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姬和
“华尔街之王”普赖姆
1795年,一个名叫纳撒尼尔·普赖姆的小伙子从马萨诸塞来到纽约。这年他27岁,风华正茂。他是英法棉花进口商的代理人,同时也在股市放高利贷,做抵押借贷、保险和赚取回扣等生意。5年下来,他已成为一位响当当的证券商,用自己的钱买进卖出。同别人不同的是,他参加拍卖,目的不在于生意,而在于了解行情和交换信息。
1802年,普赖姆每星期发布10种证券的交易价目。如果交易数额大,他就自己出面组织市场。此外,他还从事国内外的钞票交易,或吸收顾客存款,或向顾客借贷。虽然他从未发行过作为通货的票证,但他开出的票证仍以升水价格在市场上交易,因此他又被称为股市投资银行的先驱。
1824年,普赖姆成为美国首家借贷合同商。他把债券零售给英国银行家,由此声名大振。他经营的外汇交易一时排在美国银行之后居全国第二位。
普赖姆在当时美国银行界巨头中的地位相当于后来的摩根,被人尊称为“华尔街之王”。
1830年,普赖姆被评为纽约第三大富豪。这样一个大富豪最终竟自杀身亡,且死因不明。不过有一点似乎可以肯定,像他这样一个毕生都跟金钱打交道的人,死于柏拉图式爱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能嗅出铜钱流向的利特尔
雅各布·利特尔生来有一只能嗅出铜钱流向的鼻子。他以处乱不惊、精于盘算和善于突袭著称。
很快,胆大手狠的利特尔便震惊了交易所。他生财有道,只要认准了就豁出去干,且一干到底。他上午做棉花或其他生意,下午做证券买卖。人们说利特尔一天吃进的证券比他的体重还要重。
利特尔最喜欢玩空头交易。他先卖出60天交割的并不持有的股票,然后就散布坏消息搅乱人心,使得这种股票价格下跌,在交割期快要到达之前以低价补进。这种手法使他屡屡得手。在美国早期铁路股票投机中他大赚了一笔,因而有了“华尔街拿破仑”的称号。
利特尔是头一个靠垄断证券兴风作浪的人。1835年,他几乎控制了莫里斯运河公司的全部股票,逼得空头们按高价补进。他用10美元一股买进的股票,一个月以后就以185美元抛出,你算算他赚了多少!
在哄抬诺韦克铁路公司的股票时,利特尔和波士顿帮约定,不得以低于90美元的价格售出,否则就罚款。但在哄抬过程中,他预见到了失败的结局,于是悄悄把自己手中的全部股票以低价脱手给同伙,由别人去苦撑股价,结果波士顿帮大败亏输,而利特尔只交了2500美元的罚款。
利特尔当然也有失手的时候。他先后4次破产,前3次他都喘过气来,把押在别人手里的抵押品逐一赎回。然而第4次他却摔了大跤,而且从此再也没能爬起来。那是在1857年,他做伊利股票空头10万股,等着它下跌,可是下跌之前这笔宝货却陡然猛涨,而且持续不下,这时交割期已到,他给撑破了。他再次宣告破产,欠下的债务高达1000多万美元,而他当时手里的资产只有200多万美元。
此后利特尔仍然徘徊于华尔街股市。但是穷愁潦倒的他只能在股市上一回买卖三五个美元过过瘾。不久他就离开了这个曾经给他无数企望和无数辛酸的世界。据说临死前他还在喊:“我就要发财了,谁来跟我一起干?”
土拨鼠式的约翰·奥康纳
军人奥康纳系宾夕法尼亚州人氏,曾官至少校。当时,他已经开始对股票感兴趣。他只活了40多岁,涉足股市的时间也很短。
但他代表着一种类型的股票商人,即小本经营而且善于利用情报。
奥康纳本钱不足,常用借款做生意。他把买下的大笔股票作为抵押去借款,因此他的债主不是一家,在交易中他既是债主又是欠户。他收集各种情报,这些情报使他总是走在市场的前头。
1824年头7个月他做了30笔交易。比如5月那次他买进美国银行股票200股,用它作借款抵押;一个月后股价上涨,他卖出股票,还掉借债后结算,整个交易过程中他未动用一分本钱,却赚进了一大笔。
也有复杂的交易。1824年1月30日,他增购希望保险公司股票300股。这笔钱是由他的经纪人威尔斯借给他的,只收取利息和持有权的费用。一个月以后,奥康纳卖掉43股美洲银行股票,把这笔借款还给威尔斯,其余的欠款用100股希望公司股票作抵押,到4月底才还清。
在交易中,他常常以信用买进股票,然后以此作抵押去借款,这样他就不必动用老本进行股市投机。
后来他因健康恶化离开纽约,但至死不忘股市投机。他一生并未成为富翁,留下的遗嘱也相当寒酸——他把一块表和一些图书赠给了一个好友,另外留给他妹妹500美金和一小块地皮。
虽然如此,奥康纳的下场比普赖姆和利特尔要好得多,若以他们的一生为赌注,奥康纳是赢家,而另两个人却是输家。
(晓霖摘编自《环球》9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