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诗作拾遗

1988-11-01 03:20王染野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8年2期
关键词:面壁结识张謇

王染野

梅兰芳先生不仅是我国表演艺术大师,还能诗擅画。他四言、五言、七言都写,而且精于七言近体与五言古风,可以说写来绳尺谨严,诗味亦浓,使人爱读。

早在清末民初时,梅便已结识了当时在北京的著名词章家王壬秋(名湘绮)、易哭庵(号实甫),这些名士告诉他说:“当艺人的不可无文墨,不可不懂得诗歌。”

这对梅先生起有很大的启蒙作用。此后,梅又结识了李释戡、齐如山等人,李释戡对梅先生说过:“为艺不可不读诗,戏中若多诗美,则戏能美,人亦自美。”这就进一步激励了梅先生孜孜不倦地去研讨诗歌艺术。

而梅先生真正作诗,是在“五四”前后开始的。民国八年,他应江苏南通大实业家张謇之请,到南通演出,与张缔结了很好的友谊。他亲自写了三首七言绝句给张,其一曰:“积慕来登君子堂,花迎竹户当还乡,老人故自矜年少,独愧唐朝李八郎。”其二曰:“公子朝朝相见时,寓中日影到花枝,轻车已了寻常事,接坐方惊睡起迟”。第三首诗是临别南通时赠张謇的,其诗曰:“人生难得是知己,烂贱黄金何足奇,毕竟南通不虚到,归装满压啬公诗”。(啬公是张謇的别号)这表明了梅先生“不爱黄金只爱诗”的高洁人格与清逸的风标。

二十年代初,梅先生收了程砚秋先生为学生,一日梅写诗赠程,以示师生之谊。其诗曰:“程郎晚出动京师,小影传来亦自妹,学得汝师须体认,所应有有所无无”。这首诗在黎园行中传诵颇久,首句说明梅先生在程刚露头角之始,就是十分爱护程的,整首诗充满了梅对程的提携之意。而末一句,尤为著名,行家认为是学戏箴言,是教导程在表演中应懂得如何取舍,所谓“所应有有所无无”,实际上是要程在表演中注意掌握好恰当的分寸,过与不及皆非佳境。诚然是一个警句。

至于梅的五言作品,除《纪念泰戈尔》五古外,尚搜求到一句,是抗日胜利后,他在上海马思南路寓所——梅花诗屋内,绘制好一枝梅花后,顺笔题下的。句为“向暖一枝开”,充分流露出他当时愉快的心情。另一首四言诗则是沦陷期间他自画的《达摩面壁图》所作的,其诗曰:“穴居面壁,不畏魍魉,破壁飞去,一苇横江”。这也是他该期间蓄须明志、决不奴颜事敌、坚持民族气节的心情写照。

解放后,梅先生也写过一些古体诗。这里要介绍的,是他于1960年10月中、下旬,赠北京“烤肉宛”的一首七绝。诗曰:“宛家烤肉早声名,跃进重教技术精,劳动人民欣果腹,难忘领导党英明”。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于党和劳动人民衷心的热爱。这也是他最后的一首诗,次年8月8日他就溘然长辞了。

(摘自《人民政协报》)

(题图:张登峰)

猜你喜欢
面壁结识张謇
古人面壁为哪般?
白小安
感怀张謇 守望初心
称呼见人品
真正值得你效仿的东西
你会读这些名字吗?
ABC ENGLISH SALON
“面壁蹲”能随便蹲吗
“面壁”!
改变危机唯有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