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建华
编者按:
柳鸣的来信有代表性,它反映了大多数青年面对不正之风产生的种种困惑:要抵制不正之风,难道就只能是自己吃亏?从自身做起顶用吗?到底该如何对待不正之风?……我们先请了几位热心读者笔谈,大家议论热烈。摘登几篇,以抛砖引玉。盼青年朋友结合自身感受,对以上问题发表意见,帮助柳鸣走出困惑。来稿请写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行业或职业,并在信封注明“议论纷纷”。柳鸣提出的问题具有普遍性。这种不正常现象,是我国社会变革时期出现的“失范”现象,即人们的行动对规范或准则失去依循。不少青年在复杂的现象面前仍注意自身的道德修炼,以此来约束自己的行动。在他们心中,有比较明确的是非标准,柳鸣就是如此。问题是当他依循这种是非标准去行事,难以实现自己的目标,这就出现了是非评价与利益评价相悖离的反常现象,即道德上认可的行动得不到奖赏,而明显的不道德行动,却往往能得到好处。目前,许多青年由于对这个问题缺乏深刻的分析,陷入极大的困惑中。
是非评价与利益评价的背离,反映的是社会变革时期奖励机制的紊乱。尽管社会主导观念明确,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不能通过有效的手段或途径,对正确的行动予以奖励,对错误的行动予以惩罚,于是出现:不正确的行为因总能得到好处而不断出现,由此往复,使整个社会风气逐渐败坏。久而久之,正直的青年往往因得不到奖励而失去了现实动力。
柳鸣,当你理解了这一现象背后的社会原因后,决不要因受挫折、得不到应有的利益,就怀疑自己的是非标准。在相当多的人陷入“唯利益”追求的今天,不要把是非标准看得一文不值,尤其不应贬低道德的价值而过分追求利益,要敢于超越自身的、暂时的利益。
柳鸣若能以自己的才干、辛劳和努力,通过合法途径,使自己富起来,树立“是非评价”与“利益评价”相一致的榜样,这等于向人们宣告:依循正确的准则,是能够成功的,是会得到社会公正评价的。当然,要做到这一点,确实困难,但这就像人生旅途中一次严峻的挑战,看你有没有勇气和智慧去应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