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国运昌”便“球运昌”、“棋运昌”、什么都昌。此论荒唐自然荒唐,不过,体育本来就是玩玩的,对它的意义拔拔高,说说玩玩,谅亦无妨;但是这“什么都昌”的“运”里千万不能包括“吃运”。如果以为“国运昌”就应该“吃运昌”,或者“吃运昌”可以证明“国运昌”,那就不是闹着玩的了。
历代“吃文化”的发达都有些什么时代特征,我研究不够,知之不详,但全聚德的发迹之时“国运”分明是很不怎么样的。话剧《没有不散的筵席》里道出:全聚德的发财秘诀之一是“年头越乱越能吃”——瞅准社会腐败、民不聊生的时机,使劲研究烤鸭、烤鸡,居然日进斗金。
当然,“年头越乱越能吃”,并非人人能吃。能吃的佳肴如烤鸭、烤鸡之类,一定不会廉价得与树皮、草根无异。就是今天的北京老市民,一辈子没尝过烤鸭滋味的也不少;“年头乱”也并非人人都觉得乱,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是觉得秩序井然的。如果奴仆和主子没有树根和烤鸭的区别,大家一律吃腻了烤鸭啃树皮,啃腻了树皮吃烤鸭,那就无需《礼记》,也无需纲常了。
所以,我觉得中国的“吃文化”源远流长,原因之一就是封建社会源远流长。如果社会分配比较公平,那么,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那种时代,上上下下能饱能暖就相当不容易,谁还有那力气去研究鸡鸭鱼肉怎么做更好吃?研究出来了,又有谁吃得起?就是因为年头太乱,一方面黎民百姓卖儿卖女难以糊口,另一方面达官显贵搜刮民脂海吃海喝,这才使“吃文化”有了消费需求,做御膳的大师傅也价值连城。研究“吃文化”什么时候都不应忘却封建礼教这一“文化背景”,没有它,我们的古代“文化精品”,抑或只有“油煎树皮”、“酱爆草根”哩。
我当然不是说“吃运”与“国运”一定成反比,也不是说“吃文化”就是“贵族文化”或者“官僚文化”。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与改革,就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让人民最终过上富足生活。生产力越发展,人民是“越能吃”的,“吃文化”越昌盛。我只是想说,在生产力尚未发展到“民运昌”的时候,出现“吃运昌”,那么,想一想全聚德的发财秘诀,至少没有坏处。比如,这几年物价上涨,多数群众的实际收入不多,贫困地区的农民还有很多在贫困线下,然而,就是在贫困地区也有“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的;有些人对混乱的经济秩序、社会问题置之不理,办起烟厂、酒厂、宾馆来,脚跟都忙得贴到了屁股上;有些地方“官越大越能吃,民越小越觉乱”,行政长官成为当地头号“美食家”的同时,老百姓对“四菜一汤”的规定居然刹不住大吃大喝风而唉声叹气。
共产党人的“吃运”,过去是很不好的,战争年代尤其糟糕。在延安窑洞里召开的党的领袖们的会议,常常是“烤白薯”这一道菜;三年困难时期,毛泽东同志吃过窝窝头。这些故事,老百姓们谈起来至今也是感慨万千。共产党人过去的“吃运”如此,除了经济方面的因素之外,最重要的是她的每一个党员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每一个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人民过的是得饱得暖的生活,公仆怎么有机会当“美食家”呢?
因此,从这几年有些地方的“吃运昌”看起来,尽管封建官僚“官越大越能吃”的社会基础已不复存在,但年头仍显得有些乱,群众从那些“公费美食家”身上,如果看到当年全聚德顾客们的长袍马褂,我以为不足为怪,暴跳如雷的“公费美食家”不妨静心想想这“年头越乱越能吃”的商家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