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怀亮
“下海”,是眼下一个十分时髦的词语,常见于报端。那么“下海”这个词是怎样来的呢?民间有的说当年人们冒险闯荡上海被称为“下海”;有的说是从当年有些人飘洋过海下南洋谋生而得名;有的说到不干净的是非场所去叫“下海”。而姚音先生在《下海的庙传奇》(载于1991年8月台湾《世界日报》)中说得比较全面可信,现介绍如下。
据考,20至30年代,上海戏剧舞台常常演一出叫《洛阳桥》的戏。此剧来自于民间故事,说在清朝有一位蔡状元,他遵照母亲“为家乡做一件好事”的遗愿,决定建一座桥,并取名为“洛阳桥”。可是当时桥桩就是打不下去(也许遇到了岩石),于是老百姓纷纷议论:“海龙王不同意,所以卡壳。”蔡状元立刻贴出一则布告:“兹为我乡建造‘洛阳桥,由于疏忽,事前未征得海龙王谅解,迄今未能架成。今拟派一位能下得海去的人与龙王面洽架桥事宜,如有自愿担此重任者,当致重酬,决不食言。应征人可向县衙申报。”
布告贴出后三个月竟无一人应征。因为谁都知道这种“外交官”是要玩命的。一向以拍马屁闻名的县太爷限令张三、李四二衙役必须在三日内找到下得海的人,否则提头来见。一天,张、李二人来到一家饭店,忽见门外进来一人,向一醉汉叫道:“夏德海,这几天怎么不见你的鬼影,死在哪里去啦?”醉汉道:“你是……什么……东西……我……夏德海……要……向,向你……报……告?”
下得海!张三、李四把“夏德海”听为“下得海”,非常高兴:“老弟,你可把我俩找苦啦!”随即不分青红皂白地把醉汉架到了衙门。县太爷顿顿酒宴招待。
一天,人们把夏德海带到海边。当他又被灌得烂醉如泥之时,蔡状元庄严宣布“下海”典礼开始。人们在海边摆设了香案,蔡状元和县太爷率先叩头,接着大小官员分别跪拜,然后众百姓一齐匍伏在地三呼万岁……在一阵锣鼓鞭炮声中,几个差役把夏德海高高抬起,上下左右晃了三晃,“扑通”一声投进了海里。夏德海就这样地从事伟大的“外交使命”去了。
夏德海一去不复返,穷哥儿们哀叹他是个傻瓜冤鬼;老人及妇女则说他已被海龙王招为附马兼军师,既升了官又发了财。蔡状元和县太爷特地筹款建筑一座“下海庙”,以留青史,于是,人们便把稀里糊涂地或冒险地去干某种事概称为“下海”。当然,后来的“下海”之义,已经有了引申。
(李玉宏摘自《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