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

1990-08-28 03:47承海
中国青年 1990年5期

1841年5月:三元里抗英斗争

鸦片战争开始后,英军步步逼近广州,1841年5月迫使靖逆将军奕山签订《广州和约》。29日,盘踞四方炮台的小股英军窜到三元里一带淫掠。村民韦绍光等奋起反抗,打死英兵数人。为防止英军报复,村民立即联络附近103乡村民代表和各地社学领导人商定诱敌围歼计划。30日,5000人进攻四方炮台,英军司令卧乌古率千人迎战,被诱至牛栏冈时,事先埋伏好的数千义勇漫山遍野冲向敌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参战的群众“不呼而集者数万人”,将侵略军打得“乞命之声震山谷”,英军少校毕霞等近50人死伤。31日,佛山、番禺等县400余乡义勇数万人同三元里人民再围四方炮台。英方代表义律向奕山求救,奕山竟派广州知府余保纯为英军解围。三元里抗英斗争是中国人民自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胜利。

1853年5月:太平军出师北伐西征

太平军定都天京(今南京)后,立即采取两项战略措施:北伐以夺取全国政权;西征以扩大统治区域。1853年5月8日,林凤祥、李开芳率军两万北伐,一路所向披靡,5个月即冲至天津附近。后因粮尽援绝被迫退至阜城。1855年3月林凤祥被俘就义。李开芳率部突围至山东冯官屯。5月底,清军水淹冯官屯,北伐军大部战死。北伐失败。1853年5月19日,胡以晃统帅战船1000艘溯长江西上,西征3年,控制了武昌、九江、安庆三大重镇,取得湖北东部、江西和安徽大部地区,为屏障天京奠定了基础。北伐虽然失败,西征则基本上达到预定的战略目标。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1858年5月28日:中俄《瑷珲条约》签订

1858年5月,俄国乘英法联军舰队突破大沽威胁京津、清政府陷入困境时机,派其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与中国代表奕山谈判中俄东段边界问题。在沙俄武力胁迫下,奕山于28日与穆拉维约夫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条约规定: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割给俄国,仅规定江东64屯仍由中国人民“永远居住”,归中国政府管理;原属中国的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库页岛和海参崴海口一带,划为“两国共管之地”。通过条约,沙俄不仅侵吞了中国大片领土,而且由于黑龙江、乌苏里江由中国内河变成中俄界河,俄国夺得了经由黑龙江前往太平洋的通道。《瑷珲条约》使中国领土和主权蒙受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1901年5月:秦力山等创办《国民报》月刊

辛亥革命前,当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革命活动的时候,国内整个舆论阵地仍为封建统治阶级所垄断。孙中山等革命人士认为“欲唤起国民及不为康(有为)、梁(启超)所惑,首须创立宣传机关”。1901年5月,由改良派转化过来的秦力山、沈翔云、戢元丞等人创办《国民报》月刊,“大倡革命仇满”“排斥保皇邪说”,措辞激昂,言论激烈。这是当时最早提倡颠覆清廷的刊物,影响颇大。该刊曾译载《美国独立檄文》、《孟德斯鸠学说》、《亚力斯度多政论》等文章。后因资金告罄,仅出4期便停刊。

1903年5月:邹容《革命军》出版

《革命军》是资产阶级革命家邹容(1885~1905)宣传民主革命的小册子,1903年5月完成,由上海大同书局印行,署名“革命军中马前卒”。该书两万余言,共7章。其主要内容有:“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自由是天赋人权”;“无论何时,政府所为,有干犯人民权利之事,人民即可革命,推翻旧日之政府”;“诛杀满州人所立之皇帝,建立中华共和国”等,淋漓尽致地鼓吹革命,鲜明而系统地宣传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理想并提出实行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具体方案,影响极大。

1919年5月:“五·四”爱国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在巴黎和会上把日本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全部确定下来,中国在和会上的外交彻底失败。北洋军阀政府的软弱无能激起北京各界的义愤。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3000多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要求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废除“21条”,惩办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会后举行示威游行。愤怒的学生痛打了驻日公使章宗祥,火烧了外交次长曹汝霖的住宅赵家楼。军阀政府进行镇压,捕走学生30余人。5日,运动迅速发展到全国各大城市并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的包括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爱国运动。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撤去曹、陆、章的职务,28日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重大胜利。这次运动促进了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1924年5月:蔡和森《社会进化史》出版

蔡和森(1895~1931),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马克思主义宣传家。党的“二大”后负责党的宣传工作,并任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主编。其间,他曾先后在上海平民女子学校和上海大学任教,讲授社会进化史。他在阅读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经典著作,研究中国和世界各国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向的基础上,结合当时阶级斗争实际,编写了15万余字的《社会进化史》作为授课教材。1924年5月,他将此修改整理成书,由上海民智书局出版,成为当时宣传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本畅销书。这是他应用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发展史所作的一项重大贡献。

1928年5月:济南惨案

1928年4月上旬,蒋介石在以美国为主的帝国主义支持下继续“北伐”攻打张作霖。日本帝国主义为阻止美英势力向北发展,借口保护侨民,出兵侵犯济南。5月1日蒋军开进济南。日军蓄意挑衅,3日大举进攻;蒋下令不准抵抗,令各师“忍辱负重”撤出济南。日军在城内恣意屠杀,同时绑架南京政府山东特派交涉员蔡公时及同僚,将蔡耳、鼻割去,眼、舌挖掉,然后用机枪射杀,蔡与其他16人当场毙命。11日,济南陷入敌手,尸横满街。由于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和帝国主义间的矛盾,1929年3月28日,中日签订“济案”协定,日军于两个月后全部撤退。“济案”是日本帝国主义欠下中国人民的又一笔血债。

1933年 5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运动大会

5月30日,运动大会在江西瑞金叶坪大练兵场揭幕,指导思想是:“在开展革命战争、发展苏维埃运动、援助白区、反日反帝反国民党运动与工农群众斗争中,锻炼我们的身体,适宜于阶级斗争,养成工农的集体精神。”博古、邓颖超、王盛荣、项英、张爱萍、何长工、杨尚昆7人组成主席团。博古任总评判主任,洛甫(张闻天)、邓颖超、凯丰(何克全)、毛泽东、项英、杨尚昆、陈云、何长工为总评判员。运动员共180多人,比赛项目有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网球和田径。会期5天,其中田径共进行了13个单项的比赛。这是苏区时期的第一届也是唯一的一届“全运会”。它的举行表明了党对体育的重视,推动了苏区体育的发展,因而在革命根据地体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936年 5月31日: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

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影响下,上海知名人士马相伯、沈钧儒等200余人于12月12日联名发表宣言,发起救国运动,并于1936年1月28日正式成立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引起各地连锁反应。5月31日和6月1日,全国20余省市60多个救亡团体及19路军代表共70余人,在上海召开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大会,通过了《宣言》和《抗日救亡初步政治纲领》等文件,选出宋庆龄等40余人为执行委员、沈钧儒等14人为常务委员。救国会宗旨是:“团结全国救国力量,统一救国方案,保障领士完整,谋取民族解放。”1945年该会更名中国人民救国会,1949年在北京宣告结束活动。此会在当时促进了全国各爱国团体的团结,配合共产党,为全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起了积极作用。

1943年 5月:陕甘宁边区诞生第一座炼铁厂

当时,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反动派全面封锁边区,铁的来源断绝了。但边区军民不怕困难,决心自己炼铁。仅有的几名地质工作者跑遍边区的山岗选定矿床,同时着手解决设备。当时的工人中,只有一个人曾见过炼铁,另一个人曾在打铁炉旁拉过风箱,谁也不会铸造炼铁炉。大家只好依据见过炼铁炉的人描绘的模样模仿试制。经过无数次反复,第一座炼铁炉诞生了。接着大家又群策群力,解决了配料工艺问题。这座炼铁厂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座人民的炼铁厂。到1944年,边区冶炼出了10余万斤生铁。从此,边区人民再也不是“手无寸铁”的人民了。

1949年 5月27日:上海解放

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解放南京,随后又解放杭州、绍兴,直逼大上海。蒋介石命汤恩伯死守上海6个月至1年,即便将整个上海市和数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在战火中毁灭也在所不惜。为了彻底歼灭残敌,抢救上海人民的生命财产,5月12日,解放军三野主力发动淞沪战役。敌人在纵深数十里的防御区域内修筑了碉堡群,设置了地雷阵、铁丝网,企图利用纵横交错的河沟,以水陆空军协同作战,负隅顽抗。但不到两周,上海外围的一切据点防线全部崩溃。24日,人民解放军完成对上海市的包围;25日,解放了苏州河以南的市区;27日,上海市区全部解放,守敌被歼俘达15万之多,汤率部分残敌由海上逃走。6月1日,解放军又乘胜解放了崇明岛。上海的解放,摧毁了100多年来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基地,是渡江作战的重大胜利,对稳定全国局势起了重要作用。

本期作者: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