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烟台,提起公利市场,人们都知道那里有一支青年送温暖服务队。
这个场青年的送温暖活动从1958年开始,坚持了整整30年。30年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也经历了风风雨雨,然而这里的团员青年却坚信,不论怎样变,雷锋精神在这个时代的意义是不能变的。他们努力创造自己的小气候,使“送温暖”活动大大地发展了。
拓宽服务范围。1978年时,这个场的送温暖服务范围仅限于零散的五保户和烈军属。10多年来的时间,他们的眼务对象已发展为街道、干休所、海岛驻军和渔民以及码头、车站和部分工矿企业的食堂,把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丰富内容,精神物质双服务。青年们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分层次采取不同的服务手段。帮助服务对象解决各种困难,如节日送货,照顾病人,对各种肉类食品实行免费加工等。在精神服务中,青年们划分了三个层次,分别开展了“一听、二问、三观察”系列服务活动。青年们了解到一些离休老干部常爱回忆往事,在忆传统中得到心理平衡,于是便组织青年听他们讲传统、讲战场上的感人故事,一位老人说,他给青年讲完后竟安稳地睡了一个好觉。青年们也说:“在老同志的身上我们学到了许多。”
送温暖活动提高了公利市场的信誉,促进了服务质量的提高,同时也使青年受到了教育。他们说:“送温暖”不仅是一种奉献,而且是一种收获,我们收获了人间的温暖收获了知识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