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绍安
中国最后一位封建君主——爱新觉罗,溥仪因患肾癌终于1967年10月17日凌晨离开人世。溥仪患肾癌是1964年11月确诊的。可是,肾癌的先兆在1962年5月就出现了。那时,他刚刚与李淑贤结婚,正在欢度蜜月。对突然发生的无痛性血尿,他并不十分在意,只是吃了几副汤药,注射了几针止血剂,肉眼血尿暂时消失,他便误以为病已痊愈。此后在2年时间内,虽然经常发烧,但他都自以为是感冒,特别是由于特赦后受到党和政府的优待,常常与夫人一起外出观光游览,心情舒畅,精神颇好,他觉得自己很健康,没有把间歇性血尿放在心上。
1964年6月,刚从西北和中原参观回来的溥仪不顾旅途疲劳,第二天一早便去上班。可能是由于过度劳累,引起了病情的突然恶化,血尿频发,不得不住入医院。住院后,始被疑为“前列腺炎”,治了两个多月,血尿更为严重。就在这时,日理万机的周总理得知了他的病情,特意嘱告有关单位,组织以著名泌尿外科专家吴阶平教授为主的会诊小组,给溥仪会诊,结果确诊为肾癌,并发现已转移至膀胱,失去了手术时机。此后,虽经多方精心治疗,但终因癌症已至晚期,未能挽救他的生命。
从上可见,血尿在溥仪的生命后期扮演了重要角色。可惜的是,断断续续的血尿并未引起他的足够重视。其实,血尿是临床上既常见又十分重要的症状,特别是一些突然而来的、原因不明的无痛性血尿,常是一些严重疾患的早期信号,千万轻视不得。那么,发生了血尿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血尿?①在显微镜下,每个高倍视野里红细胞数日超过0~3个;②尿液3小时细胞排泄率测定,每小时排出的红细胞数量大于6万个;③尿液12小时细胞计数,红细胞数量在50万个以上。如果尿液中的红细胞数量符合以上三项指标,就可定为血尿。但要排除女性月经期尿内混进的经血和尿道损伤引起的尿道滴血。
其次。应该知道有哪些疾病会引起血尿。引起血尿的疾病很多,主要有三类:
1泌尿系统疾病:主要有肾小球肾炎、肾结核、肾结石、肾盂肾炎和肾肿瘤,还有肾下垂、肾畸开;肾损伤、多囊肾、输尿管结石、膀胱炎、膀胱肿瘤、膀胱憩室、膀胱结石、前列腺增生、尿道炎等。这类疾患占血尿的大部分,是由于泌尿系统某个部位有1病灶,破坏1毛细血管面引起的出血。
2泌尿系统邻近器官疾病:主要有子宫颈癌、阴道癌、直肠癌、急性输卵管炎、盆腔脓肿和急性阑尾炎等。这些病变可向泌尿系统蔓延,造成损害而导致血尿。
3全身性疾病:主要有血液系统疾病和其它全身性疾病,如血友病、坏血病、紫癜、白血病、流行性出血热等。
再次,血尿者自己可以初步判断一下血尿的病因,请结合以下情况来判断:
1年龄与性别:儿童血尿常见于肾小球肾炎;青年人血尿多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和结核‘中年以上血尿者应重点考虑泌尿系统早期肿瘤。
2伴发症状:伴有排尿疼痛或腰痛,要想到泌尿系统感染或结石,而无痛性血尿则应先考虑泌尿系统肿瘤或结核;如伴有尿频、尿痛、尿急、全身发热、畏寒,以泌尿系统感染或结核为多见。结核患者多为低热,并可有盗汗、两颊潮红等表现。
3既往病史:如患过结核病,应首先想到泌尿系统结核;患过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或膀胱炎,则应先考虑这些疾病复发。若腰部、下腹部受外伤后出现血尿,应考虑泌尿系统某个部位有了桶伤;在剧烈运动后发生血尿,则运动性血尿的可能性大。
最后,病人还可以通过对血尿的肉眼观察,来判断血尿出自泌尿道的哪一部位。如果血尿中混杂的血块是细条索状或细丝状,出血部位可能在肾脏或输尿管;血块较大像圆球,要考虑为膀胱病变。血尿若为紫褐色,或出现烟雾状,出血部位在输尿管水平以上可能性大;若色淡红或鲜红,则表示出血部位较低,病变多在膀胱。
由于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现有许多化验方法和一些特殊检查,可以帮助查明血尿的病因。其中最常见的有:x线检查、膀胱镜检查、超声波检查、同位素检查、肾功能检查,以及肾脏穿刺活组织检查、肾血管造影和CT等检查,究竟需要进行哪些检查。要由经治医生结合病人具体情况来决定。一般说来,现代医疗技术对确诊肾癌并不困难。肾癌如能早期发现,及时进行肾切除,并在手术前后对肿瘤部位进行放射治疗,可使大部分病人生存5~10年或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