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谦
人类即将进入一个新的世纪。在这个新旧世纪交接的关键时期,一个具体而明确的现实问题正摆在我们的面前:大国兴衰更替的周期在缩短,人类进步的历程在加快,一些后起国家正在后来居上,纷纷抓住时机确立自己在国际分工中的有利位置。然而,国家的兴衰不是偶然的,而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果我们回顾一下近代以来5个多世纪中世界各大国的兴亡盛衰史,我们将不难发现一些带有规律性的内容,并从中找到我国在未来国际竞争中的位置。
大国兴衰的历史透视
在人类进入近代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世界强国的竞争和更替主要集中在欧洲和北美。
16世纪,科技的进步和军事的竞争推动着欧洲各国去争夺强盛的主动权。在1500年以后的150年中,西班牙、葡萄牙由于海上的优势和对外贸易的发达,一度成为当时的一流强国。到了1648年,荷兰脱离哈布斯堡王朝而独立,并且同样以海上优势和发达的贸易进入一流强国的行列。
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叶,法国、英国、奥地利、俄国和普鲁士等5个主要大国脱颖而出,逐渐主宰了整个欧洲。其中,在18世纪中叶以后,英国由于工业革命的推动和世界经济中心转移的影响,以商业贸易、资本市场和海上力量等优势,一度成为全球性强国,而法国、西班牙、荷兰、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等传统欧洲强国却在竞争中逐渐落伍。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广泛兴起,原来靠掠夺性贸易和殖民扩张而赢得强国地位的时代宣告结束,世界竞争开始有利于既有资源,又善于组织利用新的生产工具和新技术的国家。所以,岛国、小国渐渐失去了优势,代之而起的是地大物博、横跨大陆的大国。美国日趋强大。沙皇俄国也一度强盛,但好景不长。在此期间,中国正处在内忧外患的多事之秋,难以利用大国优势实现强盛的目标。
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意大利、日本和德国战败,英国和法国等传统强国的实力再一次被削弱。从此以后直到80年代,美国和原苏联一直成为一流强国,争霸世界。
进入80年代以后,大国兴衰的进程呈现出新的态势:苏联解体,美国也出现衰落迹象。与此同时,日本、欧洲共同体和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世界竞争体系正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大国兴衰的一般规律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曾说过:“一流国家在世界事务中的相对地位总是不断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各国国力的增长速度不同;二是技术突破和组织形式的变革可使一国比另一国得到更大的优势。”
的确,世界大部分强国所追求的目标都具有三重性,即同时要实现三项目标:为国家利益提供军事安全;满足人民的经济需要;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其中,最后一项是至关重要的,没有这一项,必然会导致一国在更长的时期里出现相对黯淡无光的前景。
经济发展速度只有建立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才能更有威力。例如,1500年以后问世的帆动力和大西洋贸易的繁荣,就使欧洲各国受益不同。同样,后来开发的蒸汽动力及其所依赖的煤炭和金属资源,也大大增强了一些国家的经济实力。在当代,科学技术对国家兴衰的影响更是毋庸置疑的,50年代,西德的崛起靠科学技术,60年代,日本的起飞同样有赖于科技和教育的大发展。
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情况,对大国兴衰的影响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这种转移必然导致各国综合经济力量和国际地位的变更。从历史上看,16世纪以后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逐渐移向大西洋和西北欧,最终导致了威尼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衰弱,导致了西班牙、荷兰等以前的一流强国沦为二流强国,而法国、英国、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应运而起,成为经济强国。19世纪末的几十年中,世界工业中心又由西欧慢慢移向其他地区,经济力量发生转移,导致了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支配地位和美国的崛起。
争取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同样是关乎一国兴衰的重要因素。例如,在1815年以后的100年中,欧洲各国把发展经济,增强各自的实力放在首位,长期的联盟战争几乎完全绝迹,欧洲形成了战略均势。这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形势,不仅有利于英国垄断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工业生产,而且还使得英国这个在海军力量、殖民地和商业贸易等方面的全球强国发展到了顶峰。
一国兴衰还取决于国民士气的状况和领导者变革意识的强度。当代政治学家汉斯·摩根索曾指出:国民士气是一国在战争或和平年代支持其政府内外政策的决心程度,它渗透在工业、农业、军事以及外交等一切活动中。那些想增强国力的国家,都首先致力于振奋民族精神和鼓舞国民士气。与此同时,一国领导者变革意识的强度,特别是在历史转折的重要关头,领导者能否不失时机地为国家指明前进的正确方向,并引导和保护好广大国民的建设积极性,对国家的发展往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21世纪:中国的希望
现在,几乎整个世界都已看到,世纪的钟摆正摆动到亚太地区。而在亚太地区60年代出现了“日本奇迹”,成为实现现代化的第一个东方国家,70年代是亚洲“四小龙”的腾飞,80年代是亚洲“四小虎”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90年代,中国能否实现经济起飞,进而到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无疑将取决于我们能否把握住我国面临的发展机遇和特有的优势。19世纪末本世纪初,美国国务卿约翰·海曾预言:“地中海是昔日的海洋,大西洋是当今的海洋,太平洋则是未来的海洋。”如今,这一预言已变为现实。正像500年前世界贸易中心开始从地中海移到大西洋那样,今天它又正从大西洋移往太平洋。新的世界经济重心转移,必将为太平洋沿岸各国带来新的大发展的机遇。正因此,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人称21世纪是“亚洲世纪”、“东亚世纪”。中国是亚洲太平洋沿岸最大的国家,具有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和广阔的市场,随着世界经济中心移向亚太地区,中国完全能够以自己的优势从太平洋世纪的到来中获得更多的利益,真正像美国人所说的那样,成为“亚洲的经济巨人”。最近,已有资料表明,世界各地的资金正在大量投向中国大陆。对此,西欧有些观察家称:“今天中国大陆的经济改革所展现的远景及强大吸引力,不是其他新生投资区如东欧等所能比拟的。”这是中国赢得21世纪的第一个关键因素。
目前的国际形势对我们十分有利。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崩溃,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国际力量对比正向西方倾斜,并出现了“东西合流”的趋势。但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在经济领域的竞争和磨擦也日趋激烈,西方国家间的矛盾正取代东西矛盾而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而且,苏联解体后,为应付独联体的动荡,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难以脱身东顾。实际上,各国都在加紧调整国家战略重点,纷纷提出变“政治第一”为“经济第一”。这说明,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世界大战一时打不起来。以地区而论,欧洲已变得最不稳定,亚洲特别是东亚却相对平稳。而且,我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普遍得到改善,使我国得到了一个空前良好的周边环境。尽管从地缘政治角度看,我国在客观上也有不利因素,比如全世界最大的15支军队有10支在亚洲,东盟国家近年来也出现过加紧购买武器现象,但总的趋势是“战场变为市场”,周边国家和地区都在把致力于寻求本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置于首要位置。这些无疑是我国90年代经济起飞的良好外部条件。
再从科技进步和增长速度来看。自从1979年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战略思想之后,我国全民的科技意识不断增强,科技事业发展很快。据统计,至1991年末,我国全民所有制企事业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已达2412.8万人,其中从事自然科学的技术人员有1100万人。全国县以上全民所有制独立研究开发机构有5466个,高等院校下属的科研机构有2450个,大中企业下属的有9525个。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共有230.2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共有149。1万人。现在的问题主要是科技体制落后,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渠道还不畅通。如果在90年代进一步加大科技体制改革的步伐,那么科学技术将会焕发出强大的经济活力。
就发展速度而言,我国主张走既有高的速度又有好的效益和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路子。随着我国全方位改革开放局面的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建立,以及科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90年代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8%,并向9~10%的目标前进,是完全可能的。这样高的速度是当今世界任何国家所不可比拟的。有人统计过,如果我们仍能保持80年代9%的经济增长速度,预计到200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19268亿美元,经济总量的世界排位将列居第三位。按2000年全国人口13亿预计,届时我国人均生产总值将为1482美元。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大国,要彻底摆脱一个半世纪以来“落后挨打”的境地,就必须长期致力于发展经济,提高科技实力和国民文化素质,逐步迈入经济强国行列,舍此别无捷径可选择。无论中国将来经济实力多么强大,中国也不会称霸,这同样也是中国的选择。所以,最近西方一些人士基于某种政治目的所鼓噪的“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填补真空论”等论调是毫无根据的。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