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嗣健
同样是食精衣锦,过着挥金如土的生活,贾宝玉成天快快活活,林黛玉却整日悲悲戚成。
同样是流亡国外,但丁叹曰:流亡生活就是苦难!马克思却因为在异国他乡写下了《资本论》而度过了生命中最辉煌的时期。
同样是学习知识,有人越学越快乐,也有人越学越烦恼。有人认为寻求知识能得到最大的快乐,有人却感慨懂得越多苦闷越多。
何以会如此?人们怎样才能时常保持一快乐的心境呢?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快乐也是一种心理的习惯,一种个性化的生活态度,一种健康的气质。
习惯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为方式。刚开始进行体育锻炼,需要坚强的毅力才能坚持,但锻炼一俟成为习惯,不活动就会觉得难受,因为它已变成生活的组成部分,固定在人的行为中了。要使快乐变成一种心理习惯,就必须能够时时处处寻找快乐,发现快乐。波兰作家显克微支笔下的“小音乐家”扬科,在他的世界中,处处都有着美妙无比的音乐,然而在别人听来,那不过是平淡无奇的虫吟蛙鸣,风声鸟语,流水和车轮声。在不顺心的时候,在遇到悲哀的情景和无法避免的困难的时候,如果我们能以愉快的眼光和心情来对待它,那么,它很可能就变得微不足道,变得有益且鼓舞人。养成快乐的习惯,含着微笑生活,我们就会成为情绪的主人,而不是受外界情况的支配。比如,在一次约会时,对方迟到了十来分钟。一般的人不免要生气,喜欢自寻烦恼的人还会制造出种种不愉快的猜测,如故意晾晾我,摆架子,故作矜持,想甩掉我,等等。但有了快乐习惯的人,却常常这样想:“准是误了车”,或者是“单位有要紧的事”。于是能十分谅解对方。自己也避免,不愉快情绪的干扰。“干嘛要把事情想得那么糟呢?”这是快乐的人常常说的话。
态度是指人的比较稳定的一套思想方法、目的和主张。一种对生活事件的反应。态度就是要打上性格的烙印的。对生活持快乐态度的人,性格特征通常是开朗、豁达、豪放的。而生活中不能感受快乐的人,通常是那些心胸狭窄,脾气古怪,性格孤僻、好挑衅或好顾影自怜的人。林黛玉之所以难以开颜,跟她的小心眼儿,处处爱使性子分不开。所以,要使快乐成为自己个性化的生活态度,还须从改变自己的性格入手。肖伯纳曾经说过:如果我们感到可怜。很可能会一直感到可怜。哲学家皮科蒂塔也认为,人受困扰,往往不是由于发生的事实,而是对事实的观念。当我们觉得不开心的时候多于快乐的时候时,不妨分析一下自己性格上的弱点,是因为急躁易怒而不快呢?还是因为妒嫉自大而不快?如果是前者,那就首先应磨磨自己的性子,学会耐心、冷静地对待生活;如果是后者,那就更需要加强思想修养,学会宽厚待人,培养谦虚美德。美好的性格,高尚的品德,是快乐的支柱和依附之处。
气质是指人的典型而稳定的心理活动特点的风格及气度。美的气质能给人带来和谐和快乐。潇洒大方、温文尔雅、秀丽端庄、温柔文静、爽直雄健……都是健康的气质。具备这些气质的人,常常是快乐的人;而刁钻奸滑、卑琐萎靡、孤傲冷酷等表现,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这种气质的人很少有安宁和快乐。要具备健康的气质,首先应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有高尚的理想追求。一个灵魂空虚,无所事事,生活没有目标的人,总是卑琐萎靡的,他对什么都无所谓,那么他也就没有品尝快乐的机会。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健康气质的另一个重要来源,心地善良者,襟怀宽广者,待人诚恳、处处为他人着想者,常常能使生活充满爱与美,能感受到动人心弦的快乐。高雅的情趣也是健康气质的内容之一,谈吐不俗、兴趣广泛的人常常受到欢迎,而被人悦纳者本身将得到快乐。对于音乐美、文学美、知识之美有高雅的审美情趣才会从中获得欢愉之感。所以,正如柴可夫斯基所说的那样;人生的快乐,是他健康气质的一部分。
创造欢乐的人生,不仅需要不断地追求,而且还需要树立乐观的人生态度,养成笑对人生的心理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