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童话

1994-01-01 09:28关登瀛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4年7期
关键词:麻子油灯篝火

关登瀛

当过三十多年中学教师的我,也算不清教过多少班、多少届的学生了。而印象极深,至今仍叫得上名字来的学生却很少。有一次我正走到一家宾馆门口,见一位嘴涂口红、耳坠金环、肩披卷发、眼戴墨镜、身着西装的女士,从高台阶上走到马路边的红色小轿车旁,戴着黑手套的左手把轿车门正要打开时,却望见了我。

她望着我,一动也不动,左手握轿车门的把手,右手放在肩上挎着的红色钱包上。当我正从她身边走过时,她紧走两步,停在我的眼前,挡住了我的去路。我停住了脚步,抬眼望着她的瞬间,只见她摘下墨镜,问我道:“您是不是关老师?”

“哦。”我惊疑地打量着这位女士,问她道:“你是……?”

“您也许早已忘了,那是十几年前您住我们村头的小店。我们在小店相识的。”

“住过你们村头的小店?你们村头的小店在哪里?”我不解地问,因为我自大学毕业后,虽然分配到远地教书,来往总骑自行车,即使路上遇到刮风下雨,不得不去住店,最多也不过一两次,而到现在却一点影子也没有了。

她见我疑惑不解,爽快地对我说:“困难时期,您骑车回老家,夜里住在大沙河边的小店里,那个在牲口槽边捡高粱粒的小姑娘就是我,您忘记了?”

她的话像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划着一根火柴那样,点燃了我心灵的空间,把我带到困难时期大沙河边柳树丛下的小店里。

“你就是那个换儿?那个你举着麻子仁灯,我在灯下给你读《海的女儿》和《丑小鸭》的换儿?”我惊喜地问。

“换儿是俺的小名,换儿就是我。”她用河北口音,把俺字说得特别重,仿佛证实,她确实是当年的换儿。

我的脑海中立刻闪现出那夜住在小店里的情景,如一首诗,如一篇童话。

那时候,我虽被分配到山沟沟里做了孩子王,却被青春的献身的激情鼓动着,我热爱山沟里的孩子,也热爱小沟里的山水和花草树木,我更爱生我养我的河北大平原上的农家父老。由于年轻,我有使不完的劲儿,对什么都感兴趣,尤其愿到大自然中旅行,那年夏天暑假,我决定骑自行车回一趟河北冀南的老家。

傍晚时分我住进了大沙河岸边杨柳丛下的小店。小店极为简陋,没炉灶,不供应饭食,三间土屋铺着麦秸的土炕上,中铺两张席子,这就是客店。住店的是几个马车夫,他们在屋外的广场上把拉棉包的大车卸了,把几匹马和骡子拴在木桩上,饮过牲口后,便把草料撒在木桩下的铺好的棉单子上让骡马吃。

几匹骡马在有滋有味的吃草,店内的堂屋中央燃起篝火,篝火上的铜壶里的水在滋滋发响,围在篝火边的几位马车夫一边喝着茶一边畅谈。

那一夜,我一直听到篝火燃尽后,马车夫们把骡马喂好一个个睡着。

正当我要闭上眼睛睡着的时候,却见店内的窗棂上闪过一束光来,那光虽然微弱却在窗棂上一来一去地闪动。我的好奇心使我敏感地直起身子,走到窗前,向外一望,只见一个小姑娘在院子木桩下骡马吃草料的棉单边,一手举着小棉油灯,一手在地上捡着什么。这幅童话般的奇景把我吸引住了。我悄悄地望了足有五分钟,才分辨出原来这个小姑娘是在油灯下捡骡马吃料时甩在地上的玉米粒、高粱粒,她的一只小手举着灯照明,另一只小手像小鸡啄食,一颗一颗地捡,又一撮一撮地放进她腰上束着的布兜里。

我真想走近她的身旁,问她为什么深夜来捡这喂骡马的饲料,又想问问她捡这些饲料做什么用?是喂鸡,喂鸭?还是……但我的理智马上制止了我,又仿佛一股寒流从脑海立刻流窜到我脚下,使我凝在窗内,就像全神贯注地读一部童话,这部童话,也许只能在安徒生的童话中才能看到它的影子,这是部困难时期真正的中国的独特的童话。在这部童话里,中国的一位小姑娘,深夜举着小油灯,在乡村野店的骡马旁,一粒一粒地捡骡马丢掉的玉米粒、高粱粒。不用猜想,我就能断定,这是一个饥饿的孩子,她家里必定是缺粮的,要不她为什么深夜出来捡粮食呢?她应该像城里的孩子那样,睡在母亲温暖的怀里,睡在温暖的父亲身边,她应该做个好梦,梦见自己学习又得了优秀,梦见母亲给她买了件新衣服。

而我眼前的这位小姑娘,由于饥饿,她不得不举着油灯在一粒一粒地捡玉米粒、高粱粒,而且神情那么专注。我久久地望着她,直到油灯上的火光越来越小,小到只像一颗黄豆粒,小到只剩下一颗火星,她才直起身,向站在窗棂边的我望了一眼。

我见她望我,便绕过燃尽的篝火,迈出店门走近她。她并不躲闪,似乎在惋惜她手上将要熄灭的灯,没有灯,怎么捡地上的粮食粒呢?

我灵机一动,对她说:“哎,有了。”我赶忙跑进店内,把我在路上随手摘取的大麻子从书包里捧来,一个一个地把皮剥去,顺手折下她身旁的一根荆条,用荆条的芯把大麻仁一个个串起,我马上用火柴把它点着。她惊喜地望了一眼通明的火光,又赶紧弯下腰,双手捡起粮食粒来。那种珍惜光明的一瞬的精神,那种饥不择食的神速动作,全部展现在她那双上下翻飞的小手上。一串麻子仁刚燃烧了一半,她停了手,站起来告诉我:“捡够了。”便接过我手中的麻子仁串,准备和我告别。

我怎能让小店的童话中的小精灵就这样轻易地从我身边逃掉呢?我对她说:“你等等,我送给你件礼物。”她听说是礼物,高兴地问:“嘿嘿,礼物,什么礼物?”

在麻子仁的灯影里,我第一次看到她黑葡萄似的眼睛,笑得那么开心,那么甜蜜而又那么妩媚。我从店门里取出马车夫的小板凳让她坐下,然后取来我的书包,让她吃下两个火烧一个油饼,又让她喝下一杯茶水,最后我把安徒生童话集送给她。她见我送给她书,虽然很欢喜,却对我笑着说:“我不识字。”我问她:“你没上学?”

她又嘿嘿一笑:“没吃没喝,上学又有啥用?”

“那你……?”我不知该从何问了。

她听了,爽快地说:“我爹死了三年了,我娘有病,我一个小弟弟刚四岁,家里全靠我了。”

我问她:“你白天干一天活,夜里还来捡……”

她话茬接得极快:“夜里捡的比白天挣的还多;夜里不捡,到早晨就让别人捡去了。”

“你不想上学吗?”

“我做梦都想上学,可上不起呀!”

“那我给你读两篇童话好吗?”

“那咋不好。”

她把麻子灯举到我眼前,听我读完《海的女儿》,又点燃另一串麻子串,听我读完《丑小鸭》。

她听我读完《海的女儿》,惊讶地叹道:“天下竟有那么顽强的事儿?就像我们从小就有吃不完的苦一样,不同的是,我们甘愿吃苦,人家却从苦中逃了出来。”我说:“是呀,人就应当像海的女儿那样改变自己的生活。”

当我读完《丑小鸭》,她跳到我眼前说:“我的现在就是丑小鸭,我一定会变成白天鹅的,不信,将来您看。”我给她写上了我的名字,把书送给了她。……

多少年过去了,如今站在我眼前的就是在小店中见到的那个丑小鸭。

她告诉我,她就是靠我给她读过的《海的女儿》和《丑小鸭》成长起来的。当雨过天晴,困难时期过去,她的弟弟也长大了,她的母亲也治好了病,她从此开始上学,跳过三次级,完成了中专学业,而今成了地区农工商开发公司经理,最近准备出国考察并与外商签一项开发合同,所以才涂了口红,烫了卷发,戴上耳环并戴上了墨镜,以不露当年丑小鸭的痕迹,来显示白天鹅的威风……

(红强摘编自《语文报》)

猜你喜欢
麻子油灯篝火
那盏小小油灯(外一首)
为什么要说“加油”
风中的灯盏
窗边的媒人
秋火
鸡毛蒜皮的事儿
雨后
演状元
“黑麻子”香蕉能吃吗?
油灯与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