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史研究的一个新尝试

1989-07-15 01:07米歇尔·伏维尔
读书 1989年7期
关键词:论战大革命法国

我很高兴能在《读书》杂志上向中国读者介绍我所主编的一本近著《大革命时期的法国状况》(一九八八年巴黎发现出版社版)。

我想指出这本书的特点:此书既不是一本新法国大革命史,也非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而是编写此书的九十五位历史学家向读者们发出的一个邀请:他们邀请读者们对一七八九至一七九九年的法国作一次新的访问,来了解一下当时人们生活的各方面。这里的“人们”是复数的,既包括富人也包括穷人,既有村民又有市民,既指革命者也指反对革命者,从而是所有人的生活各方面。

我们了解要作到这样的介绍与分析委实困难,这里有两个主要的困难:在这大革命不停变动的十年里,用凝固化的文字图景来表现事实上是运动不已的现实,其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危险,此外我们与所描述、分析的对象有两百年之隔的时间差异,这也是产生理解错误的根源。然而,我们的工作反映了一点:即正是一九八九年的法国在向一七八九年的法国发出提问。这样的提问倒并不一定要重新完整地重建二百年前的法国,而是要更真切地体会两者间的差异,更准确地度量遗产、传统与运动。

从这一角度出发,人们就可推测能在此书中找到的东西与找不到的东西了。“事件性”的历史并未被忘却,因为在这冲突的年月、在这大革命的时期,事件史是基本性的。但是我们在这里所重视的,只是对事件系列的整体运动作一个简要的描述与分析,同时又用一个法国与世界大事表加以详细地标志。

这本著作的一大独特之处,在于作者们对当时人们的生活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这种关注并不是对日常所表现的生活现象作一个表面性的回顾,而是对人们的真实生活环境作出描述与分析——当时的人正是在这一环境中出生、相爱、生活与死亡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人口环境、文化环境都在变化着、重建着,构成着这一时代物质文明的特色,同时也反映着人们新的社会交往、新的心态与想象。我们在对上述不同层次进行描述、分析的同时揭示着大革命时代人们的真实活动与活动场景,正如G·勒费弗尔所说,展现着人们活动的两个矛盾的动力——希望与恐惧。我们还希望通过一系列著名人物与普通人物的特写来使人们看到这一时代的丰富多样性,希望以对法国各地区的切实分析来展示这一时期的差异性、多元性。

在这本书中,我们并不寻求人为地使过去复活,而是使这一时期人们群体历险经历中一些充满生命力的东西得以展现其价值。这是一种历史的价值、又是现实的价值。法国大革命已远离我们、已变得难以理解了吗?有人曾将这一领域比喻为一个沉寂的领域,一个正在冷却的主题。但就在此纪念大革命二百周年之际,我们看到了这一主题的真正复兴。

在这本书内我们并未提到论战的具体状况,然而我们用了一定的篇幅来探讨大革命的影响与遗产。这些影响、遗产既通过历史学的演进得到表现,也更通过不同的意识形态、心态而获得其生命力。大革命在大革命之后已成为一种群体的与社会的想象,分析这一想象及想象物也是揭示人们心态乃至社会变迁的重要方面。

这本书的成功是我们集体的成功,这里有史学家(就其专业含义而言);但也有文学研究者、哲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等,我们试图从一个多元的角度来观察大革命。角度不同、方法不同、途径不同乃至最终的结论不同都无妨,这恰好给人们以一个多元的、多层次的画面与文字图景。这本书本身是开放的,建设性的,它如能激起更多的反响、批评或思考的话,它就具有了存在的价值。大革命本是一个复杂的历史现象,它激动着当时人的心,也迫使后来者表明自己的立场。但每个人都有权从自己的经验、方法、途径出发来组织自己的研究。正是这一研究者的多元性才使我们日益清楚、完整地认识着、展示着大革命。本书的作者们希望读者们分享他们的热情、赞同他们的提问方式,但也希望人们注意到他们研究的严肃性、客观性与科学性。大革命不是远离我们的死的过去,而是理解我们今天与我们世界现状的一个重要源泉。大革命还以其形象、标志、符号、遗产直接影响着今日的政治、文化与社会。因此,大革命是一个值得思考与研究的对象,是一个应该得到科学解释与评判的对象。

我所主编的这本著作共五百九十八页,共一百九十五个条目。全书共分以下六个部分:

一、背景。这一部分共有八篇文章,从政治、经济、社会、哲学、意识形态等方面分析了为何有这一剧烈的社会变动的。

二、日常生活。这一部分的五十七个条目以资料和综合分析的形式揭示了大革命前后人们的生活方式:其中有人们的出生、儿童时代、家庭生活、工作、希望、梦幻、激情、服饰、娱乐、愉快、住宅、爱与性、文化艺术等各方面。

三、他们和我们。这一部分的四十七个条目回顾了大革命时代的动态各层次、各方面。里面有政治的变迁、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有社会的动荡、社会群体现象的突变;有人们心态的取向与变动;有战争;有革命与反革命;有经济和大革命的经济后果;也有人物,那些生活于大革命时代的各种喜剧性与悲剧性的人物。

四、法国各地区。这一部分有三篇文章专门描述了大革命时代法国的新空间。另外的二十三篇文章则分别分析了当时法国各地区、各外省的状况。这是过去人们所忽视的方面。

五、成果与论战。这一部文章分六个方面总结着大革命的成果与围绕这些成果的论战。作者们分析了大革命对哲学与意识形态造成的冲击,大革命对法律、社会阶层、经济秩序与结构、文化等造成的影响,同时也分析了大革命的一些关键概念的涵义。大革命对外国的影响也有初步的分析。最后,人们还回顾了后世人们对大革命的看法及其论战。这里既有哲学的、意识形态的,更有史学的论战。

希望中国读者能对此书提出建设性的批评意见,也希望我们这本书能使中国读者更清楚地了解我们现在的研究状况与进展趋势。

①米歇尔·伏维尔,法国历史学家、法国高等师范史学教授,本文专为《读书》而作,由其博士研究生、中国留学生姚蒙译为中文。

猜你喜欢
论战大革命法国
莫奈《睡莲》[法国]
An Analysis Study of how social school differs from cognitive school
曹刿论战
《旧制度与大革命》将何去何从
英国会重蹈“大革命”覆辙吗?
邓小平与中苏论战
法国:短篇小说ATM机
法国浪漫之旅(二)
法国凯乐美我涂我画
《曹刿论战》的语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