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钢团委开展青年安全工作有新招
武钢团委认真抓好青年安全生产工作,最近他们又推出吸引万余名青工参加的“十百千万”青工安全竞赛活动的新举措。他们在“以人为本,突出预防”的指导思想下,组织了由万名青工参赛、评选千名安全青工、百名优秀青年安全员、十佳青年安全岗长为中心内容的“青工安全竞赛活动”。活动的开展,在青工中引起强烈反响,青年职工由过去的“要我安全”而变为“我要安全”,由“安全管我”变为“我管安全”,安全生产成了青工的自觉行动,到目前为止全公司2.5万多名一线青工中无一起重大人身伤亡事故。(王勇)
宜昌县团组织 在三峡移民搬迁中发挥作用
地处三峡坝区的宜昌县各级团组织围绕服务三峡工程建设的大目标,积极发挥青年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主动在移民搬迁等重大项目中承担任务。他们动员和组织了1000多名团员青年分赴3个移民点,帮助移民下车卸货,为移民送去日常生活用品,协助有关方面安顿好移民的生活。移民韩家富老人激动地说:“共青团为我们移民想得真周到,我要为他们敲锣放鞭炮。”
(陈茂义望华)
玉溪卷烟厂团委围绕企业中心推进团的工作
玉溪卷烟厂——一个创造神话的企业,1992年该厂上交税利49。97亿元,并以每年10个亿的速度递增;职工人均年创利税128万元,一人所创利税便相当于一个中小型企业的数额。在玉溪卷烟厂的贡献中也有共青团的一份功劳。玉溪卷烟厂是一个近40年厂龄的老厂,1987年,该厂决定冒大风险引进国外先进制丝、卷接设备时,团委就站在技术挑战的最前沿,推荐青年技术骨干参加机器的安装调试工作。当新机器开始运转,“红塔山”“阿诗玛”“红梅”开始走俏市场时,玉溪卷烟厂团委又与厂质量管理科联合在团员青年中开展了“质量在我心中”的系列比赛活动,帮助团员青年确立了“市场凭名牌兴旺,企业靠质量生存”的质量意识与竞争意识。在企业不断发展,个人不断富裕时,厂团委又引导广大青年树立富了不忘国家、不忘他人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观念。1991年特大洪灾席卷中原大地时,厂团委动员和组织青年为灾民捐款、捐物,去年又组织了为希望工程捐款1万多元。几年来,厂团委围绕企业中心工作,结合青年的思想实际,开展团的工作,得到了厂内外有关各方的好评。
(张荣)
铜仁地区团委创造条件培养星火带头人
贵州省铜仁地区团组织注意“青年星火带头人”的培养工作。1989年,他们通过铜仁地区团校创建了“青年乡土人才培训中心”,中心创建以来共举办烤烟、双杂、经济林木栽培等内容的培训班54期。他们还在全区开展了“十个支部、万名团员”学科学、用科学活动。几年来,该区团组织通过多种形式培养了青年星火带头人3600名,其中有80名受到国家、省的有关部门的表彰,有96名获得农民技术员职称。
(叶学丽)
千里雷区显身手
自广西边境拉开了大排雷的序幕后,某部600多名战士团员异常活跃,在千里雷区上确实发挥了共青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谱写了一曲“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英雄战歌。当排雷工作结束时,领导机关通报表扬了战士团员在排雷中的先进事迹,有85名团员火线入党,94名青年战士加入了团组织。(孙金亮)
一些地方和单位团组织积极征订《中国青年》杂志
重庆石油勘探局第二机械厂从1989年起,坚持为每个团支部订阅一份《中国青年》杂志,注重发挥好团刊在服务青年、指导团的工作方面的作用。同时还为分管青年工作的党政领导订阅一份《中国青年》,以便让他们了解团的工作,求得对团的工作的支持。今年,在报刊订阅费用压缩的情况下,他们仍坚持以往的做法,使每个青年都能看到自己的团刊。
北京市建工集团六建公司第二项目经理部团支部,连续3年将《中国青年》订到团支部委员、青年突击队队长,以便他们学好用好团刊。该单位党总支书记认为:学好《中国青年》,是教育、团结青年的好形式。该团支部已连续两年获公司先进集体称号。
(杨晓斌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