这多亏了您的高超医术,我谢谢您了!出院后,我的第一个愿望就是去看看上海外滩,看看绚丽多彩的大好世界……!”
师从“东方神眼”
50年代,吴乃川就是金陵最著名的中学——南京师大附中的高材生。60年代初期,他从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本科毕业后,就在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工作,进一步师从“东方神眼”——我国著名眼科专家赵东生教授学习和深造,
所谓视网膜脱离症,是一种感觉不到什么疼痛却又极度痛苦的急性视力减退的眼病,很快即可致盲。在本世纪初,这种病还被视为不治之拄。1930年,Gonin首创封闭视网膜裂孔的手术方法,但由于手术操作困难,并发症多,未能推广。直到50年代,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专家赵东生将其改良为切除部分板层巩膜,缝合巩膜板层剥离的基部并行结扎等手术,才大大简化了手术方法,提高治愈率到71%。60年代初,赵东生又发明裂孔直接定位法,使裂孔定位更加准确、完善。70年代,赵氏又进一步把治疗视网膜脱离的技术向前推进了一步,提出“三级膜”(I级膜、Ⅱ级膜、Ⅲ级膜)形成分级法。对于赵东生老师在这方面的成就和发明成果,吴乃川都极其恭敬和认真地学习、研究、掌握、运用和继承,因而他进步极快,不久便脱颖而出,在眼科领域承上启下,独挑大梁,成为出类拔萃的眼科专家和“东方神眼”的优秀传人,受到国内外许多专家和众多眼疾患者的赞扬。
取得重大突破
那些因视网膜脱离而失明的患者,非常渴求光明。但是,全国各地许多慕名而来上海第一人民医院请求吴乃川主任治疗视网膜脱离的患者,又大多经过其他医院一次或者数次手术而没能成功。在小小的眼球上动刀,本来就是十分精细的手术,而要在已经做过手术的眼球上再次手术,不仅需要拆除原有的缝线,还有可能发生出血等并发症,而导致手术的失败。特别是那些视网膜脱离并形成巨大破口的患者,其手术难度更是难上加难。
可是,这些重大的难题并没有能动摇吴乃川教授一心为患者挽回光明的坚强信心。他凭借先进的激光机和玻璃体切割机,勤奋、刻苦地在显微眼外科领域里不停地探索前进,锲而不舍,终于成为许多创新手术的佼佼者。特别是近几年来,他大胆采用的分次手术法,更使治愈率大大提高。许多在其他医院两次以上手术都失败后而形成视网膜脱离巨大破口的病人,吴乃川教授都能根据各自的病情,首先作玻璃体切割或气体填充固定视网膜手术,术后让病人采取适当体位,使翻转的网膜瓣在重力的作用下回复;尔后再施行冷凝环扎、眼内注气、全气液交换术,或硅油交换术,从而使治疗取得了关键进展,使重病患者再次见到光明。吴乃川主任医师的这一重大突破,不仅其医疗成果在国内眼科领域获得了应有的地位,而且使得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眼科的声誉更加蜚声国内外。
丰硕的研究成果
多年来,吴乃川教授不仅在治疗领域被誉为“东方神眼”的优秀传人,而且在医学科研领域里取得了丰硕成果。他分别在第一、二届全国玻璃体视网膜脱离学术会议上,作过“视网膜脱离环扎手术”、“青光眼与视网膜脱离”、等学术报告;从1965年开始,他结合临床实践撰写了50多篇医学论文,其中《视网膜脱离巨大裂孔的分次手术方法》、《外伤性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的联合手术治疗》等10多篇学术论文,分别在权威性很高的《中华眼科杂志》、《眼科研究》等杂志上发表;同时,他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糖尿病引起的眼病》、《小儿“猫眼”要早发现早治疗》、《配戴隐形眼镜的隐患》、《近视眼手术——慎!慎!慎!》等20多篇医学科普文章,为广大眼病患者释疑解难。
桃李满天下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数十年来,吴乃川大夫在眼科医学领域内的巨大成就,赢得了一面面锦旗和数不清的感谢信件,昔日,吴乃川还只是一个孜孜功读、默默无闻的好学生,如今,他已闻名遐尔,成为中国眼科界的中流砥柱,担任上海医科大学第一教学医院眼科教研组组长,为全国视网膜脱离学习班编写进修讲义授课,桃李满天下。
造福于患者光明的人,其前程必定是光明的、远大的。吴乃川教授虽然在国内的眼科界已经独领风骚,但是,他从不满足已有的成绩,从不停顿前进的脚步。他谦逊而又坚定地说:“我们与国际上治疗视网膜脱离的最先进技术还有差距,我一定与我的老师赵东生和我的同事们一道,互相学习,共同探索,争取早日缩短或赶上世界最先进的治疗视网膜脱离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