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洪兵 叶本法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国内普查发现,成人高血压的患病率平均在7,7%以上,且有逐年升高的趋势。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因此,预防高血压是保障人民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
近年来,科学家们研究表明,高血压是由遗传因素和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其中,环境因素起决定作用,且早在儿童期就开始对血压产生影响。因此,虽然此病一般在成人以后才发现,但是,应从生命早期——即儿童期就开始预防高血压的观点已普遍受到医学界的重视。
一、儿童期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性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高血压病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渐形成的。虽然它的临床症状往往在中年以后才表现出来,但其根源却可追溯到儿童时期。国外有学者研究发现,血压持续处于高水平的儿童,在成人期发生高血压的可能性达40%,为血压正常儿童的6.5倍。儿童期不仅是高血压病的萌芽时期,而且也是其一生的生活方式、习惯逐步形成的时期(例如:饮食习惯、吸烟和体育锻炼等)。因此,许多儿科专家呼吁,应从儿童期着手预防高血压,应将不让儿童染上有害的生活方式、习惯作为预防工作的努力方向。
二、儿童期高血压的判断标准
由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其血压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随性别、年龄、地区和种族等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所以,笼统地规定某一绝对数值作为世界各地的标准尚有争议。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在儿童期应按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年龄组分别制订高血压的判断标准。我国青少年儿童体质研究组通过对全国16个省、市18万儿童的血压测量,制订了我国儿童高血压的判断标准(附表),可供参考使用。附表
中国青少年儿童血压正常值上限。
三、哪些儿童将来易患高血压,
1,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儿童是将来发生成人高血压的危险个体。国外有一项研究提示: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儿童其将来发生高血压的可能性达45%,而无高血压家族史的儿童则只有5%。我们的研究也发现,父母的血压与子女的血压有高度的相关关系,父母有高血压的儿童的血压值显著高于父母血压正常的儿童。当然,这里除了遗传因素之外,还有家庭共同生活环境的影响。
2,肥胖的儿童。根据儿童的身高标准体重,超过20%为肥胖。我们的调查发现,肥胖儿童的平均血压值显著高于正常体重者,且高血压儿童的捡出率较高。肥胖己被公认为是高血压的一项重要危险因素。
3,饮食偏成家庭的儿童。目前的研究表明,过量摄入钠会导致体内钠水潴留,久而久之,会引起血容量增加和血压增高。许多流行病学研究报告证实了不同人群摄钠量及尿钠排泄量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饮食中降低钠的摄入量可使血压降低。因此,多吃盐可引起高血压的观点已为许多学者接受,应引起广大群众的重视。
上述这些儿童被认为是将来发生成人高血压的高危人群。专家们认为,这些儿童应列为高血压的重点预防对象,应从小就注意改变他们的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并进行定期的随访观察,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医学照顾。
四、儿童期预防高血压的具体措施
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高血压预防专家委员会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对高血压的预防是有益的。
1,从小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体育锻炼不仅有助于增强体质,更可以有效地控制肥胖和心血管适应能力低下等与心脑血管疾病有关的危险因素的形成和发展,从而为早期预防成人期的心脑血管疾病奠定良好的基础。现在,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整天要求孩子做作业、学音乐、学美术等,而忽略了孩子应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这样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育是不利的。
2,合理安排饮食、减少钠盐掇入。儿童期是饮食习惯开始形成的时期,合理安排饮食至关重要。做父母的要从小培养孩子少吃盐的习惯,最好将每人每天的食盐量限制在3~5克。在食物构成上要特别强调荤素搭配和食品多样化,要鼓励儿童多吃一些水果、蔬菜和豆制品,不要养成吃零食的习惯,应防止动物性食品和糖类摄入过多。一般来说,动物性食品占食物总量的五分之一左右即可,且应以富含蛋白质的鱼、虾、禽、瘦肉为主。
3,为了做到从小预防高血压,一般提倡从3岁起每年在体检时测量血压一次,尤其对那些将来易患高血压的高危儿童,即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和高盐摄入的儿童,更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每年检测血压。如果发现血压增高,且经多次复测持续位于较高水平,则应首先追根究底地寻找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制订对策。若是经过详细检查和较长时间观察,仍找不出明确的病因,则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的表现。对于患原发性高血压危险性较大的儿童,一般无须过早地使用药物降压。主要应科学地指导他们参加体育锻炼,注意合理安排饮食。同时,要从生活起居和思想修养方面加以正确的引导,教育孩子不吸烟、不饮酒、不偏食,尽量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以防血压增高、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