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宋
农村是共青团面积最广、人数最多、“险象”丛生的战场,本应异常活跃。然而遗憾的是,农村基层团组织的瘫痪状况却很严重。
山东省曲阜团市委的同志们在分析原因时注意到这样一个重要因素,那便是:在共青团的组织系统中,从团中央到省、地(市)、县团委,人数呈“倒三角形”依次减少。这个“倒三角形”的最下端是乡(镇)团委,只有一个人(多者两人,有的甚至没有)。乡(镇)团委之下是众多的团总支、团支部,这些团干部又都是兼职的,这便形成了一个“正三角形”。两个“三角形”的连接点是乡、镇团委。各级团的领导机关的正确决策能否变为基层团组织和广大团员的行动,取决于乡(镇)团委怎样“输入”,又怎样“输出”。曲阜团市委的同志有一个更形象的比喻:乡(镇)团委如同一个人的“食管”,食管上面的“嘴巴”比它大,可以吞下各种“食物”;下面的“胃口”更大,是消化、吸收的关键所在;唯独“食管”狭窄,但它又要承上启下,使命非凡,一旦“阻塞”,则“胃功能紊乱”。
他们在调查研究中发现,由于乡(镇)团委出现“阻塞”现象,造成团的工作上下脱节是经常而普遍的。因为这级团委是“一夫当关”,不像以上四级那么正规,有办公室、电话、有几个部、室,多的上百号人,少的也有数个;上面的组织、宣传、学校、少先队等项工作到了乡(镇)里就全落到一个人身上,“身兼数职”,结果是顾此失彼,加上团的岗位流动快,好多人尚未“入门”就稀里糊涂地“出门”了;乡(镇)工作又很特殊,“中心”压倒一切,变化多于计划,团委书记身强力壮,年少资浅,是最理想的“临时工”,每年要有2/3以上的时间种人家的“地”;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乡村工业从种植农业的“母体”上分离出来,日渐成熟,学校也越来越多。一个团委书记面对“派生”出来的与日俱增的团总支、团支部,眼花缭乱,即便分身有术,也难于应付。
曲阜虽是孔老夫子的故乡,但曲阜团市委的干部们没有墨守成规。他们痛感扩大团的这一“食管”部位的重要和紧迫,搞了若干“模式”的探索。其中在姚村镇实行的“划块管理、三线并举”的做法取得了“吹糠见米”的效果。
具体做法是:按照农村行业的格局,在镇团委与团总支、团支部之间增设三个“派出机构”—团工委。在镇教委办公室设教育团工委,由教委成员、少先队总辅导员、中心中学和各校的团队干部组成,负责全镇中小学团和少先队工作。教育团工委书记还直接参加市教育局团委召开的会议。在镇工业办公室设立乡镇工业团工委,由工业办公室工作人员、工商所、税务所、农行储蓄所和主要企业的团干部组成,负责镇属企业、镇直单位和规模较大的村办、联户办、户办企业团的工作。工业团工委书记也可直接参加市乡镇企业团委的有关会议。在农技站设立农业团工委,由农技站、林业站、水利站、畜牧站、科协、供销社和各管理区的团干部组成,负责各村(即种植业)团的工作。三个团工委中,教育团工委书记是专职的,并享受小学校长级的待遇。工业和农业团工委书记虽然兼职,也保证有相当的时间做团的工作。这样镇团委的工作一分为三,原来一个人干的许多日常事务工作,如批团员、收团费、转关系、发通知等都交由团工委书记去办,团委书记从疲于应付的局面中解脱出来,可以分阶段、有重点地按行业指导团的工作,再不会出现“阻塞”现象了。同时,还有更大的潜在优势,三个团工委书记均是“内行”出身,他们的出现,犹如足球场上的“铁三角”,牢牢地控制了“中场”,使整个局势为之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