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祖母的书

1988-11-01 03:21潘蜜拉·亨尼勒刘世星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8年1期
关键词:预支曾祖母那本书

〔美〕潘蜜拉·亨尼勒 刘世星

她九十九岁了。“曾祖母”,我们加利福尼亚州小城的人都这样称呼她。她腰弯如弓,形如枯槁,象暴风雨中一棵摇曳不定的小树,但她仍坚毅地活着。

城里的约翰·雷利,刚刚五十出头。自从他小时到曾祖母院偷桃时起,就成了曾祖母的好朋友。他曾是小城里最好的律师之一。但自从他的独生子在打猎时意外丧生之后,就失去了生活的乐趣,整天无精打采,与酒为伴。过去一度繁忙的律师事务所,现在生意萧条,无人光顾。

曾祖母从八十岁时就闲居在家。她深知“一旦你喜欢絮叨过去的事,你就老了。”于是,她闭口不谈往事,却开始写她那丰富多彩的一生。家里人逐渐听惯了那架旧打字机的响声。她每天都打一点儿。但对那未完成的书,谁也不让看——爱丽丝也不例外。

曾祖母九十九岁那年,爱丽丝因病住进医院,两个小女孩寄居在朋友家里。曾祖母不愿住到别人家里,她不愿成为别人的累赘。尽管她的积蓄快用光了,但从来不愿用别人的钱财接济。一天早上,她提着一只商品袋,老态龙钟地站在邻居的车库旁,问是否可以搭他的车到市里去。邻居惊讶地拒绝了。因为她已经十五年没去市里了,怎么能受得了这趟劳累?“要不行,我自己步行去!”她气愤地说。邻居只好驾车送她到约翰的律师事务所。她的眼睛几乎瞎了,看不到办公室的破烂不堪和主人的穷困潦倒,但依然洋溢着昔日的热情:“我不耽误你过多的时间,我知道有许多人等着你。我只想托你办件事。”约翰羞愧得说不出话来,无地自容地低下了头——已经好长时间没有人来委托他办事了。

“我写了一本书,约翰,你看一看,是否有人愿意出版?”老人在手提袋里摸索着,拿出一札厚厚的文稿。约翰接过文稿,扶她坐到椅子上。他想起她早年的丰富经历,也想起人们说的她年轻时经常向报社投稿的事。

他翻阅着那部稿子:“稿子很好,曾祖母。”他俯在她耳朵上大声说,“我觉得稿子很好,我要把它寄给出版商。”

约翰驱车把她送回家。十天后,他兴高采烈地告诉曾祖母:“出版商看了其中的几章,觉得十分精彩,并预付一百元作为定金,以后还要预支更多的稿费。”曾祖母十分高兴。以后,约翰每月给曾祖母送来一百元钱,并带着出版商关于进展情况的信,说他们正在核对事实,修改原稿,准备排版等。曾祖母的意外成功似乎也鼓舞了约翰。他的酒喝得越来越少,最后完全戒掉了。他重新热情投身于工作,人们又陆续委托他办案了。

现在,百岁高龄的曾祖母双目已完全失明,但却能靠自己挣来的稿费养活自己和爱丽丝母女。这在小城里传为美谈。

百岁生日之后三个月的一天,曾祖母突然卧床不起了。几个星期以来,她的健康状况日益恶化。当医生告诉她只能活几天时,她非常生气。她已准备离开人间,但死前一定要看到那本即将出版的书。

“你一定能看到。”约翰保证说。曾祖母完全凭着急于看到新书的热切希望,维持着她那细若游丝的生命。那天,她已经神志不清了。约翰带来了那本书。那本书又大又厚,精装封面上的书名和她的名字都是凹面烫金的。她虽然看不见,但能摸得到。她自豪地摸着自己的名字,激动得热泪盈眶。

“我到底不是个累赘。”她低声地说。

她渐渐进入昏迷状态。两小时后,她静静地离开了人间,手里还攥着那本珍贵的书。

不一会儿,爱丽丝翻了翻那本书,惊讶地抬起头来望着约翰:“书中全是白页!”

“希望你原谅我。”约翰说,“根本就没有什么书。曾祖母双目失明,两耳失聪,每行字打到头时她看不到,也听不到打字机结束的铃声,总是不停地打下去,致使每行后面几乎都留下重叠的黑污,书的内容大段地漏掉了。但我不能告诉她。因为,我没有权力打破她唯一的希望。”

“可是,那位出版商是怎么回事?”爱丽丝茫然地问道,“他每月都付钱呀!”

约翰脸红了。爱丽丝恍然大悟。原来那位“出版商”就是约翰自己。他是用卖汽车的钱来预支曾祖母的稿费的。爱丽丝现在明白了,为什么在业务重振之后,约翰依然穿着破旧的衣服。

(摘自《青春岁月》)

猜你喜欢
预支曾祖母那本书
预支幸福
取一本够不着的书
取一本够不着的书
预支幸福
一起去图书馆吧
外曾祖母
曾祖母的雨伞
天上的“星星”
怀念曾祖母
预支幸福