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正文
保护眼睛,使其免遭疾病之害,既是美容的需要,更是维持正常生活、工作和提高生命质量的需要。在引起眼病的各种因素中,药物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本文向读者介绍部分可能损害眼睛的药物,以引起大家的警惕。
引起色觉障碍的药物
①镇静药巴比妥类中毒,可产生一过性黑蒙、黄视与绿视。长时间服用溴化钾、溴化钠,或一次用量过多,可出现视物模糊,物象变形并呈黑色。②强心药洋地黄因能直接作用于视锥细胞,中毒时眼前可出现点状或环状阴影,伴黄、红、绿、黑等光晕,典型变化是视物带绿色或黄色。临床医生常将上述色觉障碍作为洋地黄中毒的早期征象,一旦发生,应即减量,以避免更为严重的后果发生。③抗心律失常药乙胺碘呋酮有时可使病人视物有晕环,在灯光下呈绿色或蓝色。心得安长期应用也可出现类似异常。④利尿药双氢克尿塞等有时可引起黄视症。⑤抗痨药乙胺丁酵应用2个月后,可使绿色视觉丧失。链霉素可导致黄视症。
引起眼睛变形的药物
①巴比妥类中毒可导致病人眼球震颤、眼肌麻痹,上睑下垂。溴化钠、溴化钾长期服用可以改变瞳孔形状,使左右眼瞳孔大小不等。②苯妥英钠应用过久,往往产生复视、幻视和上睑下垂现象。③缩瞳药毛果芸香碱、水杨酸毒扁豆碱长时间局部滴眼,可使瞳孔边缘产生小囊肿。④用肾上腺素或新福林滴眼1年以上,病人角膜及结膜出现黑色素沉积,黑色素还可阻塞泪道,导致流泪不断。⑤孕妇长时间服用强的松一类药特别危险,可使胎儿发生独眼畸形。⑥长期口服避孕药可引起眼睑水肿、眼球突出、眼肌麻痹。⑦长期局部滴用硝酸银或弱蛋白银,银质沉积于结膜,逐渐形成棕黑色。⑧抗肿瘤药噻惜嗾长期应用,可发生色素代谢障碍,眼睑皮肤色素减少,睫毛脱落不再生长。孕妇服用甲氨喋呤可引起突眼。此外,长春新碱可引起病人眼肌麻痹,出现斜视等异常现象。⑨孕妇缺乏维生素A可使胎儿眼球过小,但过多时又可引起胎儿眼球突出,甚至睫毛脱落。
引起视力下降的药物
①大剂量阿司匹林可引起眼压升高、视力障碍;消炎痛长期服用可引起视网膜广泛病变,如黄斑萎缩、玻璃体出血甚至失明;安替匹林可引起中毒性弱视;布洛芬可引起视力减退。②阿托品长期滴眼可诱发青光眼,中毒时出现幻视、定位障碍,茹茄、莨菪碱和普鲁本辛亦可引起类似症状。⑧降压药使用不当可使血压降得过低,导致原有的青光眼小视野恶化。④期氢克尿塞可引起一过性近视;乙酰唑胺可导致视网膜水肿、视力下降。⑤强的松等激素可升高眼压,引起药物性青光眼,尤以强的松龙局部应用时危险最大。长期口服还可引起视乳头水肿和视神经炎。⑥口服降糖药可使糖尿病人产生复视、幻视、中毒性弱视等不良后果。⑦口服多粘菌素B或E(尤其是儿童)易引起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失明。⑧抗痨药乙胺丁醇可引起球后视神经炎;链霉素可引起视神经萎缩;异烟肼、氨硫脲长期服用可发生中毒性弱视、黄斑发育障碍及高度屈光不正。⑨治疗疟疾的奎宁可直接损害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或引起缺血性视乳头病变,导致视神经萎缩而失明。
引起白内障的药物
白内障是中老年人致盲的重要眼病之一,虽然其病因尚未完全弄清,但药物是一个值得警惕的因素。目前认为下列药物的危险性极大:①强的松等激素无论全身或局部应用,都可能导致白内障,尤其是大剂量(每日15毫克以上)、长疗程(1年以上)更易发生。②抗白血病药马利兰长期应用可引起晶体后囊下混浊,类似于离子辐射性白内障的表现,环磷酰胺亦有类似危害。③精神病人长期(1~2年)大剂量(每日600毫克)应用氯丙嗪,可发生白内障。④痛风病人长期应用别嘌呤醇,特别是同时接受大量阳光照射时(如海员、建筑工人等),患白内障的危险性增高。③治疗心律失常的乙胺碘呋酮也有引起白内障的危险,与氯丙嘻所致白内障相似。⑥高压氧可引起暂时性晶体近视、核性白内障和眼部病变,如能缩短高压氧治疗时间,则可减少或避免白内障发生。
药物性眼病预防措施
①慎重用药。药物有治病和致病的双重性,可用可不用时尽量不用,必需时应请医生诊治,并按嘱用药,切勿自行其是。②严格选药。具有相同或相似作用的药物有多种,应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尽量选用副作用小的药物。事实上只有医生才能担此重任,故再次强调遵医用药的重要意义。⑧合理用药。指科学地掌握药物的剂量和疗程。因为药物性眼病多因用药剂量过大(有的甚至已达中毒量)、疗程过长所致。④严密观察。在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药物性眼病的早期表现。由于多数药物的眼毒性是可逆的,只要早期发现并及时停用或减量,即可避免一些严重后果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